到底提拔谁?
蓝白领
税务局的王局长住院了。
税务局的一大帮人忙坏了,络绎不绝地都去医院看望王局长。
秘书小王更是忙坏了,他得在医院里陪护了。因为王局长的老婆,李阿姨身体一向也不好。秘书小王他是知道的,更知道王局长夫妻膝下只有一个女儿。现在王局开刀做手术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得别人侍候。要让一个未婚的女娃来侍候老爸的吃喝拉撒,真是诸多不便。王局长夫妻二人,商量着要请一个全职的男护工。不想被单位的人知道了,大家争先恐后的要到医院来陪护王局长,照顾他的吃喝拉撒。
单位里的几个年轻人,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地争夺后,到医院照料王局长的光荣任务被秘书小王幸运的夺魁了。原来几个年轻人为了自己能上医院陪护王局长,几乎大打出手。后来还是单位的一位副局长解的围,他说:“我也不偏向谁?你们几个抓阄儿决定吧!”。结果,秘书小王获得了这一光荣的任务。
原来单位的几位头头儿决定,当然是几位副局长,报批王局长同意,去医院陪护的人,这月拿双薪,过年年终奖拿一类奖金。所谓一类奖金,每年只有单位的局长和几位副局长才够资格的。其他的人分为二类,三类,四类……直到未有年终奖的为止。
最说,秘书小王夺得这一个光荣的任务,真是喜出望外。原来秘书小王最高兴的事儿,不是这月拿双薪和一类年终奖。更重要的是,办公室的主任刚刚调走了,所以办公室主任一职就空了出来。与小王一样作秘书的几个秘书之间就明争暗斗起来了。虽说几个副局长也各自有想推荐的人,但是最为关键的一票否决权却在住院的王局长这里。所以,小王夺得上医院照护住院的王局长,几乎就等于争得办公室主任一职的位置,你叫他如何不高兴万分。
所以在医院里,大家发现王局长的病床前,走马灯似的来往着各色本单位的大小官儿和不同的职员儿。王局长的老婆李阿姨也时不时地来看望老伴儿,每次来时小王都阿姨长阿姨短地叫得热呼。小王对照顾病中的王局长的起居,吃喝拉撒更是尽心尽力。惹得一位生病的老者赞道:“小伙子对病人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地照护,真是个好儿子”。小王听了讪讪一笑地说:“他是我们税务局的王局长!”。
正当小王为了办公室主住一职替王局长的女儿尽孝心之时,他接到老家小弟打来的电话,说爸爸快病危,希望哥哥赶快回来,爸爸他老人家想最后一眼看看他这个最有出息的儿子。原来小王一家,兄妹五个,他有一个哥哥和姐姐,一个弟弟和妹妹。兄妹五个,大哥大姐都小学未毕业,小弟小妹都勉强初中毕业了,只有他顺利考上了名牌大学,毕生后又顺利进了好单位税务局当了秘书,成了全家人的骄傲,也成了全村人学习的榜样。村民说起老王家的老三,个个都竖起大拇指,一些上了年龄的老人还经常说:“我家要是有个王老三这样有出息的儿子,即使要我早死几年,我也是笑着去死的!”。
人们一句羡慕嫉妒恨的话儿,不想全应验在老王的身上了,自从儿子老三考上名牌大学后,他一向很好的身子,就开始毛病不断。及到小王成了税务局的秘书,老王也就住院了。小王半年前回家看望老爸老王说到自己有望被提拔成办公室主任,老王听了更是高兴万分。仿佛他久病的身子好了好多,就一连不住声地嘱咐小王要更加好好的工作。他也为了不耽误儿子的远大前程,在小王探亲假未完之时,他就逼儿子小王回单位去了。
话说接到弟弟的电话,小王左右为难,现在正是自己表现的好时机,王局长刚刚做了大手术半个月,现在人整个儿的也清醒了过来。这样,他是看得见小王为他自己事儿地努力与细心地照顾他了。不似以前,王局长处晕迷之中,小王的付出他是一点儿也不清楚的。小王最后狠下心来,决定不先回家,他也相信久病的父亲,以前也有几次病危的情况,他急急忙忙地赶回了老家,结果都活过来。活过来的老王知道儿子为了他的病,特别请了假从千里之外的省城赶了回来。他知道后,生怕影响了儿子的工作,刚一活过来,就催儿子小王赶快回单位去。小王心想,爸爸这次也许能熬过去,等王局长出院了,他再马上请假回家看望父亲了。小王一边照顾好王局长,一边为自己的老爸祈福着。
小王在焦急的等待王局长康复出院的消息,小弟打了几次电话后,也就没有再打电话来,他以为爸爸又渡过了难关。这不,刚才王局长告诉他,明天他就可以出院了,他听了十分满意,决定王局长一出院,他就马上请假回家看望父亲了。其实小王不知道,他的父亲老王在久等不回他最有出息的儿子小王后,早已经在王局长决定出院的前一天夜里去世了。他弟弟启先还打电话叫他速回,每次都被小王他以工作太忙而推辞掉了,现在眼看父亲老王快不行,哥哥再赶回来,也是无济于事了,因此他就放弃了打电话叫哥哥赶回来与父亲老王见上最后一面了。
所以当小王安顿好王局长出院的事宜,把王局长顺利地接回了家。他向王局长说明了情况,请了假匆匆忙忙地赶回家。父亲老王早已经死了好几天,尸首也停放了三天后,等不及儿子们都回来,只好装殓了。所以小王紧赶慢赶也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对于老王来说,他咽气的那最后一秒钟,他突然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最有出息的儿子,也是最靠不住的儿子,因为他的翅膀硬了,要远走高飞了!”。
及到父亲安葬后,小王又匆匆赶回了单位。其间王局长的一家人对他感激万分,王局长还在家里晏请了他,小王虽说刚死了父亲,也不由得心里乐开了花。看这架势,办公室主任一职非他小王莫属,几个与他竞争的小伙子,也都偃旗息鼓了。连各自推荐他们的副局长们也都一致改为支持小王了,因为几个副局长见王局长都在家里晏请了小王,他们几个副局长都没被王局长在家晏请过,所以他们也认定了小王一定会当上办公室主任,他们不想落下与王局长看法不同的口实。
但是结果总是出人意料,王局长宣布新任命的办公室主任却不是全局上下人等看好的小王。小王听见了新任命的办公室主任的人选不是自己,他整个的人都懵了。在他晕头转向之时,就听王局长大声解释道:“我住院期间能够这么快地康复,真要感谢秘书小王的悉心照料!大家看见我出院后对小王也格外亲近些,还专门在家晏请了他。所以大家误会我一定会以公济私了,拿办公室主任一职去填秘书小王的陪护之情。但是,同志们,我是一位共产党员,小王对我有私恩,我应该记住他的好,但决不能拿公职去填自己欠下的私情!”。王局长的一番话,可以说是肺腑之言,话一煞音,会场上的欢呼的掌声此起彼伏。王局长的形象一下子高大上了,成了公正严明的象征。
但是大家并不知道王局长决定办公室主任人选时与他老婆李阿姨之间的对话,如果夫妻二人的对话泄露了出去,全局上下的人必定要操他王局长的祖宗十八代,骂他老谋深算老奸巨猾了。
“你们税务局要提拔一位办公室主任吗?”
“是的!本来早就想定下了。但是一生病住院了,也就耽误了!最说几个人选,也难的决择了。我本想给杨副县长一个面子,他的侄儿小杨也在人选中,后来刘县长又来电话要关照关照他哥哥的儿子小刘了!所以一时决择不下来,一着急血压就上升,引发了心脏病。唉……有肥缺时,真是个烫手山芋,那一方面的关系都不能得尽,要照顾好。他们二人都决定了我离休之前能不能评上副县长的职称,马虎不得呀?还是老子高明他曾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这一住院,问题倒改决了,听说刘县长被双规了。”。
“你不打算提拔小王吗?我看这小伙子做事勤快实在,特别你住院一个月以来,他晚上都没脱衣服睡过觉,夜里就坐在你病床边的椅子上眯一会儿。医院里生病的人,自己的亲儿子都没像小王这么尽心照顾过。也难得这孩子对你这么尽心尽力,你就提拔他一下吧,别冷了人家孩子的心。”。
“你的意思是叫我提拔小王吗?”,王局长不无讥笑地又接着说:“真是妇人之见,头发长见识短。何况杨副县长的面子不能不给,即使杨副县长也双规了,我最不能提拔的人就是小王。”。
“为什么?你说我头发长见识短,你们单位的人不都这样认为你会提拔小王吗?我还据人说,你们税务局的几位副局长原来各自也有推荐的人选。现在见你在家里晏请了小王,不也一致都向你推荐了小王吗?”。
“正因为如此,我就更不能提拔小王了?”。
“为什么?为什么?你说到底为什么?居然你想着与大家作对样,不顺应民心了?我看小王,真的很不错的年轻人,你能帮下就得帮下,不然人家会说我们太无情了,光会使唤人了?”,李阿姨不死心地又在劝说着。
“真是不可理喻!别说杨副县长得尽不得!”,王局长有些怒意地冲老婆喊道:“我的事你少管,你个笨女人懂得什么叫政治。就因为我住院了,小王像个儿子似地照顾我了,我再去提拔他,不是落下口实给人家说我徇私舞弊以公职报私恩了吗?用公职去填补自己欠下的私情。现在我不提拔小王,正好堵了众人悠悠之口,还搏得一个公正无私的美名,又讨好了刘副县长,为自己离休前上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石三鸟,我蠢吗,干嘛去提拔小王,成为众矢之的呀?”。
“哦……我懂了!”,李阿姨不得不对丈夫王局长刮目相看了。
“再说,小王他亲老子都要死了,他为了能当上办公室主任而讨好我不回家见老人最后一眼,这样的人能提拔么?”
“啊……”,李阿姨听了丈夫的话,更是木瞪口呆了。
果然,王局长从此搏得了一个大公无私的美名,又讨好了杨副县长。在他离休之前,杨副县长也投了关键一票,他以副县长的待遇离休了。不暗政治的小王,至此都不明白,我尽心尽力照顾他,比亲老子还要好,这有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