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神韵之风工作室
好詩似香茗 細品悟真諦
序《愁城無處不飛詩》
----李怡樂
這是和權的第廿一册詩集。
在數十年詩創作的歷程中,和權榮獲海内外各種獎項,蜚聲海峽两岸及東南亞華文詩壇。他每天刊登在臉書上的詩,廣受讀者的喜愛和詩友們的讚賞。其超然的成就,得到菲律賓作家聯盟( UMPIL )的充分肯定,2012年榮獲詩聖描轆沓斯文學獎,該獎爲菲國最高文學獎,亦爲"終身成就獎"。2021年三月,國家圖書館國圖特藏組徵集珍藏和權寫作的手稿,且將資料數位化。這一殊榮,對一名在海外以華文寫作的詩人,其意義非常重大,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此詩集分四輯。第一輯花架下。燈影裡;第二輯梵音大悲;第三輯今夜無詩;第四輯月光入夢。是和權精挑細選呈獻給讀者欣賞的佳作,約計三百七十首。
眾所周知,詩人要具備豐富的想像力,對周遭事物有敏銳的洞察力,還要有得心應手使用文字的駕馭力。細讀和權的詩後,讀者將知曉,他不僅僅有這三種"力",還有一顆真誠、慈悲的心。
新冠病毒大流行以來,各國的惨狀令人揪心扒肝。詩人在疫情嚴峻封城期間,創作了許多描述民間疾苦,表達憂思天下的詩篇。這些作品,既有修辭技巧,又結合浪漫誇張的手法,讓人讀罷" 憂 "而不" 傷 ", 於虛實轉换間產生" 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效果。在此,先介紹其中一首與大家分享 :
[吞海。嚥日]
疫情嚴峻。宅在家
今天既然溜出來品嚐
美味 當然要吃它個
翻江
倒海
連落日也不放過
一伸手,抓下紅艷艷的
落日,就著洶湧的大海
送下
喉嚨
註:"落日藥丸"治憂思。
封城令下,人人都自我禁閉在家裡。一旦封鎖期限一到,迫不及侍" 溜出來 "的心態,第一段描繪得非常精彩:"當然要吃它個/翻江/倒海 "。這誇張動態的畫面,令人震撼也讓人心領意會。
第二段只單獨一行:" 連落日也不放過。"
若詩人" 品嚐美味 " 在午餐,那就是直至傍晚還是" 進行時 "。或許有人會認爲詩人是超級吃貨,翻江倒海吃了一頓還不够,連落日也要一併吃下去。
誤會了。這一行文字承上啟下,有理有趣意隨景移,順水推舟不留痕,把詩的境界作了個飛躍性的提升。讀過[落日藥丸]的人知道," 落日 "是和權治療憂思,詩意的" 藥丸 "。至此,詩中由個人享受物質上的" 樂 ",上升對天下苦難者思想上的" 憂 "。
此詩起首至結尾," 吃 "貫穿全詩。其間,虛實轉換得天衣無縫。難能可貴的是,和權以淺白的文字,表達出深厚的内涵。于其說這是高明的技巧,倒不如說是真誠的憐憫。生活中的和權非常仗義,對貧困潦倒有燃眉之急的友人,他是" 潤物細無聲 "的及時雨。故而,品讀他的詩,總會讓人感受到一縷縷人性的温暖。
這温暖,源自他内心的"大愛"。當天災與人禍齊發的非常時期,此"大愛"更顯得無比珍貴。詩人對此有貼切的比喻:
在疫情的肆虐之下
有散發淡淡清香的情愛
恍如汙泥中長出的
蓮花
----摘自[風中之蓮]
詩人以" 汙泥 " 喻當下" 疫情 ",以" 蓮花 "喻 人性 " 情愛 " 。短短四行詩句,高度概括了新冠病毒大流行,以及空前劫難中湧現出的,可歌可泣救死扶傷高尚的情操,並給予形像鮮明的讚美。
和權的短詩曾被前輩詩人稱讚爲" 華文詩壇一絕 "。其主因之一是,他吸收並繼承了傳統詩藝的" 言有盡而意無窮 "(《滄浪詩話-詩辨》),他的詩,留給讀者邏輯思維和發揮想像的空間,咀嚼其深層次的涵義。請品味短詩 [ 當铺 ]:
到處都是人擠人的
當鋪。很想大踏步進去
啪的一聲,把满腹憂思
摔到桌上,大叫一聲:當了!
此詩背景:新冠疫情危機重重,停工停產,隔離......
" 當鋪 ",商賈牟利的店鋪。
典當物品:" 憂思 "。
物品在當鋪抵押,以換取現款,是常見的社會現像。" 到處都有 " 點明其普遍性。當鋪裡" 人擠人 ",間接顯示平民的困苦現狀。
詩中," 大踏步 "、" 摔 " 以及大叫" 當了!"充分體現當事人孤注一擲的心態 。詩句至此戛然而止(言有盡),結局呢?留給讀者去推理(意無窮)。
筆者給提個醒," 很想 " ,詩意中不確定因素的關鍵詞。上述情節,是腦海裡一段無聲的" 彩排 "," 很想 " ,純属當事人的一廂情願。" 憂思 "無價,究竟能否把" 憂思 " 當掉,測驗讀者的判斷能力。
本書名《愁城無處不飛詩》,原句型是唐-韓翃[寒食]的 " 春城無處不飛花 "。和權活學巧用,換了两個字,非常鮮活顯現出當下時局的狀况。
" 愁城 "。一詞二義,其一是封城,困坐家中愁苦的處境。其二是憂愁惘然無奈的心境。
" 詩 ",與" 思 " 諧音。取前後二字,即成 " 愁思 " 一一憂思。因何憂而 " 詩 " 之?請看 :
怨嘆是詩
饑腸的轆轆是詩
連親人遽然離去的
痛楚 也是詩
-------摘自[ 驚艷時光 ]
新冠病毒在漫天狂舞,每日驚心動魄的新聞,幾乎令人窒息。詩人一揮筆便完成了两首詩([愁城無處不飛"詩"]和[驚艷時光])。這一點,筆者不感驚訝,因爲本詩集裡的詩,至少有六成是他" 一筆成 "的。
和權的憂思,何止是疫情。" 變異病毒。核廢水/戰亂。餓饉。洪災......" (摘自[ 樹的腳步 ] )都讓他憂鬱愁思。
件件懊惱催逼一夜白髮的憂思
化作詩人筆下撼動心弦的短詩
和權的筆蘸着悲天憫人的情感,紀錄下新冠病毒(及其變異),造成人類浩劫的惨烈實况。且不說這些詩(憂思)技巧之妙,境界之高,格局之大,這是見證歷史的詩篇,其珍貴的價值,遠超詩藝本身。
筆者相信,在此談" 病 " 色變,聞" 毒 "喪膽的特殊歲月,本册詩集,既是驅除" 汙泥 "穢氣,散發正能量的" 蓮花 ",也將是菲律賓華文詩壇的璀璨亮點。

和權,原名陳和權,生於菲律賓,著有詩集《橘子的話》、《落曰藥丸》、《眼中的燈》(菲、中、英三語詩集)等十九冊。多次榮獲海內外重要詩獎。二O一二年,榮獲菲律賓詩聖描轆沓斯文學獎,該獎為菲國最高文學獎,亦為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