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旅晨读

一天父亲将牛彊绳递给仅六岁的儿子,指了指远处的山,说:“就到那山里去放牛吧”,
小孩望了望牛,又望了望远处的山,有些害怕地说:“我也不认得路啊!”
父亲说:“跟着老黑牛走就行,等太阳离西边的山还剩一杆高的时候,就跟着牛下山回家。”
上山的时候,孩子小爬得慢,远远地落在牛的后面,他怕追不上迷了路,很着急,汗一下子就湿透了衣服。
这时他看见老黑在山路转弯的地方把头转向后面,见离它很远,就停下来等他。
有一次,不小心在一个山梁上摔了一跤,膝盖流血,很痛。他趴在地上,看着快要落山的夕阳,哭出了声。这时候,牛走过来,低下头用鼻子嗅了嗅他,然后走下土坎,后腿弯曲下来,他刚好能够着牛背就骑了上去。
当牛驮他回到家时,天已黑了,母亲见状流了泪,特意给老黒喂了一些麸皮,以示感激。
多年以后忽然明白,这哪是我在放牛啊!,分明是牛在放我啊!……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往日农村孩子的不易,同时也有不同的乐趣,特别那头老黑牛很通人性,令人爱怜温暖… 我们要尽可能地保护和善待万物生灵。
(根据民间故事改编)



陈佩林,辽宁,抚顺市,新宾县人,1973年入伍,在部队师医院从事医疗卫生事业近三十年。素平热爱文学诗词,特别对农村事物感同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