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三游洞
作者:陈兴才
诵读:雪儿
从奉节登上客船,一路顺风顺水,走走停停来到湖北省宜昌市,越过西陵峡几经辗转来到三游洞景区。
三游洞是长江三峡风景区之一的西陵峡,北峰峭壁上的一个巨大山洞,面临下牢溪,因景色奇特,常年游客众多。据说唐元和年间,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曾相会于夷陵(今宜昌)一起游览游洞中各自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于洞壁之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后来人们称之为“前三游"。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此一游,各题诗一首于洞壁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
由于风景独特,历代途经夷陵(宜昌)的文人墨客,大都喜欢到这里游玩。以各种字体写诗题词,写景状物,抒发心中的念想和情怀,并镌刻于石壁之上。至今尚存宋代欧阳修、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伫立三游观景台,只见那茫茫苍山地势险峻,形如覆篷,峰峦叠嶂,植被繁茂,洞室开阔;洞外江水碧绿,流水潺潺,犹如高山出平湖,两岸风光旖旎绝美。三游洞前清澈碧透的下牢溪,水石相击,飞珠溅玉。一条奔腾几千公里的长江水,像一把利斧把那峰峦迭嶂辟开一线通道,直泻西陵峡,奔腾咆哮,破门而出。流经三游洞旁时,则水势平缓,江面豁然开阔,水质碧绿蔚蓝,呈现险夷交替之奇观。
有栈道可通绝壁之上的三游洞,洞宽约20米,高10余米,深约30米,洞中横排有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游人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鸣响,称为“地鼓”,所以有“天钟地鼓"之说。因三游洞景色绮丽,曾被古人喻为“仙境"、“幻境"和“桃源洞";至今洞壁上仍留有“洞天福地"的巨幅雕刻。仿佛是一只饱经沧桑的眼眸,阅尽时间的苍桑。
当你爬上至喜亭,那对面的山谷亭、楚塞楼、古军垒、宋城城墙遗址、张飞擂鼓台等尽收眼底。错落有致的一座座历史人文景观,与峡光山色相互映衬。
徜徉在三游洞旁边的漫道上,仿佛还能听见三国猛将张飞任宜都郡(今宜昌)太守时,在此擂鼓操练兵将的嘶吼声。那位于西陵峡口北岸,三游洞山顶南侧,形若一巨大圆形石峰,拔地而起擎峙江滨的张飞擂鼓台也尽收眼底,丝毫不减当年的雄风。
漫步林间石径,走过狭长的小道,侧身岩璧栈道,观摩那一方方名人画印,一块块摩岩碑刻,仿佛一首首无声的乐章,无不拨动着游人的心弦。游人至此,都纷纷摄影留念。
----作者简介----
四川自贡市富顺县人,上世纪曾加入富顺县文学作者协会,湖北咸宁市文学作者协会。曾为四川《天府牧业报》、广西桂林《牧工商导报》通讯员,常有文章在《自贡日报》、《富顺报》发表。1997年3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巜中国青年诗潮》、1994年9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美文酒吧桌》、1997年2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关于我》等书有作品收录。 退休后,仍不忘文学爱好与写作,练笔不止。
-----主播简介----
主播雪儿:西子诵读总编:。私企经营管理者,曾担任电视台业余主持人。江苏大运河朗诵团副团长,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杭州市朗诵协会会员、是多家文学平台的特约主播。有朗诵培训工作室。愿用我的声音传递美好!(微信号zhulihui075920)公众号:西子诵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