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只会写“一”字
蓝白领
传说大老粗出身的朱元璋,作了皇帝后,勤学苦练,他写的诗也是很有气派的,有一代帝王凛然之气,如下三首最为有名有气势,与刘邦的《大风歌》有得一拼!
杀尽江南百万兵,
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
只管哓哓问姓名。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
扫尽残星与晓月。
燕子矶兮一秤砣,
长虹作杆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钓钩,
称我江山有几多?
谁都知道朱元璋小时候并没有读过什么书,早先也不叫朱元璋,他父母都早死了,他本来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从朱元璋的身上,任何落魄之人,任何时候都不要枉自菲薄了,永远不要放弃努力向上,追求逆袭成功的希望,因为没有比他小时候的艰难困苦更大的人了。
话说即使当上了皇帝的朱元璋,饱食终日的朱皇帝,锦衣玉食的朱皇帝,想起当年的那一场大雪,他也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原来当年的朱皇帝还不是叫朱元璋,而是一个叫朱重八的小叫花子。作了皇帝的朱元璋,还分明记得那年的冬天特别冷,雪特别的大,而且大雪一连下了三天三夜,地上的积雪都有半尺厚了。而又饥又饿又冷的小叫花子朱重八,一头栽进破庙中的干草堆中,兀自冷得瑟瑟发抖。他已经三天三夜滴米未进,身上的破衣正单着,冻晕饿晕中的朱重八,迷迷糊糊中还听见大雪压断破庙梁柱的声音,这次小叫花子朱重八真正绝望了。虽说他以前也挨过饿,受过冻,却没有这次又饿又冷这么长的时间了。他知道这次自己不被冻死,也会被饿死,不被饿死,也会被大雪压断破庙的大梁而压死,活埋在瓦砾大雪之中了。
正当小叫花子朱重八神志不清之时,一个与他一样也挨冻受饿了三天三夜的老叫花子,用颤微微的手摇醒了他。原来老叫花子早已经淹淹一息了,临死之前他突然想起来今天正是显龙村(据说此村名原来不叫显龙村,是朱元璋成了真龙天子后才叫显龙村的。)一个叫杨百万的大财主布施的日子了。说起杨百万,方圆百里无人不知那个不晓,他家的田多地多钱多奴仆多。但是六十好几的大财主杨百万三代单传,虽说他自己,儿子,孙子各自娶了好几个老婆,无耐各自的大老婆小老婆生女儿的多。一生他只养有一个儿子,儿子也只养有一个儿子,现在连孙子也只养有一个儿子,也就是他的曾孙子。谁知道呢?锦衣玉食的曾孙子,专人看管专人哺育的曾孙 ,倒三天两头的大病不已,几次险象环生几乎一命呜呼了。为了这个体弱多病的曾孙,全家上下真是劳命伤财,又都揪心重重,生怕自家唯一的香火断绝了。
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家族传承的大事儿,杨百万老财主不停地给自己的孙子找美丽的小老婆,好广种广收了。曾有一个贴身侍候他孙子的小斯说:“小少爷,(原来家人称杨百万为老爷,他儿子为少爷,他孙子为小少爷)作为男人,你真是有福了!老爷都没有这么疼过他的儿子少爷了,给你娶了这么多好看的女人。”,小斯说完,不无羡慕嫉妒恨了。谁知被他羡慕死的小少爷却轻轻地叹了一囗气说:“死奴才,你那里知道本小少爷的苦啊!分明小少爷我成了如同种猪一样的‘种人’了,现在小少爷我见了漂亮的女人就想呕吐,你们见着是好看的女人,我分明看见这些爷爷硬塞给我的娇娇滴滴的漂亮女人,个个都似刮骨的钢刀夺命的恶魔了,小少爷我命不久矣!”,说毕,小少年泪流满面。
果真,小少爷不足三十,就一命呜呼了!问话的小斯才惊觉,我的妈哟,原来好看的女人这么可怕呀?话说小少爷死了后,不说全家上下悲痛不已,更严重的是,小少年直到累死在女人身上,也未能再搞出一个儿子来。现在曾孙子又三天两头的大病不已,几次都死里逃生。此时的杨百万真正感觉到绝望,自古以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难道我杨家的万贯家财没有一个继承人么?所以不死心的杨百万到处花重金寻医问药,求神拜佛,以延续多病的曾孙这唯一的杨家香火了。
后来,一个疯疯癫癫的癞头疯和尚,从身上搓出来三粒乌黑的药丸,叫杨百万让曾孙服下。当曾孙服下疯和尚从身上搓下的黑疙瘩后,果然病就好了。于是杨百万把疯和尚奉若神明,好酒好菜地招待着。但是疯和尚酒足饭饱之后,打着饱嗝儿说:“我的药丸只能保你曾孙的命,但不保他长命百岁,你的曾孙只怕活不过他的父亲了。”。杨百万一听就慌了,他连忙向疯和尚打恭作揖乞求他再赐灵丹妙药了。只见疯和尚摇着破扇,摇头晃脑地对杨百万说:“想你的曾孙长命百岁不难,你要从你曾孙的生日开始布施天下穷人,每年三个月不间断,保你曾孙长命百岁,他日后也必将多子多孙。因为你家布施之期,挽救了一位真龙天子,上天才赐福你家香火绵延,百代不绝!”,说到这里疯和尚顿了顿又接着神秘地说“你要叫受布施的人写下名字,只有一人很特别,不用纸和笔。你见了要参拜他,给他制好僧衣僧帽,送到你布施的寺院里作和尚。这些,你如果都办妥了,不仅你曾孙长命百岁,你老也是耄耋之年而仙逝!”。杨百万听了一惊一乍,再问时,疯和尚并不作答,早已经飘然而去了。人们都议论说是济公显灵了,于是杨百川冲疯和尚去的方向,摆上香案,磕头叩拜,并决定按老和尚说的去办理。
话说老和尚摇醒了小叫花子朱重八,说完这句话就死了。他大哭不已,用干草把老和尚掩埋好,放了一把火,把他火化了。他这才提了一根破竹棍,瑟瑟发抖地向庙门走去。说来也怪,当小叫花子朱重八来到大门外,刚才还大雪纷飞的天气一下子晴了,红彤彤的太阳正从雪线以下向上升起来。小叫花子朱重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提了破竹棍做的打狗棒就向着红日升起的地方大步流星地去了。人说希望是不绝动力的源泉不假,小叫花子朱重八一想到杨百万家的布施,一下子浑身就有了使不完的劲,放开脚步向前跑去,一会儿他就流汗了再也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寒冷了。
进入暮年的杨百万分明记得,那年一连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雪,想到自己要在曾孙生日开始布施的日子,他就忧心重重,担心大雪不停,没人前来受布施了。说来也怪,一连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雪,天气又冷风又大,大家都认为恶劣的天气不会马上好转起来,还会继续很长时间。谁知,曾孙生日布施的这天晚上,北风怒吼大雪不停的一整晚,及到家人一大早推开大门时,风也住了雪也停了并且太阳也出来了。家人奔走相告,杨百万也早早地起了床,他连忙吩咐下人安排布施事项。不大一会儿大门外的空地上就聚满了四邻八乡的穷苦人,在雪地里瑟瑟发抖,等待着布施了。杨百川穿戴一新,亲自站在大门外,指挥下人都忙活了起来。热腾腾的稀饭煮了一大锅又一大锅,热腾腾的包子蒸了一大笼又一大笼。四面八方的穷人和叫花子越聚越多,大概他们都三天三夜没得吃喝,所以来的人比往年多了好几倍。杨百川叫人摆好笔墨纸砚,受了布施的人,就用笔在布施薄子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到处人声鼎沸,下人忙得热火朝天大汗淋漓,穷人叫花子呼朋唤友,人人敞开肚皮狼吞虎咽吃得大汗淋漓。
这时,正在登记的人群中一片哗然,原来一个小叫花子挡在人前,叫他写下名字又不写,还哇哇怪叫起来。如此一来,挡住了后面的人流顺利进行,以致人群骚动了起来。杨百万连忙分开众人,他看见一个面黄肌瘦,却又眉清目秀的十一二岁的小叫花子站在人群前正在比手划脚地哇哇怪叫起来。于是他问负责照看登记处的家人,家人战战兢兢地回答说:“这个小叫花子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他要帮着代写又不肯,以致耽误了时间,后面排队的人等得不耐烦而骚动了起来。”。杨百万听了家人的报告,他没有发火。只是把小叫花子招到自己面前,问他为什么不容许别人代笔了。小叫花子傲慢地冲想代笔的人叫嚷道他不配写我的名字。听见他的回答,想代笔的家人真想冲上前,骟他几个大耳光子,但是被杨百万恶狠狠的眼神给制止住了。于是杨百万又问,那你会写什么字呀?
听了杨百万的问话,小叫花子不好意思地搔了搔头皮,仰起笑脸冲杨百万说:“老爷!不好意思,我父母死的早,我没有读过什么书,我也不会写什么字了。不过,我只会写一个一“字”了”。杨百万听了说:“好!你就写一个“一”字代替吧!”杨百万的话一煞尾,那个想揍小叫花的家人早已经双手捧上纸和笔送到小叫花子的面前。但是小叫花子还是没有拿起笔,杨百万微笑地鼓励着,众人见杨老爷不发火,也只得个个耐着性子瞧起了热闹来。谁知小叫花子扭扭捏捏地就是不肯拿起笔来写字了,众人中有忍不住气的人叫唤了起来,准备要大声地斥责起这个不知好歹的小叫花子了。
只是碍着杨百万的面子,他们也不好发作。只见杨百万还是一如既往地冲着小叫花子笑着看着鼓励着,不急也不怒。最后,小叫花子逼得没法子,顺手提起他的打狗棍,在雪地上一伸一划,就歪歪扭扭地写下一个大大长长的“一”字。众人睁大了眼晴,看这个小叫花子用打狗棍写出长长大大的不像字的“一”字时,都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笑得小叫花子都不好意思起来。
谁知,在众人嘈杂地哄笑声中,老财主杨百万早已经大呼小叫起来,众人听见他口中大叫:“我的小祖宗,我终于等到你来了!老奴我已经在此等候了三年零三个月了!”。众人再细看时,只见老财主杨百万早已经跪拜在雪地里冲小叫花子三跪九叩起来了。众人见了老财主都这个样子,也不自觉地双膝一软,跪倒了一大片。
行了大礼之后,杨百万叫人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僧衣僧帽,让下人服侍小叫花子穿戴一新。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毫不起眼穿得破破烂烂的小叫花子,穿上新僧衣戴上新僧帽,再看犹似西方的活佛小如来。杨百万因为应验了疯和尚的话,他十分地高兴,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地上写下个“一”字,好比“土”字上加一横,不就成了“王”字吗?也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此小叫花子日后必定要称王的。于是他安排下酒席,专门晏请了这个小叫花子,席上打听出小叫花子的大名叫朱重八,待他吃饱喝足后,他亲自带人把小叫花子朱重八送上他曾布施过的寺院。
虽说朱重八上寺院只作了个打杂的小和尚,但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也免了他的饥寒交迫,保住了他的性命,为他日后称王打下了坚实的甚础。不是有句话说,活着,就有希望!一切才会有可能吗?否则,不上寺庙当小和尚,小叫花子朱重八也许早就饿死冻死了。中国历史上也就没有大名鼎鼎的朱元璋朱皇帝了,二百多年的大明江山也没有了。后来小叫花子长大后当了皇帝,那时杨百万已经很老了。朱皇帝还特别赐封他为长寿仙翁,享受正五品官的俸禄。而且杨百万及他的曾孙都长命百岁才寿终正寝的,自他的曾孙之后,开枝散叶后家族人丁也兴旺了起来。
附:
汉·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