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顶白帽子
蓝白领
说到帽子,皇冠绝对惹人垂涎三尺,而对于绿帽子,天下的男子唯恐避之若鹜。而白帽子也是个不吉利的东西,只有孝子贤孙披麻戴孝时才会用得上的。
朱元璋有一顶好帽子,就是他赤手空拳打下的大明的万里江山。原本他打定主意百年之后要送给他的大儿子朱标,不想朱标太子早死了。让他一时拿定不了主意到底要送给谁最好,膝下的皇子皇孙中各有一人十分的优秀。那就是他的儿子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也就是他的孙子。
朱元璋自从死了太子朱标以后,他权衡再三,决定还是送给亡太子的儿子朱允炆了。原来朱标太子着实太好了,贤良有美德,民众都很爱戴他,朱元璋也是十分地怀念他的大儿子朱标,而孙子朱允炆有亡太子的遗风。所以朱元璋爱屋及乌,最后决定直接把天下第一大帽子送给他最疼爱的大儿子的儿子朱允炆了。对于老爸的这一决定,作为儿子的朱棣虽有不满,但胳膊扭不过大腿,也只好认命了。
但他也不会那么规规矩矩地遵行了,每每在皇太孙朱允炆面前以皇太孙的叔叔自居,要皇太孙朱允炆先行叔侄之礼。朱元璋是知道他的这个儿子是有野心的,以致狠狠地教训了朱棣一顿说:
“你虽说是亲叔叔,但国礼面前,你也是皇太孙的臣子了,跪拜的大礼是不可偏废的。否则……”
朱棣看见老爸那威严的目光,和还没有说出口的“以欺君之罪论处”的话。早已吓得他大汗淋漓,扑嗵一声跪倒在皇太孙朱允炆的脚下,高呼:
“吾皇太孙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元璋见儿子朱棣终于向他未来的主子下跪了,这才露出了少许地微笑。
后来朱元璋为了劝勉自己的儿子要忆苦思甜,切不可花天酒地以皇子王爷自居而铺张浪费了。也为了记念自己未发达之时,当过小和尚修过心,于是他从全国各地的寺院里选出一批道行高的和尚,分赠给自己的皇儿们,也好让他们在高僧的教导下,修修各自的心,也不要忘了自己的父皇他自己作过小和尚的那段历史了。
话说朱棣及众皇子等在大殿之上,等候父皇为他自己分派的和尚后好带回自己的封地去。只见也等在一边被分配的和尚之间,走出一个年纪约五六十的老和尚来,穿得破破烂烂,又似疯疯癫癫地走向朱棣了。
朱棣躲避不及,被老和尚一下子拉住了衣襟,他正要发火之时,只见老和尚微微一笑,与他耳语道:
“王爷别嫌弃老衲垃垃塌塌的,我有天大的礼物送给你,贵不可言!”
朱棣听了,拿不屑的眼光看了看这个一贫如洗又胆大妄为的老和尚,准备好了他若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必定大大地羞辱他一番不可。
大殿之上,众皇子和众和尚见他俩窃窃私语,都向他二人看来。原来老和尚太邋遢了,不仅众和尚不喜欢,连众皇子都不喜欢,害怕父皇把老和尚分给了自己。
现在见老和尚缠上了朱棣,众皇子都松了一口气儿。这边,朱棣见了众人幸灾乐祸的表情,他也气得不打一处来,用力想要挣脱被老和尚抓住的衣襟。不成想老和尚借他的力道,反而欺身上前,一张臭嘴几乎咬上了他的耳垂。正在朱棣想大发雷霆之怒之时,只听见耳中飘进来几个大字儿:
“老和尚我要送你一顶白帽子!”
老和尚的声音越来越低,“一顶白帽子”五个字儿,除了朱棣一个人听见外,其他的人只听见“老和尚我要送你”等七个字儿。大家看到老和尚的穿戴,一身破破烂烂的,有什么好东西送给人家呀?而且要送给荣华富贵无比的一个王爷,大殿中的人于是都哄堂大笑起来。
但是只有一个人没有笑,那就是被老和尚拉住衣襟的朱棣了。本来见老和尚欺身上来,朱棣王爷是要发作的,但他一听见老和尚轻声说出“一顶白帽子”时,不仅没有发什么淫威,反而吓得大惊失色,几乎举措失当,大张着嘴儿不知说什么好。
众人以为他被老和尚戏耍了,气得吹胡子瞪眼了。只见老和尚眼明手快,一下子捂住了朱棣王爷大张着的嘴儿。只见朱棣王爷一下子瘫倒在地上,兀自战栗不已,老和尚急着一边把他向偏处拉扯,一边向他耳语说:
“王爷不必惊慌,也不用说什么?酒家俗家名字叫姚广孝,只想送个泼天富贵给王爷。而且洒家遍观诸王子,这顶白帽子只有王爷你戴最合适,不说那些不学无术的王爷,老衲打赌说这顶白帽子连皇太孙也戴不长久,迟早会落到王爷头上来。现在,王爷听洒家的,马上镇定下来,向皇上讨下老衲后,马上带上老衲出京城回到自己的封地上去。”
于是朱棣王爷在姚广孝地教唆下,向父皇朱元璋讨下没人想要的老和尚后,于是他就带上姚广孝马不停蹄地奔回了自己的封地北平城了。
从此以后,朱棣王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装疯卖傻了好多年。连朱允炆刺探的使者都瞒过了,因为使者亲眼见过朱棣王爷大小便都失禁了,大冬天地在池子里游泳,大热天穿着厚棉衣烤火儿。因为三番五次的有使者回京城向皇上朱允炆报信说:
“朱棣王爷真疯了!”
于是,皇帝朱允炆也就放下心来了,以为从此他的江山就会稳如泰山了。因为皇叔中只有朱棣皇叔能堪大任,现在他疯了,自己也就高枕无忧了。他日日夜夜笙歌不断,整日歌舞升平了,京城一片祥和的气氛!
不想朱棣王爷厉兵秣马充足后,马上就不疯了,而且他带人一下子就打进了京城。吓得朱允炆皇帝做和尚去了,于是朱棣当上了皇帝。
原来老和尚姚广孝所谓的白帽子,就是教唆他起来造反了,因为“王”字头上一个“白”字就是皇上的“皇”字了。所以当年大殿之上众目睽睽之下老和尚叫他起来造反,而且自己的父皇还健在,所以朱棣王爷就吓得大惊失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