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作画的启示
荣玉奇
著名画家齐白石有一副这样的作品:画面上,一脉山溪,蜿蜒而下,其水清澈,一群可爱的小蝌蚪漂流其间……这就是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
据说这个话题,是作家老舍出的,如果放在他人之手,很可能就会画一泓山泉,然后再画上几只张口鸣唱的青蛙即算完事。
然而,齐白石先生却没有这样做,他知道老舍出的这个题目有点不同于一般。因为“山泉”好画,而“蛙声”怎绘?又如何见流响“十里”’?山泉是活泼的,它跌向深谷,泻出山外,其流程何止“十里”?画家巧妙地借山溪作了录音带,将蛙声传出“十里”之外。这真是匠心独运,迁想妙得!
宋代文学家梅尧臣曾说过这样的话:“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这段话评价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再恰当不过了。由此又使人想起宋代画院的一次试画,以古人的诗句命题。其中有一画题为“竹锁桥边卖酒家”。不少人看了题目,都在“酒家”上下功夫,有的画桥边酒店,路人正在那里饮酒;有的画竹林旁有一酒馆,买卖兴隆。然而,此题的意境在一“锁”字,若突出酒家,“锁”便落了空。独有一位画士,在石桥头画竹林一丛,林旁一高竿上酒帘飘扬,隐约可见帘上书一“酒”字,巧妙地暗示出了“锁”的意味。因而一举夺魁。
艺术创作,贵在生动传神,曲折迭宕,引发读者的想象。因此,切忌直出直入和平铺直叙,不要把话全部说出,要留有一定的“余地”让读者凭想象去补充、生发、升华,从而使作品达到一个完美的艺术境地,这就是所谓的“含蓄”。这种可贵的艺术创作精神,仍然是值得学习和继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