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北京大学剧院上演的昆曲专场,大师云集,精彩纷呈,然而最后却出现了意外插曲:打扮时髦身穿超短黑丝裙的北师大某知名女教授,受主办方邀请上台做总结发言,谁知她刚走上台,说“我代表全体观众”向演员致谢时,突然遭到台下观众高喊“请下去!”“你不能代表我们!”“我们不要你代表”......在一片呼声中,该女教授只好悻悻尴尬离场。当时,这条新闻在网上曝光后,立刻引起网友热议。
看完这则新闻,我多少感到有点意外。这位女教授曾经在“百家讲坛”讲《论语》而蹿红,可谓是颇有知名度的人物。在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居然遭到炮轰,表面上看,似乎与北大这样的场合有点不协调,但细思量,也许在情理之中。
对于北大学生的行为,或许一些人会提出批评,说北大学生没有涵养,不懂得尊重,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北大精神不是唯唯诺诺,盲目逢迎,而是不苟同。于丹被轰下台未必是件坏事,至少可以说明北大学生是在独立思考,他们不想被代言,不愿意成为某些学术明星的炮灰。他们把这位女教授轰下台,恰恰是一种不对名人盲目崇拜,恰恰是一种对真理的渴求,北大学子应当有这种精神。
这位北师大的女教授,当时虽然颇有名气,但她的出名,并非是因为在教书育人上有什么特别的高招,而是因为在央视的“百家讲坛”讲《论语》等经典,遂和易中天、阎崇年、王立群等人成为“网络红人”。该女教授对于经典讲得好与坏,自有公论,鄙人不敢妄加评论。但是我也听过几次,我是不大喜欢她那种风格。我总感觉她像一个花枝招展的演员,也很像一个风风火火的网络超女,而不像一个脚踏实地做学问的人。特别是她那身珠光宝气的打扮,露着乳根的低胸服饰,让人看了格外扎眼,这哪像一个大学教授啊?
女教授的这次尴尬被轰下台,很可能她一百个没想到。尽管有损颜面,但对她以及更多名流,却是一副清醒剂,也是一个个极好的教育。当他(她)们总是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形象,在电视上频频露面时,你不仅要善于滔滔不绝地讲道理讲知识,还要学会对他人的尊重。而不能总是感觉良好,凭想当然行事,随意代表全体和大家自说自话。毕竟现代社会,那种对权威的盲从愚忠不再盛行,倒是权威与普通人平等交流需要流行。
这件事,似乎也给某些名人明星们上了一课:在一些公开场合开口讲话时,随口代表全体和大家的习惯,的确应该改一改了,现在已经进入一个彰显公民意识的时代,那种总是“被代表”从不发声拒绝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安于“被代表”,并在权威人士面前敢于说“不”之时,这何尝不是一种公民意识的表现?一种社会的进步?公民固然应该尊重名人明星,但同时也希望被名人明星所尊重。名人明星们,应该谦虚谨慎,心态平和,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总觉得自己处处高人一等,老子天下第一,也应该适应公民社会的语言环境,学会尊重他人,否则迟早是要跌跟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