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路印象》
——写给成昆线
作者:梁蜀生
编辑: 艾宗升

一条钢铁的大动脉,
从蓉城启程到春城终点,
穿过川西坝子,
冲进红土高原,
一路风驰电掣,
一阵神笛飞鸣。
一条涌动的输血管,
从天府流出到云岭汇集,
融尽大渡河涛,
揽过金沙水暖,
一行秋雁北去,
一派悲歌恸地。

一条腾飞的中华龙,
从峨眉起驾到圆通仙聚,
喜沐千里霜程,
竞展七彩祥云,
一壶禅茶伴行,
一曲梵音静心。

一条泣血的生命线,
从逢山开路到遇水架桥,
埋下几多壮士,
飘溢铁道兵魂,
一杵高香长燃,
一腔忠魂永驻。

一条承接的通天路,
从历史深处到梦想未来,
历经山河变迁,
满眼壮美青山,
一部风流史诗,
一代芳华璀璨。

一条记忆的老隧道,
从五十年前到五十年后,
留下青春脚印,
藏住不老记忆,
一抹国防绿恋,
一颗红星永灿。

作者2021年10月5日写于昆明
编后语: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简称:铁道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编成序列中的铁道工程技术兵种。
194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东北组建的一支武装护路队伍,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1953年9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领导机关,铁道兵正式作为一个兵种进入人民解放军序列。1954年3月5日,铁道兵司令部正式在北京成立,最多时铁道兵总兵力达40余万人,先后修建了鹰厦铁路、成昆铁路、贵昆铁路、襄渝铁路、东北林区铁路、新疆南疆铁路、青藏铁路和北京地铁工程等大型铁路,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在中国人民革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抛头颅洒热血,栉风沐雨、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流血牺牲、气壮山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特别是在抗美援朝作战中,铁道兵部队创下世界军事运输史上奇迹。
1984年5月,撤销铁道兵部队,整体改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下辖中铁十一到中铁二十五局 。其中,中铁11~20局是铁道兵的十个师改制。各团以第ⅩX工程处称谓。到1990年代中期,铁道兵部队许多师团仍然在奏军号,仍然在唱《铁道兵之歌》和《铁道兵志在四方》……
如今,这支铁军正活跃在国内外高铁、高速和城市建设中,是不可多得的建设主力大军。
1997年,编者时任军事记者到成昆线广通段龙骨甸采访。屹立在这里的36个水泥桥墎,留下了铁道兵战士的青春和热血,甚至是用生命浇筑起来的。其中一个战士在浇筑时不幸掉下井中牺牲,上级决定只好将这名战友浇筑在桥墎里。

在广通段,一位82岁退休老兵说起当年修建成昆铁路,激动不已。他说:毛主席说了,如果成昆铁路不修通,我骑着毛驴也要去云南……

这位铁道兵老人回忆起当年人揹马驮,手提肩挑,风餐露宿,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在大山沟里打遂道,在金沙江上渡木筏,顶多用上滑轮起吊重物,炸药爆破。几乎沒有任何机械施工,全手工作业把成昆线修通。
老人最后自豪地说,如今是:火车跑起来向条龙,铁道兵战士个个是英雄!
《和平树下》即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