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读书生活琐忆(12)
荣玉奇
十二、大串联之上海
我们南下串联的第五站是上海,这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在旧社会它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也是国内受西风东渐最浓厚的城市。在上海,我们首先到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这些名校去参观学习。这几所大学,我对复旦大学印象还不错,令我想不到的是,三十多年后的二十一世纪,我的儿子曾经在这里读完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我们除了去大学参观学习,还来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纪念馆位于黄浦区黄陂南路374号(原望志路106号)。这是一幢沿街砖木结构一底一楼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坐北朝南。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中共一大就在楼下客厅举行。很多来上海串联的红卫兵,都会来到这个革命圣地凭吊参观。站在这个看似极其普通的房间,我不禁思绪万千,心潮起伏:遥想当年,毛泽东、董必武、李达、李汉俊、何叔衡、陈潭秋等12位早期共产党的代表,在这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叱咤风云,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成立。当时,全国的共产党员虽然只有区区53名,但是正如毛泽东的预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8年后,正是这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步步走向胜利,夺取了政权,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上海期间,我们曾经来到著名的南京路,体会这座最大城市的繁华。南京路是上海市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它东起外滩、西迄延安西路,横跨静安、黄浦两区,全长约5.5公里,以西藏中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段。老上海南京路的四大百货公司,创亚洲百货业无数先河:最早在百货公司使用自动扶梯,最早在百货公司使用空调系统,最早开具收据,最早服务人员着统一制服,最早将百货公司与其他餐饮影院、赌场、杂耍场等业态融为一体等等。
漫步在南京路上,你会感到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为这条百年老街增添了别样的魅力。这里是万商云集的宝地,是上海对外开放窗口 也是国内外购物者的天堂。两侧商厦鳞次栉比,繁华异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介福商厦、华联商厦、广电大厦、轻工大厦、上海商城、锦沧文华大酒店等,现代化的大型、高层建筑使南京路更加绮丽繁华。在南京路上,我们看到了当时国内最高的建筑——国际饭店(24层)。有一部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里面的故事就发生在南京路上。“南京路上好八连”,更是南京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在上海住宿的地方,距离虹口公园(现在改名“鲁迅公园”)不远,因此几次漫步到虹口公园。虹口公园和鲁迅有密切关系,公园内有鲁迅墓和鲁迅纪念馆。这个公园占地面积为28.63万平方米,是上海主要历史文化纪念性公园和中国第一个体育公园。公园内有山有水有瀑布,山水之间,堤桥相连,景色十分优美。我们来到鲁迅墓前凭吊,到鲁迅纪念馆内参观,陈列品重点表现了鲁迅在上海10年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生活。鲁迅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鲁迅逝世20周年时,鲁迅墓由万国公墓迁葬于此。鲁迅1927年10月从广州来到上海,在上海生活了近10年,他曾多次来到虹口公园。鲁迅逝世时,人们就想将虹口公园改为鲁迅公园,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1956年10月,鲁迅逝世二十周年时,鲁迅墓从万国公墓迁到虹口公园内,1988年虹口公园正式改名为鲁迅公园。
在上海期间,我们还去了一处当时被认为很有意义的地方,就是江南造船厂,因为这里制造出了我国的第一台万吨水压机,据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技术,当时世界上只有五个国家能制造。另外,我们还有幸到虹桥机场参观,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飞机。我们还到黄浦江边美丽的外滩漫步,到最古老的豫园寻旧,西郊动物园也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总之,上海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参加工作后,我几次到上海出差办事,都没有第一次去上海时留下的印象美好和深刻。
在上海期间,我们接到了中央有关停止大串联(乘车)的通知,于是我们坐上了上海直达北京的列车。我们原计划在南京下车,看看这座“六朝古都”,可是根据中央精神,要求我们迅速返回学校,因此只是在南京火车站逗留了一下。当时南京长江大桥还正在建设当中(1969年才完工通车),我们乘坐的火车,需要通过轮渡才能过江。记得在长江南岸的南京火车站,把整列车厢,分解为三截,然后由火车头分别推到轮渡船上,慢悠悠的飘渡过江,整个过程用了两个多小时。我们乘坐上海到北京的直达列车到北京,然后由北京返回石家庄。
这次历时一个多月的大串联,使我受益匪浅,我们当时虽然是报着“取经”的目的而去的,但对搞“运动”的经验,究竟学习了多少,实在是不得而知。然而,这次串联出行,对一个年仅17岁的青年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经风雨、 见世面的锻炼。它使我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开阔了视野,锤炼了胆魄,也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实在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它对我后来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很多年以后。回忆起这次大串联,我还激动不已、记忆犹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