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老板·瞧这家子(之十)
蓝白领
大家都知道狗蛋家有七口半人,而且奶奶长期在叔父家生活,奶奶所需的钱粮由叔父和姑妈共同分担了。因为大哥家穷又负担重,叔父和姑妈幼年或多或少得到过大哥的照顾。为了家庭人人吃个饱饭,大哥因此还丢了工作,放弃不大不小的一个小干部管车队的肥缺。所以二弟和细妹对大哥一向很敬重,觉得自己长大出息了,是应该回报大哥的时候了,所以赡养老娘的一切费不要大哥出一分钱,而且对大哥家重大的经济困难也是帮付不少。李家三兄妹的友爱,被村里人视为凯模。何况当地还有两家两兄弟,两姐妹闹不和,断了来往,为人父母何尝不愿意自己的儿女也是大帮小,富帮穷呀,可是自己老了,儿大不由娘了,也只有对李家兄妹的团结羡慕嫉妒恨了,当然这是狗蛋后来打工学会的一个词儿。
再说二弟细妹虽说现在吃了公家饭,但幼年丧父,吃不饱穿不暖,是受过大苦的。幸亏还有一个大哥能赚钱持家了,正如同一棵小草有滴露水养着。且大哥是有能力的,还当上了小组组长,孤儿寡姆的一家从此在村里没人再敢欺负了。李家二弟小妹永远也忘不了,那时大哥还在外面工作,带回过自己多余的口粮和工资钱,但是口粮如何不够吃。有钱也没用,除非有粮票儿。向队里买,队里按工分分摊。所以七八岁的小妹也不得不与细哥上工割稻子和插秧了。李家兄妹分明清记得,自己兄妹割稻子的田与壮劳力割稻子的田差不多大,少个一分两分工分也属正常,但是老队长欺负李家孤儿寡母,孩子又小,虽说有个大小伙子在外面混,谁知混得怎么样?硬是记人家壮劳力的一半工分。
再说大哥回家探亲,知道了这件事,去找老队长理论。老队长蛮横地说:割这块小田就只有大田(也就大一分二分而已)一半的工分,队委员决定的,怎么你不服?不服,行呀!你可以不割了。当大哥的毕竟在外面混过,且又因自己拾金不昧成了钢铁工厂的好人好事模范,而且又跟着提了干,成了一个官不大却是肥缺的岗位,连工厂大领导办私活儿时也得客客气气赔尽笑脸协商,能否给自家事安排一趟车儿。那年月,谁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公车私用,招摇过市。官还大,只要管车的班长不同意,说一句:领导不好意思,车都在忙,没得闲,等闲了吧一定给你派车。作为领导又能如何,况且公车私用还要管车的帮付说话儿,以堵众人悠悠之口。说什么工厂有事派车去某地,某某刚好去那里,顺路捎带,比如帮领导运私货,说厂车刚好从那里路过,又空车回来,顺便运回来了,且出了油钱等等。那年月,毛主席的天下,谁也不敢乱来,所以领导们对管车的车班长也是礼遇有加。作为车班长的大哥,加上脾气爆躁,一下子火了,说:不割了,请假不上工了,俺有钱买口粮。作为老队长的人慢条斯理地不无轻蔑地应道:那好,队里的余粮不卖你家,出再多钱也不卖,有本事搞粮票去粮站买。你家出不出工,你说了算,卖不卖余粮给你,这老子说了算。说毕傲慢地走了,李家大哥一下傻眼了呀,那年月搞点粮票比登天还难,有粮票的都是有工作的人从自己口粮中省下的,那年月谁没穷家人穷亲戚,有多余粮票,也没人卖呀!何况要卖几个人的口粮的粮票,也是痴人说梦罢了!况且全家四口人,靠自己一个人的工资也养不活,即使粮票好搞,队里也卖余粮了,也不是长远之计。李家大哥休假的半个月里,年幼的弟妹不得不天不亮上工割稻子,割差不多一样田亩大的稻子,只拿壮劳力的一半工分。老娘每天忙个不停又暗自垂泪,才四十几岁的小妇人,看成一个五十多岁老太婆,丝毫看不见当年作小姐的影子。
这与狗蛋小时候眼中的奶奶不一样,只觉奶奶是位精明强干的严历的小脚太太,头发梳得光滑,穿着从不打补丁的衣服。这不仅比塆里其他的奶奶穿得好,而且像狗蛋老娘一样的媳妇身上,或多或少都打有补丁。而且奶奶那里经常有蜜水,罐头,虾片,冰糖吃。幼年狗蛋的眼里奶奶虽说比较偏心,但作为孙子的狗蛋还是从奶奶那里得到好多东西吃的。年幼的弟妹双手打泡,血水直流,也不想上工,老娘咬紧牙关狠心催他俩早起,幼妹本是个好看的女娃,却面黄肌瘦,一阵风几乎可以吹倒。所以作为车班长的大哥不得不赔下笑脸向队长请假:他大叔(老队长与狗蛋奶奶同辈人),俺小子不知好歹,冒犯了你,你看能不能让兄妹请天假儿?不行!老队长坚决地说,连李家大哥递给他的烟也不接,又不无挪揄嘲讽地说:都像你家没个好劳力,又想不上工,稻子还要不要收回来。说也怪,这时恰好有一个老队长的本家后辈来请假,也没看清屋里状况,老远就喊:二叔(老队长在同辈兄弟中排列老二),我外父明天过七十大寿,我得去拜寿,请假一天。来人站在门口喊了一嗓子,也不等二叔回应就走远了。作为队长的二叔张了张口,也没说什么?狗蛋长大后推测人的心理:老队人开口,多半是想制止侄儿说不准请假,至少当着李家大哥的面说不准请假,等李家大哥外人走了,侄儿该拜寿还是去拜寿的。但是他侄子,因向二叔请假,又是正经事儿,相信二叔一定同意,只是来打个招呼罢了,所以说完就走了。这一下,李家大哥抓住了辫子说:你侄儿怎么能请假?我兄妹就不能准假?老队长也许被人当面揪了小辫儿,也许见自己侄儿这么没眼力劲儿,没看见屋里有外人吗?还火烧屁股地跑远了,连制止也来不及了,让自己出丑难堪。一时恼羞成怒大声喝道:我就这么办?怎么着,不服吗?你是队长,你也可以的。还有,我老头不会向你请什么假的,你能耐了出息了个人也不会向我请假,但你家的人呢?长大的狗蛋想当年没有流行这句话:我的地盘我作主。否则老队长说这一句就行了。
话说老队长的一番狠话彻底击碎了张家大哥的自尊心,他从小就是个不服输的人,现在又年轻气盛,在那年月作为一名有点小权实惠的工人,也算得春风得意。现在被老队长一句:你是队长,你也可以的,还有我老头子不会向你请假的话给打趴下了,摔得很痛。张家大哥灰头土脸地走了,面红耳赤嘴唇乌青地出现在家人面前,他被自己无能为力而自己生起闷气来。老娘不知发生了什么,陪尽小心询问原因,弟妹战战惊惊,但是张家大哥什么也没说,一家人一晚各自想着心事无眠。第二天一大早,老娘早已开始忙碌开了,弟妹见家里气氛不对,自觉地上工去了。张家大哥吃罢了早饭,对老娘说:妈,我有事回厂,我走了!老娘心知假期未到,知道儿子在家里受了气,过得不开心,也不好挽留,默默地看着大儿子的背影离远了身影模糊了。她曾一度要求大儿子回来务农持家,又见儿子说刚刚提干,油水不少,也没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了。况且孩子会一天天大起来,大儿子今后带回来钱粮票油票什么的也会越来越多。心里默念:咱过个好日子,苦日子也不怕,眼见孩子渐渐长大了,熬几年总会有盼头的!
晚上,兄妹回家,不见了大哥,心里也是酸溜溜的。狗蛋的奶奶只是告诉小儿女说:你大哥厂里有急事儿赶回去了,你大哥说,叫你俩好好干,回来时带礼物你们。狗蛋奶奶撒了个美丽谎言,没把大儿子生闷气,走的实情告诉年幼的小儿女,以免他们担心受怕。日子就这样过去,李华氏也知大儿子断然不会放弃工作回家了,她自己心里也矛盾,丢掉大儿子的工作也是很可惜,但是家的小的怎么办?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干苦活儿。但是谁也没想到,大约半年后,大儿子回来,而且带回许东西,一家欢天喜地。起初狗蛋奶奶以为大儿子只不过休假探亲,但是过了以前的假期,大儿子还是没动身。反而发烟与村里劳动力混在一起,请教庄稼活儿。就问大儿子,才知儿子辞了工,厂里还照顾半个多月的工资,所以这次回家东西多,因为大儿子把能用的东西都带回来了。狗蛋奶奶心潮起伏,公家饭碗砸了,现在想起很是肉痛,但人已经回来了,说什么也晚了。原来狗蛋老爸一气之下离了家,在厂里虽说顺水也顺风,大小领导都喜欢。因为厂里该运的货,该接送的人,都安排得妥妥贴贴,一些领导们的私活儿也是有求必应,公私兼顾得很好。但是车班长闲下的心里:暗自掉泪的老娘(狗蛋奶奶从不在儿女面前诉苦垂泪,虽说中年守寡不易,但表现坚定,持家有头脑,不愧她的小姐出身,见过世面)。幼小弟妹的苦瓜脸面黄肌瘦,老队长的恶狠狠地话你是队长你也可以,我老头子不会向你请假总在他脑袋里纠缠不分。年轻气盛,本来脾气爆躁的车班长李家大哥,一气之下,也不与老娘商量,就离职了。
后来,年老的狗蛋老爸看见与自己一同外出工作本家小叔(年龄可以看成兄弟)儿,当时工作没他好,是个烧窝炉的工人,老了离休后有几千块钱,也是十分后悔自己当年的草率了。值得辛慰的是,李家二弟和小妹对他这个大哥一直礼遇有加,从小怕大哥,没有叫不动的时候,有本事后让着大哥还给钱用。狗蛋老爸套用了一句英雄的话:亏了我一个人,幸福一家人。话说李家大哥回家务农了,刚开始干农活,毕竟当工厂不与烧窝炉苦差事,要担水担煤,刚干农活儿也是吃不劲,自己十分吃力和疲惫,本来一点就着脾气,火气又大了。遇上半大不小的二弟还敢顶牛,一时甩了两个大耳光。二弟挨了打,本想找老娘诉苦,不想老娘还拎着他的耳朵,连带小妹也叫来,当着大哥的面说:你俩给我听好了,从今往后,这个家就是你大哥当家长,你俩要听大哥安排,我也得听,古人云: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儿,你大哥最大,我也得听,不听大哥安排,小心老娘收拾你。把个二弟小妹训得一楞一楞的,以后见了大哥,没有叫不动,还敢顶牛的事儿。过后,把大儿子叫到一边半劝说半责备说:弟妹不听话,教训是可以,但大打出手,失手打伤打残了怎么办?为娘知你失了工作,又刚干重农活吃不消心里窝火,况且你现在回来,是家里唯一出工得整劳力的工分,所以这个家你来当,我在一旁帮衬。以后弟妹有错,如果非要惩罚,用根细猫竹条子甩屁股,打人又痛能让他长记性,又不伤筋动骨的皮外伤不妨事儿。
狗蛋清楚知道奶奶的打人法宝,小时候也见奶奶常劝生气的有小孩的年轻父母在气头上,没重没轻地打小孩,或者捎起随手的东西木棒,锄头柄,劈头盖脸的乱打下来。农村有多少为人父母当气平了,失手打伤打残打死儿女,谁不追悔莫及了。在奶奶的倡导下,塆里人家为了吓唬调皮小孩儿家家在显眼处摆了一根长长的猫竹条,抡起呼呼生风,从此也没见失手打伤小孩的事件发生。那些脾气爆躁的为人父母者,一定要借鉴,否则冒冒失失出手重,有你哭的时候。狗蛋小时候也领教个奶奶的猫竹条,连堂弟也不例外,只是奶奶脚小,猫竹条抡起就跑开了。况且奶奶也不是真打,孙子辈也只狗蛋堂弟惹事生分,用来吓唬吓唬而已,跑开了,再见也不再追究,还会拿出饼干糖果什么东西分给小孙子们。按狗蛋的话说,奶奶比较偏心堂弟,比如年年带堂弟去县城姑母家长住一些日子,从没带狗蛋去。但是,当面分零食吃时,从来一个样,不许堂弟霸道独占,因为堂弟小时候见奶奶住他家,以为是他自己的奶奶,与狗蛋无关,理应分少点儿,如同塆里奶奶给自己孙子和外小孩分零食一样。堂弟小时候老搞不清,自己奶奶为啥分狗蛋一样多的零食,又没在狗蛋家住过长期吃过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