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老板·瞧这一家子(之八)
蓝白领
从狗蛋记事时起,家里就有七口半人,半个人就是与细父家共养的奶奶,且奶奶直到去逝以前,都在细父家生活。奶奶娘家姓华,真实名字狗蛋至今不知道,但是塆里小孩们都叫狗蛋的奶奶叫李大奶奶,完全忽略了奶奶的本来名字,同辈人称李华氏。
过去的女人很少有正式名字,像狗蛋奶奶小姐出身,大概是有自己的芳名,只是狗蛋不知道罢了。过去女人一出嫁,有名字也好没名字也罢,统统都在前面加上夫姓,中间娘家姓,后缀氏字。比如狗蛋奶奶,夫家姓李,娘家姓华,所以人称李华氏。李华氏年轻时必定是位大家闺秀,狗蛋记事时,自己的奶奶李华氏早已是位老态龙钟的小脚太太了,连与她有直系血亲的最小的女儿的女儿也出生了。上回说到狗蛋比姑表妹大四岁,比堂弟大一岁,堂弟与狗蛋一般高大还略为冒了狗蛋一头。李华氏,也就是当年华府的华小姐(小姐称谓过去是尊贵身份的象征,现在演变成鬼混于各色男人中间的年轻交际花的称呼了。)是如何看上了李家卖肉小子(这小子是指狗蛋从未谋面的短命爷爷)不得而知,狗蛋只听老爸说过他老妈是位小姐出身,狗蛋老爸的外公是老浠水县七常委之一的县级干部,与他老爸,当年卖肉的李家小伙子,相识相爱后私奔了。奶奶曾一度与娘家父亲决裂了,直到有了狗蛋老爸后,才上门认亲的!
外公见了乖巧的外㽒甜甜地叫姥爷,就怎么也生不起气来,把当年不认女儿的气话全都抛到一边,何况生米早已经煮成熟饭了,还能怎么样了?听狗蛋老爸说:当年奶奶的老爸把奶奶许配给了一位同僚的儿子,所以老爸的外公坚决反对奶奶与穷小子卖肉郎相好了。古语云: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解放后,老爸的外公幸亏有个根正苗红的穷女婿照顾,才不致于挨批斗而饿死了,因为被他瞧不起的卖肉郎,解放初混了个农会主席,照顾了他的老岳父。而老外公想结亲的亲家却惨了,后来讨的儿媳儿也是位高官人家的小姐,一到解放,谁也帮不了谁,双双老人都被批斗死了,儿女们全都是地主成份。这时,躲过灾难最终寿终正寝地老爸的外公临死时拉着女婿的手,也就是狗蛋爷爷忏悔地说:儿呀!爸爸对不起你,当年不该反对你们的婚事,幸亏你们坚持住了,老了老了,反而救了为父的命。老爸的姥爷说完,就咽气了。
而狗蛋对爷爷却很陌生,只知爷爷是卖肉人家儿子,与奶奶私奔等等有限信息。因为狗蛋记事后,奶奶从不提亡夫,老爸也很少说起他老爸,狗蛋至今不知道爷爷的大名叫什么?但是狗蛋的老爸在自己过苦日子时经常说:俺小时不爱吃肉,肉吃多了,反而专挑肉里的青菜吃。那时狗蛋将信将疑,原因老爸吃肉很厉害,更让狗蛋相信的是,老爸在还缺肉吃的时候,也从不吃肥肉。那时农村人很久吃一次肉,吃一次都会买得比较多,全家大吃大喝一餐。狗蛋肥肉瘦肉都吃,但是吃不了几块就腻住了,那时农村吃肉的熟肉块一般有一两左右大小,而狗蛋老爸能吃两大海碗,而且不带一丁点儿的肥肉。因为大吃一顿后,又要很久没肉吃,所以永远欠肉吃。传说过去熟食店招学徒,大方聪明的老板就会让刚招收的学徒各式各样好吃的熟食大吃大喝一顿,吃腻了才罢手以后不再偷吃了。而小气老板不这样做,不让学徒吃个够,结果学徒们偷一点吃偷一点吃,因为只吃一点儿从不腻口,天长日久后因此反而偷吃的总量比大吃一顿几顿的还要多得多。
狗蛋老爸等到一九八一年分田到户后,就再没继续当队长了,在穷困的日子里老爱说他家以前如何如何有钱,祖上真正阔过,这点好比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祖上比你阔。话说狗蛋老爸的爷爷的爷爷真的很有钱,钱多得专做一阁楼存放,因为过去的钱是铜钱银元金条,都是有重量的金属钱币,不想装得太多,压断承重的大梁,而且正好打死一名信差,因为打死了公家人因此才开始败家了。及到狗蛋老爸的爷爷时,就真成了穷人。过去古话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代(有位聪明的小学生关于穷不过五代的新解是,穷得讨不上媳妇没有第五代了。)。及到狗蛋细哥成为乡村小能人到狗蛋真正发迹起来之前,从狗蛋老爸爷爷的爷爷算起,还真有这么回事儿。到狗蛋老爸的爷爷这一代,若大一个家就因钱压断大梁打死了公家人败起,三代就败了个尽光,到狗蛋发迹时,又有穷不过五代的规律了。狗蛋不知其他家族是不是也会这样,反正自己的整个家族有这一现象。所以李总才决定答应书商写出自己的发迹史,也是想告诉自己的后人,要勤俭持家且不可挥霍无度,陷入富不过三代的怪圈里了。
狗蛋七岁上学时不久,奶奶就去逝了。奶奶去世时,幼小的狗蛋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原来狗蛋奶奶快病危了,奄奄一息了,亲朋好友都赶了过来,准备给奶奶送行(参加葬礼)。乡下人称老人死了不说死,而说是老人上路了,因此参加葬礼就称送行了。正在大家商量着奶奶的后事时,奶奶突然清醒了过来,从躺着的床上坐了起来,还与前来看她的亲朋好友熟人一一打招呼,并且嘱咐儿子女儿们招待好客人吃饭,吃饭后让忙的人先回家去,不用担心,她死不了。这时一家人都很高兴,吃罢饭,忙的人陆续去了。儿女们也忙开了,孙子辈也去疯玩了。陪在房中的只有奶奶的一个好干姐妹,就是现在称闺蜜的女朋友。狗蛋记得审娘与老娘不识字,没什么好闺蜜,参加工作的姑母小时候也有一个好闺蜜,闺蜜的父亲作裁缝工作,狗蛋们都叫他潘爷爷,小时候都穿过他缝的衣服。姑母的闺蜜很惨,小时候比姑母家富,成年后没像狗蛋姑母一样考上师范,离婚后,又改嫁了一位县城的人,进公厂工作时受了重伤,拖了几年后就死了。狗蛋半大不小时,看见潘奶奶带着小外㽒上他家来吃过饭,那时潘爷爷早已经死了,又死了女儿的潘奶奶与两个女婿又不和,只与小外㽒相依为命,很是凄凉。后来听说为了生存,又找了一离休的老伴儿,后来狗再也没见过潘奶奶和她的小外㽒。人生真是多变,世事变化无常。
再说陪奶奶话家长里短的姨奶奶突然大呼小叫起来,等大家听见异响,跑近床上一看,奶奶早已咽气,姨奶奶哭倒在一旁。姨奶奶与奶奶虽不是亲姐妹,倒比亲姐妹还亲,双方家庭后人走动到双方老人过世以后才淡了。比如奶奶去世后,狗蛋老爸带他赶过姨奶奶的生拜过年。姨奶奶的原配丈夫过世后,又招了一位男人上门,姨奶奶的大儿子后来当了卧龙村的村长,曾在那个年月里风光一时,一村八个小组一千多男女老少都得听他号令。说真的,他也对他干姨家有所照顾,还称狗蛋老爸为光新大哥,狗蛋老爸本是他手下八个小组之一的下属而已,原因是他比狗蛋他爸小两岁,以他妈妈结义的新戚论。再说狗蛋对于奶奶这一现象百思不得其解,所以之后一直在狗蛋求学时不断盘旋于他的脑海中。直到狗蛋读了足够多的书,才揭开了奶奶看似好了又突然死了这件事的神秘面纱,原来在医学上叫回光反照,据科学说人快死了时之前,如果突然很清醒明白了,必然会在过一小会儿后就会马上死去。原因是快要死的人,就会一下子释放自己仅有的全部能量作最后一搏或说垂死挣扎,因为快要死的人,所剩的能量本来就不多也不能持久,因此马上就会如油干灯枯似的死了。
后来,老父病危,大家正准备后事,等着老父咽气好安葬时,作为李总的狗蛋口出狂言,说俺老爸一时死不了,要死也会拖很久。因为狗蛋发现老爸一直病重着,没什么突然变好的迹象,换句话说,老爸还没到临死前的垂死挣扎,只是人老了病又重,康复慢。大家将信将疑,最后老人又活过来了,今年回家,李总发现老父比老娘气色还要好些。作为李总的狗蛋私下里与几个哥姐亲友们说:将来只怕比老爸还小五岁的老娘先要上路了,这又是一断言,只有等到将来了才知道答案是对还是错(现在狗蛋老爸摔了一跤后死了,老妈还健在)。说到狗蛋老爸,真是个干不死的小强,生命力特旺盛。不然中年就守寡的奶奶更惨了,会死光所有孩子的。
话说狗蛋老爸与三个不同大小的弟弟都得了怪病,狗蛋老爸的父母救了这又救不了那个,一个有农会主席头衔,又自己宰猪卖肉的比较好过的家底,为四个孩治病,都一贫如洗了。作为小姐出身的奶奶从未穿过旧衣服破衣服,小时未出嫁不用说,绫罗绸缎,虽说嫁了卖肉郎,比富人不足,比下有余,也是逢年过节添些新衣。现在四个半大不小的孩子,今天你病,明天他病。后来又要抢救老三,再后来,老四又不行了。只老大好点,却又魔怔了,见了什么都咬来吃,头发快掉光了,馋水直流。唉!作小姐的细脚奶奶真的心灰意冷了,只好听天由命了。此时奶奶穿的衣服补丁叠补丁外人全然看不出这位少妇曾经是位大小姐,经常一身的绫罗绸缎,到此,奶奶不认命都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