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蓝蝴蝶
文/袁星灿
蝴蝶是轻灵而又美丽的,它时刻向人们展示着多姿多彩的生命艳丽;蝴蝶是坚强而又执着的,风能吹落一朵鲜花,却吹不走一只蝴蝶。蝴蝶中最令我偏爱的是蓝蝴蝶,它是和煦的春风,是向人间传递美好和温暖的天使。
北京蓝蝶公益基金会巩义市工作站就是一只蓝色的蝴蝶。灾情来临时,它煽动着一双坚强的翅膀,飞舞在河洛古国的大地上,给灾区人民送去了温暖,送去了阳光和希望。
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很多地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很多村庄出现了房倒屋塌、路毁桥断、车辆被淹、电信瘫瘫的重大自然灾害。北京蓝蝶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任志庆先生心系河南,
对巩义、郑州、新乡、鹤壁、周口等市,援物资,送温暖。印象最深的7月20日那天,他得知巩义市的灾情后,直接给巩义市工作站站长智慧下达任务:“我们基金会现在就给你们工作站拨款,你们要倾注财力物力支援巩义市抗洪救灾,争取第一时间把救援物资送到最需要的灾民手里。”巩义市工作站闻令而动,雷厉风行。21日上午,巩义市工作站站长智慧、救援队队长赵磊,他们迅速采购物资,召集志愿者,带着满车的货物,来到了重灾区米河镇。卸下物资,签完物资接收函,他们又马不停蹄向河洛镇出发……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他们不怕疲劳,跑遍了米河镇、河洛镇、新中镇、小关镇、大峪沟镇、康店镇等受灾地区。米河镇受灾严重,他们把其作为重点救助对象,先后去过六次之多,其次是康店镇,他们至少也去过四次。唯独一次也没去过的地方,是赵磊队长自己在稍柴河滩上种的那200多亩地。因为连续几天的特大暴雨,河水暴涨,岸边一部分土地已被洪水冲垮了。家里人让他去滩里看看,赵磊队长说:顾不上了,灾区的人命比河滩的树苗、荷塘重要!忙完这一段时间再说吧。听到赵磊队长这番话,我忽然觉得,赵磊队长就是那只狂风也吹不走的蓝蝴蝶。
7月23至25日,北京蓝蝶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任志庆先生亲临巩义市工作站及灾区。24、25号任总亲自带着物资、志愿者到米河镇、小关镇、新中镇、站街镇柏沟岭村慰问救助,他一身泥、一身汗、和灾民共风雨同餐饮。7月26、27号,北京蓝蝶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郁雯欣女士也亲临巩义市工作站及救援现场。她原本是来巩义市工作站指导救援工作,没想到,两天的所见所闻,让她非常感动,她说:没想到这两个年轻人的工作做得如此细致、如此踏实、如此出彩!
辛苦我一个,温暖灾民心。二十多天来,智慧站长、赵磊队长去了12个镇1个街道办,40多个村庄,他们救助了12000多个家庭、50000多个灾民,捐助出去的物资价值200多万元。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灾区的每一寸土地。仅7月21号至8月1号,赵磊队长和智慧站长每天行程达380公里左右,几乎每天的休息时间不到4个小时。我翻阅过他们的采购发票和接收函,那一张张发票,一本本接收函,那一串串签名、一个个红色指印,让我感到惊讶,不禁赞叹道:谁说这些年轻人是“躺平”的一代?这些发票、接收函不仅渗透着他们以及无数个志愿者的汗水和心血,更折射出他们在灾难面前,在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所扛起的责任和担当!
巩义市工作站这只蓝色的蝴蝶在嵩洛之间飞舞着,它不辞辛苦,尽最大的极限,把甘露播撒在杜甫故里的这块儿土地上,滋润着无数灾民的心田。
7月22日,山东省聊城市甜沫儿甜点老总通过北京蓝蝶公益基金会平台给巩义市工作站智慧站长联系,要给巩义灾区捐赠17万多元的物资。7月24日,甜沫儿甜点老总给智慧站长联系,说:预计下午两点到达巩义,具体由司机给你们对接。下午一点多开始,司机就不停地给智慧站长打电话,变更到达时间。原来,途中有些地方还下着大雨,导致道路损坏严重,车速提不起来。司机还强调:不管啥时候车到,你们都要尽快卸货,其他地方也等待着救援物资呢。“救灾是大事。你们的心情,我知道!”于是,车还没到,智慧站长他们就开始在工作站商量卸货、发放物资的方法。夜里9点,货车到达了我市唐三彩路公交公司门口,智慧负责办理交接手续,赵磊负责组织卸车,同时通知各镇、村过来提货。手机不停地接打,热得烫手。不到10点,来了100多辆小车、近600个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有些是企业老总,有的是附近商户老板,有的是企业员工,有的是下班的警察等等。深夜十二点左右,各镇、村的小货车也陆续赶到了,在神鹰救援队的协助下,把志愿者分成三组,智慧站长等人报数、点数、开单。赵磊队长组织人边卸车边装车、发货。三条流水线作业有条不紊,那紧张、忙碌、宏大的场面出乎预料,令人震撼,叫人感动。17个镇、村把物资全部拉走已是7月25日零晨两点多了。他们回到各镇、各村应该有三点或四点吧。为了灾民,上至领导干部,下至志愿者,他们不分白天黑夜,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真是太感人了!
站街镇南瑶湾村凌晨十二点多才赶到了物资发放现场,党支部书记付海洋说:“路上有20多公分厚的淤泥,车走得特别慢,来晚了,能不能给我们一点物资,我们村的灾情也相当严重啊。”因为发放援助物资都是提前安排好的,未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赵磊这一夜心里都不是滋味。第二天早上,又接到原驻南窑湾村第一书记张景龙的电话,说:“赵队长,南窑湾的情况我了解,有些村民家里没电没水,没吃没喝,你们先给他们发些快食面、矿泉水之类的,让他们先应应急,顾住命吧。”赵磊知道, 一包快食面,一瓶矿泉水,在平常是很不起眼的东西,甚至是很多人不屑一顾的食物,但对于暴雨中的受灾群众,在没水没电、超市商店停业的情况下,在吃不上饭忍饥挨饿的时候,那就是最好的美食,能给他们送去这些物资就是雪中送炭,显得弥足珍贵。“好,我一定优先给他们安排。”于是,他脸也顾不上洗,饭也没顾上吃,用最快的速度采购,用最短的时间把物资送到了站街镇南窑湾村的群众手上,看到灾民领到快食面、矿泉水等物资,智慧、赵磊他们的心才放到了肚里。
救灾的道路荆棘丛生。灾情没结束,疫情又来了,虽然困难重重,但智慧站长和赵磊队长的工作却依然砥砺前行。每天即便不出去送援助物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募捐,比如给北京蓝蝶公益基金会汇报工作,比如给财务处通报收支情况、对账,还有处理请求救助的电话。另外,有些请求救助的灾情还要具体落实、登记,甚至还要去现场考察,核实情况等等。夜里闲下来,还要考虑救助物资的发放方法,一村一策,对那些处于没水没电的地方,要先解决吃饭问题,救助物资以快食面、面包、火腿肠、矿泉水为主;已经恢复供水供电的,救助物资以面粉、大米、食用油、被褥为主;有些刚恢复生产的,恢复上课的,救助物资以消毒液、消毒设备、药品、口罩为主。
北京蓝蝶公益基金会巩义工作站心系退役老兵。8月2日,笔者给巩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赵东巍局长推介了北京蓝蝶公益基金会巩义市工作站开展援助活动的情况后,赵局长让我立马带巩义工作站的负责人去局里恰谈救助事宜。当天,在办公室里,赵磊队长把今后合作的打算告诉赵东巍局长,赵局长高兴地说:退役军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为保家卫国作出了贡献。这次特大暴雨,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们伸出援手,不仅从物质上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也给了他们极大的精神鼓励,体现了社会对退役军人特别的关心关爱……
受疫情影响,救助活动暂时停了下来,处在等待中。8月28日,郑州地区疫情解封,救助工作重新启动。
8月31日,赵磊队长和赵局长商量了具体救助办法。
9月3日,北京蓝蝶公益基金会巩义市工作站和巩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了救助受灾严重退役军人的专项活动。在退役军人事务局赵东巍局长的精心策划和指挥下,在刘新宇副局长、王柯涵主任的带领下,巩义市红色资源研究会,巩义市嵩洛军歌红色文化传承服务队也积极参与了这次活动。
八点半,救助车队出发了,上午分别去了杜甫街道办、涉村镇、夹津口镇三个地方,下午又去了大峪沟镇、竹林镇、小关镇和新中镇四个地方。刘新宇副局长、王柯涵主任、智慧站长和赵磊队长还分别走访了两户最困难退役军人。
车队如一只逆风而飞的蓝蝶,冒着淅沥的秋雨,飞行穿梭在受灾严重的镇、村之间。
下午,新中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干部带领我们绕过塌方的残垣断壁,望着河道里浑浊的洪水,跨过半边悬空的裂路残桥,经过呲牙咧嘴的断崖,来到了半山腰的灵官殿村第三生产小组退役军人张海泉家里。他看到我们带着粮油前来慰问,非常感动,他说:“你们来了,我的心更踏实了,也更有劲头儿了。”原来,前段儿时间,他院子里全是淤泥,开展自救清理一个多月了,还没有清理完,房子里的家具、生活用品全都泡坏了。家里没水没电,白天在这里清理淤泥,晚上回到政府安排的临时房子里吃住。他一边介绍着,还一边拉着刘副局长和赵队长的手,不停地说着感恩感谢的话。
杜甫街道办的退役老兵崔双才,今年77岁,1962年入伍,他看着发给自己的两袋面粉、两袋大米、两桶食用油,激动地说:“感谢党的关心、感谢社会力量的救助 ,我们一定要听党的话,跟着党走,牢记军人本色,把冲毁的家园建设好。”那颤抖的声音,那激动的表情,那感人的泪花,让所有在场的人们为之动容。 滴水见太阳。在抗洪救灾中的日子里,我看到了各级政府心系群众的亲民姿态,看到了社会组织的慷慨大方,看到了志愿者的不辞辛劳,看到了文化工作者的助力配合。尤其是退役老兵领取物资时的激动泪水,感谢党和政府时的肺腑之言,宛如一股积极向上的潮水汹涌澎湃,拍打着我的心房!虽然今天我也累得疲惫不堪,但仍然感到累得高兴,累得幸福,累得快乐。为什么呢?巩义工作站这只蓝蝴蝶身上那无私奉献的宽阔胸怀,迎难而上的高尚情操,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和源泉。在当今这个崇拜金钱、人心不古的社会环境下,这些年轻的天使,以青春和汗水诠释了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彻底改变了很多人对90后青年一代的偏见;他们带着初秋的芬芳,飞舞在古老而又年轻的巩义市灾区的角角落落,飞舞在河洛古国这片热土上,绽放出美丽高尚的金色光芒。
成稿之际,又获悉,9月16日,北京蓝蝶公益基金会巩义市工作站与巩义市农委,开展了真对受灾较重的米河镇明月村、米南村、小关镇杜河村、夹津口镇丁沟村、石井村561个受灾脱贫户实施的救助活动。这次,北京蓝蝶公益基金会巩义市工作站送去了3175件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价值15万元以上。还亲自深入到受灾最严重,生活最困难的六户家庭,鼓励他们振作精神,灾后自救,尽早恢复生产。
我赞美蓝蝴蝶,更赞美她那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蓝蝴蝶精神。
作者简介:
袁星灿,河南巩义人,巩义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巩义市红色资源文化研究会会长,郑州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