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二章
西湖遇险 邂逅北京舞蹈家
岳王庙前 感慨万千敬岳飞
上海歌剧院院长作为客座指挥去外地排练演出需要很长时间回来,在上海音乐学院的访问学者任务也完成了,我即将告别上海打道回府。
我早就计划好了,要到人间天堂苏杭二州看一看。
一、“独立团”
记得小的时候家里有一张杭州西湖三谭印月的黑白照片,我经常出神地望着,百看不厌,印象极其深刻。有人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所以说,苏、杭二州在我的心里早就是“天堂”的代名词了,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我一直幻想着有一天,要登上天堂,到苏杭二州去看一看,看看西湖,看看三潭印月,这次,机会终于来了!
我在上海找了一家旅行社,签了一份杭州、苏州的旅行合同,于是,开始了这次梦寐以求的“天堂”之旅。
早上七点多钟,我乘着上海至杭州的双层硬座快车出发了。尽管上海至杭州的交通非常方便,但火车上还是挤得满满的,两层车箱象装馒头一样被人体“馒头”挤得透不过气来,幸好,我是提前由旅行社购的车票,所以有座。
列车在沪杭之间的田野上风驰电掣般地飞奔着。当时虽是三月初,可是车窗外的田野早已是一片绿色,那是冬小麦一片连着一片把平展的大地变成了一块一望无际的绿色地毯,红色的列车象一条火龙在这片绿色的地毯上穿行。
铁路护坡上的小草已长得很高,各种小鸟叽叽喳喳地在空中唱着动听的歌谣,城郊的农民在大棚里,在菜园里,在田地间忙着收获、播种、灌溉、施肥、锄草……。
看,同是一片天,同是一个国度,同是一个时节,塞北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南已是绿草如茵,春色难描。看着眼前这一切,我想起了我在中学时曾唱过的一首男中音歌曲:“当北国的钢花映红了飞雪,江南的田野已是春色妖娆,当东海的哨兵迎来了灿烂的朝霞,戈壁油田的灯火还在闪耀……”
祖国的疆域就是这么辽阔!
列车开出上海不远,便进入浙江省境内,浙江省是沿海经济非常发达的省份之一。这种经济发达在车窗外已充分显现出来了!我此次出行共路过辽宁、河北、天津、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八个省、两个直辖市,在哪个省内也没见过象浙江省那样富裕,尽管是走马观花,但从农村老百姓的住宅上可以充分看出当地的经济水准。
透过车窗向外望去,散落在绿色田野中的一座座现代化工厂在眼前一闪而过,各种汽车在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上飞奔着,几乎很难分清哪是城镇哪是乡村。家家都是两、三层的独立小楼,楼房的设计也不尽相同、风格各异,以欧洲的建筑风格居多。每幢小楼都有自己别致的造型与外表装饰,楼与楼形成鲜明的对比。家家都有轿车和车库,有的人家备有两个车库。
令人担忧的是在沪杭之间的全部行程中,我看到村与村,城与城几乎都连在了一起。说明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越是稠密,挤得有点儿让人透不过气儿来!我在担忧着它的将来……
我贪婪地望着铁路两边的美景,不知不觉列车驶进了杭州火车站,我实现了我的梦想,来到了美丽的人间天堂——杭州!
旅行社的导游举着写有我名子的牌子在出站口等候,尽管我们不曾相识,但我就象见到亲人一样倍感亲切。见面后,导游带着我坐上豪华中巴,车内早已坐上了很多旅游的人。这是临时组成的旅游团体,大家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
导游是一位三十左右岁的小伙子,由于职业的关系,自来熟,风趣幽默,爱开玩笑,见缝插针。他把这个旅游团命名为“独立团”,为了便于组织,他给每个人都起了一个临时称呼,好象每个人的称呼都很风趣,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没记住他们都叫什么,只记住我前面的一位三十几岁的女人,当导游问她是从哪来时,她说从北京来,又问她是干什么工作的,她爽快地回答说:“搞舞蹈的!”于是,导游说:这位叫“北京舞蹈家”。接着他端详了我一会,说:“我一看你就是搞艺术的,肯定也是个艺术家!”我点了一下头,“得,她是舞蹈家你就是艺术家吧!”接着他又对大家说:“谁对自己的临时称呼不满意?”大家默然,他又说:“没有就鼓掌痛过!”大家一片热烈的掌声,汽车起动了。
二、苏堤断想
汽车穿过市区,导游站在车箱里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杭州的历史与文化,大家一边听一边浏览着杭州的市容市貌,一会便来到了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是闻名于天下的风景区,有三面环山一面城之说。沿着西湖有数不完的景点,
每一处景点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与历史。其中以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灵隐寺、岳王庙、断桥、雷峰塔、孤山、青天白楼、白堤、曲院风荷等为代表。
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一词中写道:“东南形腾,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去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矶,户盈罗綺;竞豪奢,重湖叠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睛,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三月的西湖象一位美丽妖娆的少妇,婀娜多姿,除仍在保持着她那原来的风韵外,今天更增添了几许时代的浪漫姿色。
“独立团”在导游的带领下向苏堤走来,苏堤上的翠柳刚刚抽芽,远远望去真的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好一幅水墨丹青!
我站在长长的西湖苏堤上感慨万千!
宋朝元枯四年,千秋翰墨、一代文宗——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来到杭州任知事。据说当年苏东坡来杭州上任时杭州人焚香列队欢迎他的到来,不料他刚到任就遇到严重的天灾和病害,他先在杭州修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医院,为百姓治病,接着发动和带领杭州的老百姓用西湖里的河泥修筑了这条长堤,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条大堤称为苏堤,这就是与白居易的白堤齐名的西湖苏堤。
我望着苏堤上的一行行翠柳,泛青的柳枝在春风中摆动,紫燕在树梢上飞过,刚进三月,爱美的女孩过早地穿上了花裙子和单丝袜,把这充满人文魅力的苏堤打扮得多姿多彩、分外迷人,其实,这就是今天的“苏堤春晓”吧!
人们都知道苏轼的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仅在杭州的二年时间里却做出这么大的惊人成就,真可谓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公在千秋,利在万代!伟哉,苏东坡!壮哉,苏东坡!
与此同时让我联想到前不久一份报纸上曾报到过的某位付县长,与当年的苏东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在该县的人代会其间花钱买选票,当选付县长以后,刚上任仅三个月就疯狂索贿、受贿三百多万,东窗事发,沦为阶下囚,成为千古罪人!真是悲哉,哀哉!真是耻哉,罪哉!
三、三潭印月
“独立团”在导游的带领下离开苏堤,来到西湖的游船码头。大家蹬上一艘“画舫”。这种画舫的船票要比普通的游船船票贵一些。“画舫”上两个人一座,恰巧我和我们“独立团”的那位“北京舞蹈家”被分到一座。为了保护“北京舞蹈家”,我主动坐在靠近湖水的外边,“北京舞蹈家”坐在里边。“北京舞蹈家”刚落座一阵浓浓的特殊香水味冲进我的鼻孔,让我感到有些坐卧不安!这种香水味让我不敢扭头看她长得是什么样,我显得有些拘谨,身体一动不动,笔直地坐着等待游船起航。
“画舫”起航了,离开苏堤向西湖中心驶去。
船舷离湖水很近,坐在外边伸手就能摸到湖水,让我感到与西湖的距离更近了,有一种亲水的感觉。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湖面,泛起层层涟漪,眼前的西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金光,就象无数双情人的眼神向游人殷勤地传送着爱慕的秋波,宽阔的水域让湖面上的空气无比湿润清新,不时有各种鱼类在不同的地方跃出水面把湖水翻打成一圈一圈的波纹,船尾的螺旋浆把湖水搅起翻滚的浪花,仿佛是“北京舞蹈家”身上的香水味把我本来很平静的心搅得难以平静……。
“画舫”平稳地驶向湖心,坐在船上从湖心观望西湖的四周与在岸上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远处的青山载满了茶树一片碧绿,在那大片的茶园中生产出来的茶叶就是名扬四海的国宴用茶——“西湖龙井”。近处的雷锋塔象一名解说员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以它自己的身躯不知疲倦地向世世代代的人们讲诉着西湖的历史文化以及它自己的传奇身世!
越过雷锋塔在两座山之间,无数的高楼大厦闯入眼帘,那便是美丽的杭州城。今天,我坐在杭州城外的西湖游船上,想象着此时的杭州城内又在上演着怎样的动人故事呢?
是啊,我相信,远处的杭州城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每天都在上演着新的故事。可是,西湖边上的“断桥”自古至今却不曾有过什么变化,仍以它“残缺不全的歌喉”依旧唱着美丽动人的青蛇、白蛇、许仙那千年不变的爱情故事!
“画舫”在这如诗如画的山水之间游弋,导游告诉大家,在不远处的水面上有三个象坛子一样的东西,那便是“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我的神经象被人拽了一下,马上再次想起那张黑白方二寸的三潭印月照片。于是,我想一定也要到那里去照一张三潭印月的照片!人们按着导游指引的方向寻找着“三潭印月”,原来“三潭印月”就在湖心岛边,游船向湖心岛驶去,慢慢地靠近了湖心岛,大家弃船上岸,当然又有一番心境。
我如醉如痴地欣赏着眼前的一切,几乎是不知道“北京舞蹈家”在什么时候下的船,当我上岸时她早已站在岸边了。我的脚刚站在岸上,一抬头,我的目光和“北京舞蹈家”的目光不期而遇。这一遇,竟让我的心头为之一震。哇!站在我面前的竟然是一位绝代佳人儿!她对我嫣然一笑,笑得是那么自然,那么美丽,这一笑让我有机会仔细看一看她的模样:最有特点的是她那长长的睫毛,上下忽扇着好象是在说话,一双充满诱惑的眼睛不能不让人多想。白皙的脸上透过一抹红霞,过于白嫩的皮肤让人不敢细看;涂过口红的双唇在湖心岛上绿荫的衬托下格外醒目,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引人春色不需多”,高高的个头儿略显丰满,绝不是模特儿那种瘦美的概念。一条下摆很大的花裙子更显得身材修长,那件非常得体的紧身上衣把她天生的标准三围凸显得让人叫绝……。
我真没想到在这美丽的“天堂”,在这西湖的画舫,挨着我身边坐着的竟是一位绝代佳人!她让我感到:西湖美景无限好,锦绣又添牡丹香!
我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连忙不失时机地向她点头致意,那张一向口舌如簧之嘴此时竟显得那样笨拙,不知说啥是好。就在这时导游高声喊道:“艺术家”、“北京舞蹈家”快跟上!这一喊,真的把我们俩人的脸都喊红了,我们俩赶紧跟上人群朝着我向往已久的“三潭印月”奔去。
三潭印月是在西湖的水里边,呈等边三角型立着的三个被镂空的石坛子。据说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杭州市的市民倾城出动,来到西湖边赏月。由于月光的照射和水光的折射,在三潭印月最多可以看到二十四个月亮出现,故叫“三潭印月”。
我和“北京舞蹈家”来到“三潭印月”时,大家已纷纷那拿出像机在留影照像了。我临行时没有带像机,所以,只好请照像服务部的师傅照了一张一分钟快照。一分钟快照果然神奇,那张照片在一分钟后让我尽显英姿,让我喜出望外,心里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四、西湖遇“险”
告别湖心岛,再次蹬上画舫,游船向对岸驶去。“北京舞蹈家”仍然坐在我的身边,这次我比刚上船时轻松得多了,尽管她身上的香水味还在袭扰着我,但我已不再是那种一动也不动的拘谨了。大家看着岸边的美景,交流着感想,悠然自得。“北京舞蹈家”偶尔提出一些问题,我殷勤地回答着,使尽混身解数很怕讲不明白。忽然间我想起小时候我奶奶给我讲过的西湖“金牛出水”的故事来,于是,我凭着记忆给“北京舞蹈家”讲了起来。
这是一个美丽的神话:西湖,过去曾叫“金牛湖”,相传在汉代,西湖底有金牛潜卧,每逢湖水干涸,金牛就涌现出来吐水将湖水填满。有一年,地方官吏为了讨皇帝欢心,命令老百姓将湖水抽干让皇帝见到金牛。湖水干时果见金牛,官吏们争先恐后下湖捉牛,金牛昂首怒吼、张嘴吐水,倾刻,官吏们全被淹死。从那以后,西湖水再也没干过,金牛再也没有出现过。
“北京舞蹈家”听完我讲的故事,转过头来以一种惊异的目光看着我,我被她看得有些发毛。我问她:怎么,我哪讲错了吗?她笑着说:行啊,不愧是艺术家呀!见笑,见笑!我谦虚地应付着,但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自豪?是得意?是卖弄成功的喜悦?还是向女人讨好的满足?很复杂,很微妙,很难用语言表达。
我们静静地坐在船上观赏着眼前的景色,春天的西湖游人很多,湖面上的各种游船也越来越多。这时,有一只双浆小船径直朝我们的画舫冲了过来,架船的一对男女显然是外行,越想躲开我们的游船越使不对劲儿,越使不对劲儿越靠得近,就听“咣”的一声,那只小船与我们的画舫“吻”在了一起。随着一阵女人的尖叫,两只船在水中巨烈地摇晃着。我看到几乎船上的所有女人都扑到身边的男人身上了,“北京舞蹈家”也不例外,一下子扑到我的怀里,我下意识地扶着她,等待游船逐渐的平稳一切恢复了常态,她抬起头来满脸绯红,战战兢兢地说:哎呀妈呀,可吓死我啦!看着她那惊魂未定的样子,我说:没事,他们的船小,咱们的船大,他撞不过咱们,她充满信任地看着我,觉得我说得有一定道理。
我非常感激那艘小船,是它这一撞,把我和“北京舞蹈家”之间一下子“撞”到了零距离。我们之间交谈的话题多了起来,她经常主动找话题发问。她问我:你真的是艺术家吗?我说:你看呢?从气质上一看你就象个艺术家,但不知是不是真的!你有怀疑?不,不!你主要是搞哪方面艺术啊?我一看她开始“审问”了,只能如实“招供”。我说:“我即写词,又作曲;既写曲艺,又写剧本,还搞音乐制作、影视制作,我的第一交响乐刚刚完成,够艺术家吗?”她惊讶了:你也太烈害了吧!马马虎虎!我故做谦虚地,心里却自鸣得意。你怎么一个人出来旅游呢?啊,我是到上海办事,不是专门旅游,顺便到杭州玩玩!她呢?她追问道,家里有事脱不开身!我知道她问我的她是谁!你不也是一个人吗?我笑着问她,我喜欢一个人出来玩儿,没人管,自由,随便!我听出她的话里有话,也以同样的口吻反问道:他呢?她笑着说:哪个他呀?你有几个他呀?我借机开起了玩笑。她毫无顾忌地大笑着说:一打,想问哪个?“北京舞蹈家”一句话把我说傻了,真的不知道应该再说什么,我不敢怀疑她这句话是真的,但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她是这样外向、坦白的人,这与她的美貌格格不入。接着我问道:你说的不会是真的吧?她说:你不信那?你不是艺术家吗,我正想把我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呢,今天先和你说说,你帮我参考参考!接着她向我讲诉了一段我根本就没想到的经历。
她说:我结过三次婚,离过三次婚,现在和一位付市长姘居。在……
她刚要接着讲下去,游船靠岸了,导游招呼大家下船,她那让我充满好奇的故事被打断了,我们只好跟着“独立团”继续前行。
五、岳王庙
离开西湖,我们来到岳王庙,岳王庙又称岳坟。岳王就是宋朝抗金名将岳飞。由于历史上中华民族内部战乱的原因,现代把岳飞称作民族英雄,并且是爱国主义的楷模。所以,岳王庙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岳王庙,正前方就是雄伟的岳王正殿——忠烈祠。
在正殿大门上面的大红牌匾:“心昭天日”四个大字由原中央军委主席,我国十大元帅之一——叶剑英元帅题写,字迹苍劲有力但没有落款。据说,叶帅考虑岳飞是宋代兵马大元帅,而他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元帅,但没有岳飞历史早,所以非常谦虚地说:“都是大元帅,按理说我没有资格给岳飞题字”。所以写完后就没有落款,以至成为一段伟人佳话广为流传!
“心昭天日”取名来自于岳王蒙冤受刑前愤慨所书的“天日昭,天日昭”。可见当时的朝廷是多么的腐败无能混浊不清,被一层投降主义和懦弱自保的毒烟笼罩着,岳王当是怎样的孤掌难鸣独木难支啊!
步入大殿,岳王的雕像高高在上英姿勃发。四周墙上是一组有关岳王的壁画,描绘的是他从小拜师学艺、岳母刺字、带军打仗、蒙冤遇害等系列故事,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一代名将的成长历程是多么的严格和艰辛,最终却被奸臣所害。
站在高大的岳王面前,导游给我们讲了一段“风波亭”的故事。
那是公元1142年,年仅三十九岁的岳飞被秦桧十二道金牌招回,岳飞路过镇江,晚上梦见两条狗面对面对话。遂请金山寺道月禅师解梦,道月答:两犬对言是一个“狱”字,将军恐有牢狱之灾,不如就此出家也许是万全之策。岳飞一腔忠心执意不肯,道月增诗曰:“风波亭下浪滔滔,千万留心把舵牢;谨备同舟人意歹,将舟推落在波涛”。直到被莫须有的罪名加害时岳飞方悟出诗意,临死前不经意的说了一句话:“悔不该不听道月,”秦桧听了大吃一惊,可怜的道月高僧接着也冤死在秦桧刀下。
走出忠烈祠抬眼望去,岳王庙古木参天绿荫掩映,岳王庙鲜红高大的围墙在浓密的绿荫下显得格外醒目。天下庙宇的围墙一般都是黄色,唯独岳王庙的围墙涂成红色,那是象征着岳飞的赤胆忠心,心昭天日!
岳王庙是一个古建筑群,由很多殿堂组成。几百年来,建了毁,毁了建,几起几落历经磨难。据有关资料记载,岳王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元时庙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复建;宣徳年间毁于火灾,明天顺三年(1459年)再建后毁于兵火。明宏治年间太监麦秀重建。以后到清代多次重修,经民国七年(1918年)大修。
一九六一年三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公布杭州岳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六六年文革期间再度被毁,岳庙亦破旧不堪。一九七九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花人工五万六千余,人民币四十万重修岳庙,重建岳坟。一九八一年叶剑英题词:“国花百万建岳庙,重在教育后人。”
今天我们看到的岳庙基本是清朝所建。
经过清幽的“精忠园”,我们来到岳王的幕园。幕用条石砌成圆形,高高的岳王冢前立有“宋岳鄂王墓”墓碑。岳飞生前任枢密付使,鄂王是在他蒙冤死后六十三年得到的追封。岳飞墓左侧为岳飞之长子岳云墓,墓碑题:“宋继忠侯岳云墓”,继忠侯也是后封的。墓的背后有一棵沧老的古树,老树盘根错节、叶茂根深,多少年来一直默默地陪着岳王父子。在用石板铺成的石道两旁,立有明代的石羊一对,石虎一队,石马一对,石俑三对,望柱一对。
给人印象最深的应是明代用铸铁铸制的秦桧、王氏、万俟卨(音棋谢)张俊四个罪人的跪像。
关于奸臣秦桧的民间故事和传说有很多,如:
炸秦桧:据说炸油条原来叫油炸秦桧,杭州人为了诅咒秦桧这个卖国贼而用面把秦桧做成小人儿用油锅炸,后来逐渐演变成今天的炸油条。
臭秦桧:有一年,秦桧后代来杭州做“州官”。一天,带着随从来到岳王庙,看见他的祖先秦桧跪在岳王的面前,嘴上没说,但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府后几天寝食不安,他的心腹问他怎么了,他如实把心里的苦闷说了出来。心腹一想,出了个主意:莫不如趁着夜深人静,派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跪像推进西湖,以免去您的心头之患。“州官”一听,认为可行。于是言听计从,依计而行。没过几天,整个杭州城内臭气熏天,百姓关门闭户不敢出屋。“州官”知道了这件事派使者调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使者调查后汇报是西湖水发出的臭味。“州官”问是什么原因能让那么大的西湖变臭呢?使者回答:原因不祥!“州官”令使者继续调查。使者四处访问调查汇报说:听百姓讲,最近发现岳王面前的秦桧跪像失踪了,肯定是跑到西湖里去了,把西湖水给搅臭了!“州官”一听大怒说:那怎么可能呢?遂带领众官前去视察。老百姓听说后,早把西湖围得人山人海,待“州官”刚到西湖岸边,只见秦桧等四个铸铁跪像一个个浮出水面,忽忽悠悠向“州官”飘来,只吓得那“州官”落荒而逃。从此再也不敢来杭州了。老百姓把那四个跪像打捞上,送回原处,美丽的西湖又恢复了它那原来的清净。
虽然,这个故事听起来玄了点儿,但它却道出了老百姓对于奸臣、卖国賊的痛恨与不齿。
正徳八年(1513年)李隆用铸铁铸制秦桧、王氏、万俟卨(音棋谢)三跪像于岳飞墓前,由于游人痛恨这些民族败类后来竟被击毁。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总督御使胡宗宪修复岳庙,重铸跪像,也被击坏。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按察使范涞重铸跪像,并增铸张俊跪像,这却是事实!
跪像背后的墙壁上写着松江女士题的一付名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臣”墓的四周有古柏森森,石栏围扩。石栏正面的望柱上刻有:“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的楹联。
站在庄严肃穆的岳王墓前,一种肃然起敬的心情夹杂着惋惜与冤屈同时涌上心头。据说南宋亡国时,有太学生徐应鏕率二子一女在岳飞墓前集体自焚,以示亡国之痛。清代有一位姓秦的文氏拜谒岳墓时,因感秦桧之恶责,耻于姓秦,故联曰:“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我在大学声乐考试时就唱过男中音歌曲,岳飞的《满江红•写怀》,当时我对这首歌的理解没有现在深刻,但也受到了主考老师的高度称赞,那是因为我非常喜欢这首歌的歌词,所以演唱得就有意境。今天,我站在岳飞的墓前,再次在心里默唱着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感触太多太多了!你听:
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抬眼望,仰天长笑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雄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我想,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哪一个不对岳王怀有敬慕与爱惜之情呢?他这种高风亮节的精神将永远感染着正义的爱国华夏之士!
历史为子孙后代铸就了一位忠烈之士,提起岳飞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同样,历史也成全了一个臭名昭著的鼠目之辈,对于秦桧老贼,我想所有爱国之士无不欲杀之而后快!通敌议和、委曲求全、贪赃枉法、冤枉将士、残害忠良,真是坏事、恶事都让他一人干尽了,干绝了!终于历史还苍天一个公道,岳飞被封鄂王而老贼将永远跪在英雄的面前,其党羽也将追随他们的主子接受世人的唾骂与鄙视!
几百年来,铁铸的四奸像铸了毁,毁了铸,再毁,再铸……今天,文物单位怕四奸像再被游人毁坏,已在四奸像周围焊上了铁栅栏。这一切在说明什么?在揭示出一个真理,那就是:凡是做过有益于人民的事的人永远受到敬仰,凡是做过有害于人民的事的人永远被人民唾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