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连载
给乔石委员长当警卫(3)
文║屈献生
六
正像刘干事所说的,当时的西藏局势异常紧张严峻,作为政治局常委的乔石,乃是党和国家的主要首脑人物之一。他亲自深入动乱一线考察,把个人生命安全至于最危险的境地,把吃住地点定在西藏军区大院内,是对西藏军区的高度信任,同时也让西藏军区承受着巨大的安保压力!
六号院门卫的哨位,对外面可以环视附近目标区域一切情况,对内则可以浏览观察院内所有动静。
为乔石委员长和中央工作组警卫,我亲眼目睹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务实作风和人格风度,亲身经历了一段终身难忘不可磨灭的日子。
当时的乔石已经是六十四岁的老人了,据说在动身进藏之时医生发现他的心律存在问题,为了避免出现意外,强烈建议他不要去。他说为了掌握真实情况必须去,冒点风险是值得的!
在西藏考察调研的日子里,我所看到的乔石总是精神振奋,雷厉风行,几乎每一天都遵循严格的作息时间。如果找人谈话,谈话对象则提前进入六号院指定位置待命,以保证八点钟准时开始。
如果外出调研,上午八点钟准时在门口上车出发,有时候中午回来用餐,有时候直到晚上才会回来。也有一两次夜里没有回来,直到第二天晚上才回来的,我们猜测肯定是去了其他地市了。
一般情况下,工作劳累了一天,晚饭之后,乔石便会走出来,在大门外面散散步。六号院门口有个圆形大花坛,他不带任何随从,一个人循着花坛转圈圈儿,一边走一边思考问题。有时候他还会突然停下来,站一会儿。而这个时候我们警卫人员都很紧张,必须时刻关注着周围的一切情况,好随时作出快速应急反应!
这天晚上我端着冲锋枪,流动哨,密切注视着这边的情况。突然看见乔石向我招手,我立刻跑步上前立定敬礼。
“不要紧张,放松点!”
首长微笑着走近我,两只手同时举起来拿住我敬礼的手,给我轻轻地放下来,与我聊起了天。那种感觉就像小时候父亲牵着我的手走亲戚,一边走一边扯闲话!
“当兵几年了?”
“老家是哪个地方的?”
“西藏条件很艰苦,生活习惯吗?”
“……”
我一一小心应答,多少显得有些机械!
“在高原为国家奉献,很不容易也很光荣!”
这是乔石同志鼓励我的原话,而且他说这话时一只手压在我的肩上,好像是在给我压担子,我感觉他就是一位宽厚慈祥的长者,让我心里非常温暖,印象非常深刻!
七
像这样与乔石聊天的机会,其他战友也有幸遇到过,大家都说,乔石说话时的表情非常厚道,充满慈爱。他常常与你挨的很近,或者直接用手搭着你的肩膀,让你感觉到,有一种强烈的温馨的气场笼罩着你。他的声音低沉而厚重,音韵很宽,带着深深的关爱,给人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在没有值班任务的时候,大家在宿舍里闲谈议论,相互交流着体会和所见所闻。大家不约而同地有了一个共同愿望,就是希望能够与乔石同志合个影,留作永久的纪念。我们把这个想法告诉刘干事,刘干事难得地笑了:
“这个大概没有问题!我可以向工作组汇报,为大家争取机会,满足大家的心愿!但是前提是,务必恪尽职守,不能松懈,圆满完成任务,绝对不能出现一丝一毫差错!”
这天上午,天气晴好,六月份的拉萨,就像内地温暖的阳春丽日,让人舒怀悦心。
刘干事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们,大家准备照相,所有人整理着装,军容严整,在六号院门前列队等候,十分钟后,首长就到。
不一会儿,在几位领导陪同下,乔石微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
“大家辛苦了!”
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按照摄影师的手势,乔石首先站在拍照的位置,我们大家自动地向中间靠拢。我挨近乔石身边,心里因激动而略显紧张,乔石便直接握住我手,向自己身边拉过来,并亲切地说:“别紧张,靠近点儿!”
因为当时的照相还是胶片的,为了防止出现差错,不给大家留下缺憾,摄影师反复拍了好多张!
拍照之后,刘干事告诉我们,大家放心,给我们拍照的可是时下全军最著名的摄影家,解放军报的摄影记者,曾经在中越自卫反击作战前线拍了大量成名作品!照片洗印出来之后,发给大家,每人一张!
八
合影照拍过之后的第二天,中央工作组便离开拉萨!恰巧最后一班岗又轮到了我,令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的场面就这样出现了!
像往常一样,我佩带着手枪,以标准的警卫仪仗军姿,站在六号院的哨位上。敬礼瞩目,目送乔石同志和中央工作组从自己身边走过。在二十多米开外的车队边,送行的西藏党政军领导与乔石等首长一一握手告别,分别准备上车!
就在这个时候,只见乔石同志突然停止上车,折返转身,独自走了回来!
所有的人脸上都写满了诧异,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呆立在原地看着无法作出任何反应!
当然,我也是非常紧张,但我注意到他的脸上带着真挚的微笑,他的目光一直盯着我,我好像有点明白了什么,但又感觉这似乎不可能,也太不真实了!
在距离我五六步的时候,他伸出一双大手,向我直送过来,我这才突然明白过来:乔石同志特意转来,是专门向我作道别的,这对一个西藏基层最为平凡普通的军人来说,是怎样崇高的荣耀和无比珍贵的关爱啊!我立刻跳下岗台,迎昃上来,把双手赶紧递送过去!
乔石同志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连声说到:“小伙子,这段时间辛苦了,谢谢你!谢谢大家!谢谢啦!”
最后又在我肩膀上轻轻地拍了两下说:“以后有机会,到北京来玩啊!”
而我一直在紧张和激动的氛围里,迷迷糊糊的,嘴里连声“嗯嗯”着,眼睛里竟然蓄满了泪水,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
等车队已经开走远去了,我仍然原地站着,觉得刚才发生的镜头太不真实了吧?包括哪句“以后有机会,到北京来玩啊”的话,真的是政治局常委,共和国委员长对我说的话吗?这也太像平素常老百姓说的家常话了,以至于后来,与人们谈起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我是在编故事骗他们的!
一直等到车队走得很远,已经消失在我的视线之外了,我才慢慢地回过神来,不由自主地发自心底的大声喊了一句:
“首长保重身体,一路平安——!”
后记
对于时下的年轻人来说,乔石这个名字已经完全陌生了,因为自一九九八年三月从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岗位卸任之后,他就彻底淡出了中国社会的政治视野。
然而在我们国家走向改革开放、经济繁荣发展、社会长治久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乔石的特殊贡献和历史地位是不可抹杀的。他置身于一个伟大时代的历史交汇处,在承前启后新老交替的炫目焦点上,功成而身退,高卧于世外,他的大贤风采和人格魅力是值得人民永远怀念的!
在那个特殊而关键的历史节点上,一个六十四岁的老人,以国家首脑的尊贵地位,不顾生命和健康危险,甘冒政治动乱风险,风尘仆仆,长途颠沛,亲率工作组在西藏各地,历时将近一月之久,深入细致全面地调研考察。以自己无比尊贵的身体,亲自尝试了一遍西藏人艰苦卓绝的高寒边塞生活,使中央切实了解掌握了西藏社会动乱的主客观、内外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问题和原因的全部;了解和掌握了在边疆工作奉献的军地干部的生活疾苦和切身感受,为国家及时准确调整西藏工作方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中央很快作出决定,西藏拉萨实施军事戒严,及时平息了骚暴乱,沉重打击了境内外分裂势力。
随后江泽民总书记进藏视察,重提“老西藏精神”,并系统总结了“老西藏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在全国全军大力宣传弘扬。继之以大幅度提高和改善在藏军地干部的各种待遇,多措并举,既强化军人奉献精神,又合理给予提高薪金和政治待遇,为稳定边疆,凝聚人心,开出了务实而有效的药方!
从此,西藏地区的和平稳定,繁荣发展,人民幸福,长治久安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完)
作者简介:屈献生,微信名闲敲棋子。曾在西藏边疆戍边十多年,现在平顶山市市场监管局工作,粗通语文,聊弄笔墨,明知山外有山,却爱夸故乡山水最美,明知人外有人,亦常常自爱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