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到水到渠成时,他在山巅笑】
文/龚讯
清明过后,便将迎来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其名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降水明显增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给渴望成长的禾苗带来了甘霖,也给人们带来了无数关于水的文化积淀。
人们常讲:“山管人丁,水管财。”水为财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大到城市规划,小到家庭摆设,无不在意对水的布置,从住宅的选择上即可窥见一斑。“前有照,后有靠”的地方便是风水宝地,所谓“照”即是指河流、池塘,淙淙的清流和碧绿的池水不仅给人以灵动之美,而且有降尘润气之功,难怪“海景房”、“河景宅”炙手可热了。
水因“善利万物而不争”更是被道家推崇备至,老子“上善若水”的观念是: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居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水,不但成为君子之交的象征,也成了得道修为的代表。
鱼得水方欢,宅近水则安,人如水即善。水之善在甘于处下,不做无畏之争,在和颜悦色中和谐相处,在和光同尘里心如明镜,在和衷共济间收获双赢。“弱水三千也足可淹田毁道”,之所以示弱,乃是其不愿显摆强势的睿智,在“吃亏是福”的大度中集中精力专注于登高望远,待到水到渠成时,他在山巅笑。
“贵如油”的春雨,是田间绿色的画笔,是万物蓬勃的发动机,是君子大智若愚的外衣。水之财既是人们向往富贵的资财,也是古人遗留下来的智慧财富,这大概就是:无雨不谷,无水不福吧。
(2018.04.08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