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谨以此文献给教学一线勤劳的“工蜂”们
(原创 小小说)
徐跃前
今天中秋,本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家却四分五裂。一拨人在深圳常驻,一拨人在东莞护城,一拨人在广州谋生,我没远足——独守老家空巢。
时至下午。看电视剧,没有新意,多是爱恨情仇,关了;网斗地主,手气不佳,盘盘皆输没豆,踢了;找人聊天,社会闲事,多也甚是无趣,免了;凑桌麻将,万索饼子,输赢必带口角,厌了。百无聊赖之际,还不能亏了自己,下楼去超市买一个大月饼,再泡上一杯可口绿茶,一边品尝,一边思考接下来该做点什么才不虚度这个中秋。
实在想不出更好的乐事,只得继续敲键盘写点什么,趁着这份放假难得的安静。写什么呢?身为教育人,写老师应该是首选。平时总是用批评的口吻严肃的说教对待他们,今天实事求是地写点他们中的好人好事吧。思路清晰了,主题明确了,剩下的就是“构思”主人翁及素材了。
——语文教研组18位老师,一直是学科教研组里的龙头老“多”,教学人员“多”,承担事务“多”,教研成果“多”,新秀迭出“多”。他们不仅为一方学子“母语”的传授赢得了家长的称赞,还将语文教学扬名县、市、省。更何况他们都还身兼班主任,履行班级职责,是教导处的得力助手。就说“六一”会演,那可是人人披挂上阵,台台绽放精彩,哪个班不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这些字词句段篇的连接者,班级小集体的组织者,可谓是“红中通吃”的牛人,该写!
——数学教研组12位老师,他们是学科教研组里的“双班王”,除了兼职学校其他工作的老师外,其余基本都带了两个班的数学课,有的是同年级,有的是跨年级,一个个都忙得像陀螺一样连轴转。不光使学生扎实掌握课本知识,还用“思维题”“生活题”多角度拓展学生思路。那一篇篇获得各级奖励的数学论文,无一不是课堂实践的日积月累。努力将数学教学发挥到极致,可谓是“精益求精”的典范,该写!
——英语教研组4位老师,顶起了全校他国语言教学的一爿天。这支小队伍全是“娘子军”,个个都是比肩男子汉教学的“狠子手”,口语的“雄辩手”。让农村的孩子会说外国话,让学汉语的孩子会用英语写作文。凡学校组织的英语活动,都是她们挑大梁,忙活得不亦乐乎。在完小担任指导,在中小挑起大梁,在各级比赛中拔得头筹,可谓是“接轨国际”的导航,该写!
——科学教研组4位老师,在学校竖起了从小“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大旗,为培养未来的科技型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前卫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思路,新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当“小小科学家”,在参与上级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每次都获得优异的成绩。如此拼搏在校园创新前沿的探索者,可谓是“科学立教”的榜样,该写!
——音乐教研组3位老师,教节拍旋律、曲调歌词。喉咙干涩了,喝口“胖大海”泡水润润;嗓子沙哑了,借助音乐器材接着续航。他们要向人们展示,“唱的一定要比说的好听”;更不会让一个“五音不全”的学生,滥竽充数地升入上一级学校。尤其文艺排练时,他们都是炙手可热难以抢到手的“香饽饽”,可谓是“校园金嗓”的名片,该写。
——体育教研组3位老师,夏天顶着烈日,冬天迎着寒风,带学生列队跑步、跳高跳远、仰卧起坐、投掷爬竿……虽然皮肤黝黑,但是不叫苦累,为学生的体能训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县局组织的体育赛事中,连年获得一等奖;在素质教育的路上,他们承担着使学生“身体好”的时代重任,可谓是“操场课堂”的标兵,该写!
——美术教研组2位老师,指导学生欣赏画面,初步感受,喜欢美术;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简单术语,走进美术;引领学生临摹素描,动手剪纸,实践美术;带领学生户外写生,放眼自然,拓宽美术。老师们着色“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学校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可谓是“塑造完美”的使者,该写!
…………
我收回思绪,无奈地吃饼喝茶。唉,这些个家伙太为难我了,目之所及心之所想都是优秀的。一个大饼吃完了,三杯香茶饮尽了,还没精选好小说的主人翁,更不要说用何素材,人人可圈事事可点啊!看来此刻是无法确定了,静待晚饭后嫦娥前来指点迷津,也许圆月之下才有圆满“构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