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感悟
文║陈春淋
莆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这座城市被迫停下繁忙的脚步,失去了中秋、失去了团聚,失去了欢笑,失去了往日车水马龙……太多的感动与悲伤,在疫情扩散,甚至比德尔塔病毒本身,还要蚀心腐骨。
今早,我感觉心情压抑,开车想去市区拿些物品顺便出去透透气,出小区门时看到物业工作人员再三给进入小区业主强调需扫八闽健康码,量体温,并且出示通行证,感受着小区满满的温情和热度。我所在的城市可以用“满城空巷人烟少”来形容。想着近日大部分时间宅在家心情烦闷,返回时便又开车去离我家不远的绶溪公园看看,整个公园也是人烟稀少,想起昔日中秋的游客水泄不通,今年因为疫情显得清冷寂寥。中秋日接到老战友的电话互助中秋珍重节日快乐,他生活工作所在区域秀屿区政府加强疫情管控进行封路,他只能宅在家里,然而对我身在城厢区没有太大的影响,我只在傍晚的时候外出,去小区门口超市或者去西天尾巿场买一些蔬菜和日用品。但是,每天清晨醒来,会迫不及待的关注疫情,告诉家人几组数字,心中满是伤悲。本是同根生,谁在这场战役里不曾鲜血淋漓?谁不曾失去?谁不曾害怕?谁不曾悲痛?不论失去谁,他们都是我们的一部分,万物众生,同宗同源。我的战友又是挚友是善良宽厚之人,更是为天下苍生惋惜,他从事文宣工作写了众多的文字,用笔来抗疫,他心疼那些逆行者广大医务人员,心疼春风细雨团聚日子里的辜负。我也是人,天性敏感的我,怎会不为那些付出热泪盈眶而感动,写文字的人都懂,没有共情的能力,写不出感人肺腑的字句。
我也曾在对疫情的过度关注里,寝食难安,害怕,不,更多的是惊恐,生命的脆弱,让人连呼吸都充满恐惧。也曾在文亮步入天堂后,而感到痛惜,对广大医务人员的敬重,而我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家人,问侯远方的朋友。“活着真好,珍惜当下”,这是我近几日告诉身边的人最多的话,若我们不好好活着,要知道,广大医务工作者为了素未谋面的我们,与死神殊死搏斗,和时间争分夺秒,广大志愿者默默地奉献着,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坚守里,与这场战役抗争到底。今天读到白落梅的《每一天醒来,都是恩赐》一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与这尘世,缘分有深有浅。深的呢,在这尘世逗留的时间会长一些,浅的呢,只是走来看看,看看也就好了。我能把握的,也只是我的心,不过于悲伤,不过于哀叹,因为,那都无济于事。我更懂珍惜,活着不易,每一天醒来,都是恩赐。”
初读白落梅的字是她整理的苍央嘉措的诗传:《在最美的红尘里与你相逢》,记得挚友曾说过:白落梅的字有一种梅花的淡淡清香,就像是品着“女儿红”,微醺过后,情怀渐渐地涌上心间。每一天醒来,都是恩赐,如作者白落梅的这份睿智通透而深感钦佩,人世间,有多少人执着于功成名就生死抉择。有时候我会觉得人定胜天,有时候又觉得许多事情又好似上天自有安排。但是我在想,不论是人定胜天,还是上天自有定数。唯有过好当下,把握好每一个今天,每一天醒来,都是恩赐。如果所有人都溺死在悲伤中,毁掉的将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希望。要知道,一切的牺牲,都是为了更美好的末来,是为了好好的活着。病毒夺走的是身体,悲伤夺走的是心灵,难道身体的病痛是病痛,心灵的病痛就不是吗?难道让病毒夺走感染者的生命,还要让它夺走未感染者的希望?越是黑暗的时候,越要做一个小太阳,做照亮阴霾里的一束光。向往美好,才能靠近美好,才能重建美好。
等疫情结束后,想去一趟一直想去却不敢去的西藏,到那个离天最近的地方,全国信佛的圣地,伸手去触碰云彩,去看林芝三月的桃花,读活佛的情诗,去喝酥油茶青稞酒。生命无常,人生短暂,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才不忹此生。一场疫情,就像是一面照妖镜,照尽人间善恶美丑,妖魔鬼怪纷纷现形。平凡如你我,只愿默默坚守,悲欢与共,艰难的时候,家人在一起,朋友在一起,远方有问侯。彼此温暖,互相鼓励,健康,安好。待到草长莺飞,春花满枝头,互道别来无恙!莆田、莆田,这一次我要为你祈祷,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这里有山有海还有你想要的未来,妈祖保佑,莆田平安!
作者简介:陈春淋,笔名林海天涯,福建省莆田籍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退伍军人,兴趣爱好文学写作与旅游户外活动,现从事进出口贸易工作。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