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狼的狡猾(小小说)
作者‖陈生
1964年。东北。飞蝶岙公社。
桦林村一队与南面的二队之间,有一条近乎笔直、又起伏不平、长约三华里的沙石路。
桦林一队在路西、紧邻村子的已经收割完了的大豆地里,修了一个打谷场。农村把它叫做场院。
冬天里一个寒冷的晚上,洁白的月光洒满大地。
一队场院里正在热火朝天地打谷子。
有的社员在谷垛上,将谷子一捆捆地扔下来。有的社员把谷子一捆捆地拎到场院内,解开要子,将谷子摊开,铺成外圈儿的谷穗儿朝里、里圈儿的谷穗儿朝外、让里外两圈儿的谷穗儿紧挨着。有一个社员站在圈儿内,牵着一匹拉着石磙子的马,手拿大鞭,一边吆喝着、一边让马拉石磙子走在谷穗儿上。目的是为了将谷粒儿,从谷穗儿上压下来。有的社员用木质二齿杈,贴着地面扠起一些已经压过的谷草,抖动几下杈上的谷草,让那些夹在草叶里的谷粒儿全脱落出来。有的社员用镰刀把脱净了谷粒儿的谷草搂成一小堆儿,然后用谷草作要子把谷草捆成捆。有的社员用木锨把谷粒儿攒成堆。

正当三十来人井然有序地忙活着的时候,有一位叫朱玉才的人,捆好一捆谷草后,抬起头,随意地看了一眼东边的沙石路。刚好看到路上有一条三条腿走路的瘸狼,从村子里出来向南走。
他一边呼喊着“狼”,一边放下手里的活儿,一边拿起镰刀跑去追狼。
心想:你这条瘸狼,我追上你,再用镰刀砍死你。
狼见有人来追,就紧走了几步,还不时地回头看看。看到来追的人走慢了,它也慢走;看到追它的人走快了, 它就快走。始终保持着正好不被人追上的距离。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充斥在整个儿人追狼的过程。
朱玉才寻思:差那么一点点就能追上狼,可是,就是追不上。真怪呀!
他不甘心放弃。心想:我非得追上你。
追了一里多路,狼离开了沙石路,向东边大排地走去。 朱玉才也向东追去。跨过南北向成垅的一百多条垅。越过已经结了冰的一条小河。又跨过一百多条垅,来到东山脚下。狼沿着一条羊肠小道向山上走去。朱玉才也跟着上山,继续追狼。

往山上走了一会儿,狼回头一看,发现身后只有一个人,它不再往前走了。返回身,三条腿的瘸狼,立刻变成了四条腿的凶狼,向朱玉才急速地走来。在距离朱玉才大约两三米时,凌空向朱玉才猛扑了过去。
这时的朱玉才看到瘸狼也不瘸了,便六神无主了。又看到狼扑了过来,慌忙地拿起镰刀向狼砍去。由于用力过猛,镰刀不但没有砍到狼,反而脱手飞了出去。他心里一急,使出右拳向狼打去。
俗话说:怎么这么寸,真就这么寸。
朱玉才打出去的这一拳,恰巧儿捅进了狼张开的大嘴里,他的右胳膊伸进了狼嘴里。他左手抓住狼毛,用脚猛踢狼的肚子。
朱玉才的右臂不能从狼的嘴里拽出来,狼的嘴也不能从人的胳膊上脱离出去。狼和人就这样子纠缠在了一起。

但是狼的嘴里有利牙呀!狼嘴的上颌、下颌不断地一张一合,狼牙也随着不断地在啮合着朱玉才的右臂。
话说场院里干活儿的社员,有的耳朵挺尖,听到了朱玉才喊“狼”的声音。之后,发现朱玉才追狼一直没有回来,就招呼大家去帮朱玉才。
听到有人招呼去帮朱玉才打狼,呼啦地一下子就有十几个人拿着工具,从场院里追了出去。离挺老远儿,大家影影绰绰地看见了朱玉才与狼的身影儿,就快速地追了上去。众人追到山上,看到朱玉才正在与狼进行厮打。
大家走近跟前,看准了狼的身体,举起了打谷子用的二齿木杈、木锨等工具,向狼打去。一顿乱打,把狼打死了。
有几个人急忙小心翼翼地把朱玉才右胳膊从狼嘴里一点点地拽出来。大家发现:朱玉才右臂上的棉袄袖子已经被狼牙嗑坏了一片,而且朱玉才右臂上的肉被狼牙咬破了许多,出的血都把右侧棉袄袖子染红了。
大家发现朱玉才受伤很严重,就急忙地把他背回一队队部。并且让小队长立刻派马车,把朱玉才送往开河市医院进行抢救。
在派人去村内找车老板子、以及套车的这个时间里,朱玉才对大家讲述了他如何追狼、以及与狼搏斗的全过程。
桦林村一队距离开河市医院约70里地,当马车走了大约一半的路程,护理朱玉才的人发现:朱玉才由于失血过多而死了。
朱玉才的单纯、鲁莽、自信、好胜,被狼装瘸的表象骗了,把自己给害死了。死的时候年仅20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狼不仅极其凶残,而且十分狡猾。
这正是:
恶狼装瘸不常见,
青年蒙昧被狼骗。
年纪轻轻赴黄泉,
可悲可惜又可叹。
(真人真事。文中人名、村市地名,皆为化名。)
作者简介:
陈生,男,1945年生人。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当过工人、技术员。后改行当教师,主要教授初中平面几何。是中教高级教师。于2005年在长春市第59中学退休。爱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