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株有毒的秋水仙
——由电影<恋上哲学家>引发的一点思考
作者:蔚宇 (加拿大)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LouAndreassalome:1861—1937 ) 俄罗斯贵族后裔,被称为“19世纪晚期欧洲大陆知识沙龙所共享的玫瑰”和“一位征服天才的女性”。她是一位天赋异禀博学多才的作家、哲学家和心理医生,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女权主义者,她的一生中的情感生活十分丰富: 为尼采所狂热地追求;受弗洛伊德赏识成为后者的学生;婚后与诗人里尔克成为情人并携丈夫与其同游;数位被她“始乱终弃”的文化界精英为了她或孤独一生或自杀身亡......。根据她的生平经历拍摄的电影<恋上哲学家>(“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几年前上映,让她在文化圈里又一次受到推崇和欢呼。
在我看来,露·莎乐美就像一株美丽但有毒的秋水仙,她的美中分泌着夺命的毒物,让那些不知自己是被美还是被情欲吸引的天才男人,在沾染了她以后经历了漫长的痛苦最终死去。
天才本应为人类的文明留下一些优良的物质与精神遗产,而不是传播那些肉体和精神都喝醉了的人们所兴高采烈地谈论的风流韵事。由此而观,莎乐美那些为人称道的情史是邪癖的,就像圣经故事里希罗底的女儿亲吻盘中那被砍下的先知的头颅一样。莎乐美为了自己卓尔不群的性格和“在性和爱之间挣扎”的心理,让那些为了她神魂颠倒的天才男人们成了她“实现自我”的试验室和牺牲品。同时,天才男人们以“审美”的缘故像扑火飞蛾一般拜倒在她的裙裾下,怎么说也透露着与美无关的病态。另外,从这些天才的文化精英所表现的疯狂“审美追求”中,也折射出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欧洲文化的病态和堕落。
距露·莎乐美的名字成为“热搜”已经过去了近一百年了,但如今她的名字在一些圈子里又再次为人所津津乐道,与之平行的是在一个更大的环境里,文明社会中的男人不断有人成为“娘炮”,而女人们则日益变得孤傲强悍。不知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文化圈的人们对于露·莎乐美的重新膜拜,又会对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人们的生活态度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作者简介:

蔚宇,夫妻二人的略称,加拿大文学和艺术爱好者, 现居温哥华。诗、词、散文、时事评论散见于《华报》、《华报总汇》、《环球华报》、《真理报》和《追求》等报刊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网)、《世界诗会》、《雅诗总会》和《凤凰海外诗社》等平台及网络。获2020年世界文学艺术杰出传播使者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