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情深 / 语石
近来,家里陆续收到亲朋好友寄来的中秋月饼,让人知道,中秋佳节离我们不远了。如其说月饼是一种精致糕点,一种时令礼品,还不如说它是一个情感的信使。一个个,一筒简,一盒盒广式、苏式月就是一份深深的情意。这月饼不论贵贱,都是人们一种精神企盼。一个小小月饼浓缩了千百年岁月的漫长,拉近了天上人间的遥远,寄托了望断秋水的思念,表达了花好月圆的心愿。

今年最早收到的仍然是做企业的一个家乡朋友寄来的香港的美心月饼。十年来,年年中秋前他都寄,从未间断。见到月饼就如同见到老朋友。这个老朋友做实业,前些年顺风顺水做成了行业的龙头企业。某一年,因一个意外的打击,几乎毁了整个企业。我们虽远隔千里,但时时刻刻挂念着,又不敢贸然去问他打扰他。就在那一年的中秋前夕,我们竟然又一如既往地收到了两盒美心月饼。此刻,我们那揪紧的心似乎宽了许多。对他的敬意也油然而生。一个企业面临破产危机,还不忘对朋友的节日牵挂;资金陷入困境还一如既往送去中秋的问候。我们正是从这两盒月饼中看到了他的那份淡定与从容。看到了他克服企业困难的坚强与韧劲;看到了他对企业发展的底气与信心。我们品着月饼的味道,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看到了事业的崎岖坎坷。
今天又收到了义乌的表妹与我的学生寄来的义乌土月饼。让我尝到了家乡的味道,孩时的味道。想起了六十几年前在家乡经历的中秋拜月的陈年旧事。

少年时盼中秋,没那么多的诗情画意,就爱凑中秋拜月的那个热闹与拜月后可享受一桌子的月饼与水果。
农历八月十五,夜幕降临,一轮圆月挂在空中。整条街上的家家户户把一张方桌搬到家门口,桌上前排放着月饼,芙蓉糕等糕点和干果,后排放着石榴和香柚等水果,中间放一碗米供插香用。每件供品上都放一张小正方形红纸,显得喜庆、神圣。一家主事人举着三支清香仰头望着明月拜三拜,把香插在装着米的碗上。接下来就是我们小孩上场了,抓月饼,抢水果,在月光下尽情地玩耍。玩累了就几个人紧挨一起望着天上的那一轮圆月,猜着月亮中隐隐约约的阴暗面是什么?有的说嫦娥与吴刚,有的说是丹桂与玉兔。有的憧憬着飞到月宫去住住。但也有人说,月宫很高很远会很冷。于是大家又从月宫回到地上,互相换着抢着各自的零食,直至被家长硬生生拖回家,当然上床闭上眼晴还有一夜的好梦。

回过头看,孩时特别喜欢中秋拜月还是有它理由的。一是中秋拜月各家都把桌子摆到大街上,既壮观又热闹,正合小孩的天性;二是各家各户都举香拜月亮,拜的是同一个偶像,向往同一个目标,有心心相印的意思;三是虽然拜月也很有仪式感,也有一整套严格流程,但不同于祭祀祖先,心情轻松敞亮而不沉重抑郁。四是仪式结束后,月饼、水果马上可以抓着吃,小朋友还可一起玩,很有过年过节的快乐味道。
时过六十多年。孩时所经历的中秋拜月就像桃源梦境,又像童话故事。而只有看到尝到家乡的土月饼时,才似乎又重温了这久违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