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数目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组珊瑚礁群,但这一海域周边的国家不断挑起事端,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环视祖国,不仅仅是南沙,中国目前共有十大未收回的领土……
海航钥匙:南沙群岛
当年汉朝通西域打通丝绸之路时,也曾派遣使臣南下大洋。使臣回汉后禀报朝廷,自称到了天涯海角,一片汪洋,不见陆地,惟有一些珊瑚虫尸体形成的礁石。他将其命名为“曾母暗沙”!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数目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组珊瑚礁群。西面隔南海主要航道与越南相望;东面隔南海辅助航道与菲律宾相邻;最南面的曾母暗沙距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来只有几十海里;北面的太平岛距西沙群岛约400海里。
南沙群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以说它是控制南中国海的钥匙。而且,其周围海域资源十分丰富,仅石油蕴藏量就达200亿吨,确系中华民族繁衍发展所需的一个资源宝库。南沙群岛由230多个岛、礁、滩和沙洲组成,分布面积达24.4万平方海里,约80多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海洋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国民党执政时期,由于国力衰弱,又忙于打内战,致国民政府无力顾暇南沙群岛,甚至把本以派兵驻防的部队撤离南沙诸岛,导致菲律宾、越南等国“近水楼台先得月”,至今已蚕食、侵占着不少岛屿。
中日焦点:钓鱼岛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钓鱼岛列岛位于台湾东北120海里处,西东分别距中国大陆和日本冲绳各约200海里,附近水深100至150米,与冲绳群岛之间隔有一条2000多米深的海沟。自古以来,中国台湾、福建等省渔民一直到岛上从事捕鱼、采药等生产活动。
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永乐年间(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这比日本声称的琉球人古贺辰四郎1884年发现钓鱼岛要早400多年。明朝以后中国许多历史文献对这些岛屿都有记载。在日本1783年和1785年出版的标有琉球王国疆界的地图上,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
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这以后在日本才有了“尖阁群岛”(即钓鱼岛列岛)之说,而在此之前,日本的地图一直是用中国的名称标定钓鱼岛列岛。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至今仍然是中日摩擦的焦点。
中华北疆:外蒙古
基辅罗斯为蒙古旋风所灭,沙俄为了报仇雪恨,在侵占西伯利亚后就一直积极渗透外蒙古。1917年前外蒙古大公与沙俄互相勾结,企图脱离中国。
1939年日本关东军发动诺门坎战役,侵入外蒙,被朱可夫全歼。随后外蒙在苏联红军策划下建立所谓“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5年罗斯福为了换取苏联撕毁《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出兵日本,出卖了中国,强迫蒋介石承认“维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宋子文宁死不承认外蒙独立,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签字的是蒋经国。)
外蒙自独立以后就没有发展起自己独立的军队与重工业,完全被俄化,中苏分裂时完全支持苏联,允许苏军进驻,并配合苏军积极挑衅我国。苏联灭亡后又一头扎进美国的怀抱,曾与布什打得火热。
北方首港:海参崴
海参崴位于乌苏里江以东,是一个冻港,自古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准确的讲,不能把海参崴与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孤立起来,海参崴是这一地区的行政中心。1856年中俄签订《瑗珲条约》,规定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海参崴也就被“共管”了但到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时,“共管”也被取消了,海参崴成了沙俄的领土,被改了一个对中国极具侮辱性的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意即统治东方!)
满清王朝出卖海参崴,激起了国人的愤怒。许多人民尤其是居住在海参崴的中国同胞不但痛恨沙俄,从此也开始痛恨满清王朝。但自此,他们只能做沙俄的臣民!
目前有大量中国文物陈列于海参崴博物馆,只有收复它,这些文物才可能被收回。众所周知的明朝永宁寺碑、清朝吴大徽所立的兴凯湖堪界纪事桐柱都陈列于此。
中华故土:库页岛
库页岛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岛屿,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之东,东面和北面临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鞑靼海峡与大陆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与日本接壤。南北长达984公里,东西宽6—1 60公里,面积7.6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台湾岛。库页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世界上最早知道库页岛的是中国人。而从中国金代开始,库页岛即归中国管辖。
1 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亦规定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清朝走向衰落。沙俄在强迫中国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后,又以调停中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借口,强迫中国签订《北京条约》,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共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与俄国!中国东北美丽的大片河山、中国最大的岛屿,从此落入苏俄之口!
中印战源:麦克马洪线
在东经92度至97度之间的约9万多平方公里的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是一块风水宝地。不要以为这里属喜马拉雅山脉,就尽是些冰雪满野的荒漠。在夏季,由于迎着从印度洋上吹送来带着大量水分和热量的西南季风,这里温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可种植许多亚热带作物,肥沃得有西藏的“江南”之称。
这块面积巨大得相当于浙江省而又富饶的地域,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存在主权争议的地区。
在1 914年的3月24日,(英)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享利·麦克马洪(英国政府代表)竟背着当时与会的中国政府代表,私自同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换文的方式炮制了所谓的“中印边界线”,即“麦克马洪线”,这条分界线与此前国际上习惯认定并在各种官方(包括英国)出版物和地图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线不同,它大大向西藏纵深推进,把原本在西藏境内资源最丰富的九万多平方公里划进了大英帝国的印度殖民地,将中国西藏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统治权的地方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
一失足成千古恨!在1 962年1 0月的中印战争中,中国在失地尽复的情况下,将军队悉数撤回至实际控制线后20公里,不啻于在事实上承认麦线存在或有效。其时我国国力落后,在西藏没有建设铁路。考虑到睦邻政策和后勤问题非常严重,前线部队没有补给。几个月运上来的炮弹只能打两小时,故不得不主动撤退。
1 987年印度人正式在麦线建邦,又回到了那里,耕作建设,繁衍生息,已成了六、七百万新一代印度人除此地之外已无别的地方是他的“家”的一块土地,再收回也就很难了。
东海故园:琉球
琉球自古以来就附属中国,最早在史书上关于琉球的记载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那时中原与琉球的商贸发展、人民往来已十分活跃。朝廷曾派出大臣朱宽劝说琉球王进贡臣服隋帝。另一记载是十四世纪,明太祖年间中国的又一鼎盛时期,琉球王正式向朝廷进贡,接受中国保护和册封,派出大量学生学习吸收中原的文明文化,和朝鲜、越南、缅甸、西藏一样成为中国附属国,即“tributary”。1654年琉球王摆脱了萨摩藩的控制,感念中国的厚道皇恩,主动遣使臣到中国请求册封。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1868),日本“明治维新”运动已经开始,雷厉风行。在经济开放、教育普及和社会西化方面取得巨大进展,但随之而伴生的爆富心理和军阀执政的结果,导致这个国家产生了对外野蛮武力扩张的狼子野心。就在这时,发生琉球渔民在台湾遇难的“台湾事件”,给了日本一个借口。
1871年琉球居民66人航海遇风飘到台湾,被台湾原住民杀害54人,余12人被中国的台湾政府保护,送回琉球,被杀54人台湾当局则不过问。这时候日本则以“保护国民”为借口向中国交涉,遭到中国的严词拒绝,日本以此为借口于1873年,兵临琉球,废除国王,另立傀儡。第二年又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兵三千登陆台湾,大肆攻掠,并披荒屯田,准备赖下来不走了。日本军阀山县有棚还提出一个野心勃勃的“外徵之策”,企图夺取整个台湾。大清闻讯,派沈保桢统兵万人紧急赴台,并决心死战。日本见大事不妙才肯“和谈”,威逼敲诈腐败愚蠢的大清签下丧权辱国的《北京专约》,清廷竟然承认日本此举为“保民益举”,还赔偿日本白银五十万两。
中日关系的近代史上,丧权辱国的屈辱事件,自此一发而不可收。
沙俄罪证:唐努乌梁海
唐努乌梁海地处外蒙古西北部,北靠萨彦岭,南抵唐努山,是位于两山之间的狭长地带,总面积约1 7万平方公里。唐努乌梁海实际上应分为三部分:“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图瓦共和国以西直属俄罗斯的部分地区、蒙古“库苏古尔省”。但由于后两部分事实上已没有了“唐努乌梁海”的痕迹,因此,通常所指的唐努乌梁海地区实质上是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
1 864年1 0月7日,沙俄强迫中国签订《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通过欺骗、恫吓、武力占领等手段,侵占中国西北新疆和外蒙古地区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根据这个条约,沙俄侵占了西北定边左副将军所属乌梁海十佐领及科布多所属阿尔泰淖尔乌梁海二旗,这就是“图瓦共和国以西直属俄罗斯的部分地区”。以后签订的《科布多界约》和《乌里雅苏台界约》进一步完善了沙俄对这些地区的侵占!
海北熊把戏:江东六十四屯
江东六十四屯,位於精奇里江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三角洲地带,面积约8000多平方公里,是根据《瑷珲条约》第三条规定孤悬于黑龙江以北归我国管辖的地方。
1 856年中俄签订《瑷珲条约》时,明确规定:中国人在江东六十四屯拥有永久居住权,中国政府对江东六十四屯拥有永久管辖权!实际上,这是中国在丢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后争得的一点“面子”,其实这也是狡猾的北极熊对清朝官员玩的一把文字游戏:什么居住权?管辖权?都不是主权,主权在我!中俄两国规定以黑龙江为界,要争只能争边界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还是以航道的哪一侧为界,而不可能争到远在黑龙江北侧岸上的江东六十四屯1清朝官员被欺骗玩弄了不说,还自鸣得意的以为已经给了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的中国同胞一个满意的交代!
黑龙江门户:伯力
黑龙江的北岸,乌苏里江东岸,有一串熟悉的地名:库页岛、庙街、海参崴、双城子、尼布楚、雅克萨、海兰泡、外兴安岭,还有那令人刻骨铭心的江东六十四屯}而可能最容易让人遗忘的,可能就是现在被成为“Ⅱ合巴罗夫斯克”的伯力。
在黑瞎子岛以东,有一个城市,它就是我们萦牵梦绕的故土伯力。1840年后,沙俄的探险家哈巴罗夫窜入了这个城镇,于是在1856年《瑗珲条约》签定后,这个城市被正式命名为“哈巴罗夫斯克”!现在,这座城市是帝俄“阿穆尔州首府”,居民除少数犹太人和华人以外,绝大多数是俄罗斯人。伯力的重要性就在于它紧邻黑瞎子岛,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门户。
编者简介:杨荣标,1950年出生,1969年参军,曾任团政治处主任、师司令部直工科科长。1987年底转业至金华市财税系统,任税务稽查局局长8年,在参与查处共和国第一税案(金华县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中,荣立三等功。2010年在金华市国税局总会计师位上退休。现任金华市税务学会付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