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忘初心永奋斗
——写在毛泽东主席离开我们45周年之际
作者║蓝田玉
2021-09-09星期四
开国元勋毛泽东主席离开我们迄今45年了。45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向世界交出了一份圆满的中国答卷。
“丢掉了毛泽东思想和公有制,中国就完蛋了”。这是已故伟大科学家钱学森的感叹和警告!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命薄如纸,应有不屈之心。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1910年,17岁的毛泽东去上学,因为年龄比身边的同学大,而受到同学的嘲笑,毛泽东没有争辩,写下了《七绝•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所以,当一个人尚未储备好报效国家的能力时,就不要急于解释,要埋头苦干,积蓄能量。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面对机会,我们没有做好准备、缺乏能力,它就会擦身而过;与其在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时怨天尤人,不如在平日里打磨自己、提升能力,以最好的姿态迎接任何可能的机会。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家道酬和,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经典表达,得其精髓者,穷可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事物的发展变化,遵循质量互变规律。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量的飞跃。
毛泽东在19岁时离开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求学,写下了这首诗:
男儿有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是毛泽东青年时代最鲜明的特点。记得他在湖南省长沙市时,写下《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洪流中,时刻准备着为民族的兴旺发达而努力,这样的人生才有希望和意义。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人活一世,要像蜜蜂一样,辛勤劳动,为人类从事甜蜜的事业!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忘记自己,历史才会记住你。
辛丑牛年,要像牛学习,要发扬“拓荒牛”“孺子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发扬“敢想、敢说、敢干、敢为天下先”的秦人精神,生动盛世,喜迎全运,全民全运、同心同行,努力当好东道主,为西安办好一届精彩绝伦圆满顺利的全运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者简介:孙建民(蓝田玉、秦剑),系陕西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获得者,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委办公厅行政处二级调研员,西安市文史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