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的一次三下乡
2021是建党一百周年,百年前的那条小舟,悠悠荡荡,载着世纪的复兴和你我,走向了今天的康健。在此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在红旗下出发,载着梦想,聆听着时代的呼唤,踏向了新的征程。2021年7月1日,我和我的团队“青山绿水,你我同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正式开始了实践之旅。

此次三下乡实践,我们走访了南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玉斯屯阿依赛克村、托万克阿依赛克村和木孜鲁克牧业村等三个行政村。主要目的是调查当地百姓对与土地沙漠化的认识,向当地百姓普及如何治理土地沙漠化以及向百姓宣讲关于防沙治沙的方法等。在为期一周左右的下乡实践中,我们走访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及周边的乡村,我们进入村民家中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在当地居民积极配合下,我们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本次三下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乌鲁却勒镇玉斯屯阿依赛克村,当地植被覆盖较广。我们走访了很多户居民,当地百姓都为维吾尔族村民,虽然交流较为不便,但团队的维吾尔族同学可以与他们流利地交流。通过了解,当地的村民家庭收入以畜牧业为主,主要养殖牛羊。村民对土地沙漠化了解并不多,因此我们主要给他们普及了土地沙漠化的相关知识,例如沙漠化的形成原因,也说明了土地沙漠化的危害,讲解了土地沙漠化的防治措施,宣传防沙治沙的理念。当地村民十分认真,我们也拥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心。

通过与当地县团委的了解,我们了解到玉斯屯阿依赛克村与托万克阿依赛克村是相邻的两个村庄,而托万克阿依赛克村中都为汉族村民。为了更方便的交流与了解当地情况,我们便起身前往托万克阿依赛克村。在此村中,村民大多都为以前支援新疆的“知青”,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大多数住宅都为空房,部分家里只有老人或是留守儿童。经过交流我们才得知,原来是年轻人都选择了去外地打工,不愿回到老家务农,导致村里显得空荡无人。留在村里的老人告诉我们,在他们刚来到这里时,也参加了不少植树活动。现在村里绿树覆盖的现状都是以前老一辈人的劳动成果。听到这里我们不禁对老一辈人产生敬佩之情。老一辈人来到托万克阿依赛克村时,这里还是一片茫茫沙漠,通过他们的努力与汗水才让这里变成绿树成荫的样子。美好的环境可以带来财富,美好的环境就是份无形的财富,要获得这份无形的财富,仅有一个人的行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总有一天这里也会变得美丽富庶,但这需要的是更多人参与进来,才会让这一天变得不再遥远。
在为期一周左右的下乡实践过程中,我们进入村民家中帮忙干活,感受村民的淳朴生活;我们也进入丰收三场的棉花试验田,向技术人员学习治理土地沙化、盐碱化的治理方法,取长补短、查漏补缺,为接下来的实践加固基础;在阿瓦提沙漠公园中,团队中学习植物保护专业的成员对当地的地质以及植物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与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的土质属于盐碱地,且强度为中度左右,在这种土地上,作物很难像是在普通正常的土地上那样成活,所以当地农户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改良土地,有的土地需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正常种植作物。所以我们学习如何防治土地沙漠化还是非常有需要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调查了当地的植物生长情况,我们发现,当地的植物大都处于干旱状态,通过团队中植科院同学的观察与探讨发现,当地植物由于缺水而生长情况并不是特别乐观,所以我们想到了滴灌的方法来解决这种情况。我们要为时代发声,保护环境,我们一直在路上。

沙漠化破坏土地资源,使可利用土地减少、质量下降,造成农牧业生产减产甚至绝收。而我国的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荒漠化表示忧虑,但防治沙漠化的前景并不是全然黯淡的。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指出,土地荒漠化对人类的生存挑战是巨大的,但不是不可以解决的。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人类在防止土地荒漠化方面的工作已经卓有成效,通过给当地社区不断提供援助,在保持和恢复上百万公顷土地,减轻人类1/3人口的饥饿和贫穷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恶劣自然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影响。
“教学相长也”,通过这次的下乡实践,我们了解到,治理沙漠的关键是要从导致沙漠化的根本原因入手。突破技术层面的限制,从经济学、生态学和沙漠学相结合的角度,把沙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目前特别是要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效结合起来,通过施用高新技术、改造生产要素条件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村经济状况,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就可以使沙漠化土地的承载力发生跃迁,从而消除沙漠化产生的根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周的时间转瞬即逝,在最后一天,我们考虑到木孜鲁克牧业村中村民稍欠缺防沙治沙的意识,我们又回到了乌鲁却勒镇木孜鲁克牧业村,聚集村民做了一次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宣讲。宣讲结束后,村民表达了对我们的支持,村领导也十分认同我们的观念。在团队离开之前,我们也收到了来自村领导的感谢信,他们对我们到来以及对村民的知识普及、宣讲防沙治沙措施表示出热烈的感谢;我们与大家的合照也被挂在了村政府的“风采墙”上。
我们知道,虽然我们为乌鲁却勒镇的村民普及了防沙知识,但对世界来说,这些作用微乎其微。即使实践活动结束,但我们宣传防沙治沙理念的脚步不会停下。我们仍将在其他地方尽自己所能的为防沙治沙,保护环境作出贡献。“青山绿水,与你同行”活动的结束,是一段旅程的终点,亦是一段新路程的开始,我们将继续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