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 谈 数 学 之 美
作者:刘定应
关于数字的奇异之美,如,黄金分割的0.618,光速的30万公里每秒,圆周率的兀,0.25与8020,等等,这些都不用说,因为有人专门研究过。这里我想谈谈数学之美。
数学之美在于聪明。本人年轻时带过兵,回地方工作二十多年,时间一长,懂得怎么识人。值得一提的是,我不同于曾国藩的《冰鉴》,又不同于古代相书中的“眉看兄弟,眼看妻”。我观人的聪明之法就是察看两个方面:一是数学能力,二是身体体能。这两方面可以的人,即使是文化程度低一点,也一定聪明,可以作为侦察兵、计算兵或者瞄准手培养。当然观“人品”我也有两个方面:一听其言,二观其行。言辞甜美,行为猥琐,你能信任吗?所以我看一个人是否聪明,我一定考察其数学能力和身体体能。数学能力包括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数学模拟能力,等等。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新录公务员要考试行测能力的原因。
数学之美在于它是一切学科的金钥匙。40多年前我们读高中时,老师教导我们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里的“理化”还是要用数学作为基础的。据说,钱钟书考北大时数学仅考五分,国文和英语却是满分。当时我读了这篇文章以后,认为钱老是个“偏才”。现在我却不那么认为。我认为钱老当时没有把兴趣放在数学上,而不是他数学太差。相反,他若用心于数学,他可能是个大数学家。为什么说数学是一切学科的金钥匙呢?我是有体会的,就大的来说,数学是基础学科,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数学。具体来说,数学好,其他一切学科就好。钱钟书一定把国文读得多,所以国文好;一定把英文字母及音标学的好,具有一整套学英文的方法,如,按“发音语言规律”学英文,所以英文好。而我们那时候读语文,只知道死记硬背。学英语呢,只记单词有几个字母组合,而没有把握英语是发音为主的语言规律,所以走了弯路。如果用数学的方法学语文,先把文字的几层意思弄明白,逻辑关系搞顺,再读几次,读写几次,一定记得住。那时候老师总强调死记硬背,其效果差矣。其实,学习其他任何学科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好,其他学科就好学多了。
数学之美在于思想。一是缜密的思想。数学中,在数学中任何一步的错误就导致全题的错误,所以不敢马虎;二是逻辑推理思想。即没有这一步的落实,下一步就不可能成立。用在日常生活中,数学好的人做事,“一是一”,“钉是钉,铆是铆”,一丝不苟。数学好的人在做决策时,会用数学模拟,会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从而使工作富有成效。
数学之美在于创新。世间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创新过程中,而数学正是这个过程中的主要推手。馒头如何变成了面包?这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创作美妙绝伦的音乐,正是那个五线谱的作用。再看,把数字化电视、数字化城市、数字“人”(出生证、学生证、毕业证、身份证、结婚证、老年证、荣誉证,等等)银行卡、电话卡、密码等等都是由数字组成的。还有数字化(智能化)机械等等太多了。诸多数字,每天都在数学思维的创新中发生神奇的变化,从而创新我们的生活和社会。这就是数学的创新魔力。
2021年9月6日于开悟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