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们的路
—— 读闫忠录的长篇小说《她们》
文/田东风

《她们》出版了,这是闫忠录老师继《兄弟》之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
闫忠录老师祖籍长武县亭口镇,现居西安市,长期生活在大都市,又不停的断断续续回老家农村探亲,常常在城乡之间穿梭,丰富的生治经历,万千变化的城乡生活,城乡平民生存挣扎,经过他智慧的大脑,思索、构思、加工而成一部反映平民生活的《她们》。
《她们》主要写了她们的生活之路。
第一代为代表的喻珠珠是作者极力表现的人物之一。
喻珠珠一连生了四个女儿,曹春月、曹夏花、曹秋菊和曹冬梅。一连生下四个女儿,这对丈夫曹黑娃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次沉重的打击。首先是精神上,因为人们养儿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观念还很严重,无儿便低人一等。其次是生活的负担不断地加重,家里的大大小小的生活都要靠他土里刨食去养活。这还不算,最重要的是他对来失去了希望,因为田间的劳作,男人总是顶天立地的角色,而他却后继无人。因而他气馁,他将无名之气常常发泻在妻子身上,常常试一家暴。妻子愤而离家出走,到城里去打工,在外混了一圈,没有名堂的回到家里,却提出离婚。离婚后为了孩子们的生活,她同村支书王槐走得很近,得到了王槐的帮助,并办理了低保。她也同王槐有了男人同女人之间的那些事情,致使二女儿曹夏花离家出走,曹夏花的离家出走致使她精神失常。
喻珠珠最终借助第二代,才生活安稳,走上了幸福之路。《她们》除了写喻珠珠一家外,还写了牛雪丽。牛雪丽同喻珠珠属于同一代人,她的奋斗也充满艰辛。她被丈夫遗弃,为了生活,她开了超市,为了资金,她巧试心机,骗取了曹黑娃的三万块钱,良心的不安,让她和曹黑娃走得很近。曹黑娃离婚后,生活成了问题,她雇曹黑娃做了她超市的保安。 为了更大更好的发展,她又和支书王槐搅在一块,承包山川秀美项目。她不论在括大超市,还是山川秀美工程的实试,都和支书王槐的支持分不开。这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反映,也说明腐败的毒素也感染到了下层。
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喻珠珠的大女儿曹春月。曹春月不但漂亮,而且聪明懂事,学习也很努力,最终考上了大学。母亲精神失常后,为了便于照顾,她将母亲和妹妹带到省城,靠勤工俭学,维持她们的生活,还供两个妹妹上学。因勤工俭学,她认识了刘平安、黄教授。因而母亲进助黄家做家务,这不仅改变了她生活的困难,而且也改变了她后生的命运。在同黄教授的接触中,俩人相依相靠,谁也离不开谁,以至产生感情,最终成婚。这看起来是写喻珠珠,实际上在写曹春月,在写知识改变命运,在揭示农民只有借助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
曹春月不仅靠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一位省城的优秀的新闻记者,也改变了母亲和妹妹的命运。三妹放弃城里法医的优厚待遇,选择下乡支教。在偏远的山区,在支教的村庄,巧遇二十多年前出走,而被人贩子拐卖的二姐曹夏花,并被公安成功救获,实现了全家大团圆。四妹曹冬妹,大学毕业,放弃城里的舒适生活,依然回到柿子村发展生态农业。这一切的成功,离不开曹春月,而她们的成功恰恰说明世界是属于年青一代的,农村以后的发展,更离不开这一代知识青年。
总而言之,一句话,《她们》是两代妇女的奋斗路迹。

田东风,陕西省长武县相公镇贺峪村人,农民。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武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作品《风梅》《三人行》(合著)《古原春禾》。小说《村魂》收录《咸阳百年优秀小说选》,曾获陕西省第二、三届农民诗歌大奖赛三等奖、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