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简介:盛运祥,宝清县作家协会会员,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喜爱文学,偏爱诗词,愿以文字点缀生活,愿以诗歌陶冶情操、升华灵魂、激活生命的脉动。有作品刊发在《北大荒日报》《五九七农场网》《微看五九七》《况味如歌》《黑土名家》《浓情黑土地》等文学刊物及网络平台。

风雨征程六十年(上)
作者:盛运祥
一、驻梦北大荒
大自然鬼斧神工
造就了
美丽神奇的北大荒
共和国成立
十年周年大庆刚过
十万复转军人
难舍地脱下军装
千里迢迢地
进军千古大荒原
那是一片
没有人迹的天堂
呼啸的北风
掠过
茫茫无限的荒野
一眼
望不到天际的荒芜
惊叹,壮观,凄美
这是许多人
初见北大荒的感受
即然祖国相信我们
即然北大荒需要我们
八年抗战
三年解放战争
我们都熬过来了
再苦,再累,再危险
新中国都成了十周年了
现在的生活,生产条件
要比在南泥湾時好许多倍
王政委一番
慷慨激昂的讲话
让许多人有了驻梦
北大荒的勇气和信心
二、亘古惊雷
荒原一声巨响
揭开了
六十年,十万复转军人
千万有志青年
开垦北大荒的序幕
长林岛,大孤山
地图上从来设有过
太美了
夕阳醉落平静的湖面
美丽的长林湖
水天一线
白头鹰在残阳里翱翔
灰鹤低飞在晚霞中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水鸟翩翩,鱼跃虾欢
伫立在幽静的湖畔上
澈眸远眺
湿地,沼泽地,孤岛
茫茫的荒野上
散落着
一片片原始的
柞树林,白桦林
因为几千年
没有人迹
各种飞鸟不计其数
鱼虾多的可以立住木杆
鸟飞可以遮日
鱼跃可以挡风
我们就在这安家了
好不好?
王书记兴奋地
问大家
三、油亮的土地
安家先建房
伐木,割草,
朝阳处,立木桩
用大泥捆草把
垒墙,披草遮雨
茅草屋,马架房
这几间,那几座
忙了好一阵子
总算有个
遮风避雨的地方
一个个简朴家
就这样安顿下来了
昏暗的油灯
袅袅的炊烟
在暮落的夕阳里飘散
荒原不在寂寞
人类的足迹
将书写
北大荒的风采史诗
亘古第一犁过后
惊叹,欢呼!
油亮油亮的黑土地
散发着浓浓的
原始的芳香!
厚厚的黑土层
要几千年大自然的
沧桑巨变才能形成
北大荒,我爱你……
不是荒原,是宝地……
又是一阵热烈的欢呼
四、无情的大自然
紧抓农時
边开垦边播种
一時间
茫茫的荒原上
车舞人忙,牛马齐上
星月兼程,灯火人影
绿苗曰长,喜在心中
犁地,锄草
一个个环节有理有序
农闲時
采木搭棚,建土晒场
修路,打草莲
渴望着丰收的金秋
忙忙碌碌中
不经意间
送走了炎夏
转身就
迎来了初秋
或许是一整年
没下雨
不开晴的秋雨
一场比一场大
由于抢进度
忽视了水利建设
种上的土地
没有一条田间输水沟
积在地里的雨水
排不出去
眼看着
即将成熟的豆麦
渐渐地
被连绵的秋雨所淹没
失落的泪水
飘洒在清冷的秋雨中
五、难忘的春节
万里雪飘,冰冻三尺
用简单易懂的八个字
来形容北大荒的冬天
一点都不夸张
漫天飞雪
白茫茫的一片
抬前望去
根本分不清
天与地之间的界线
呼啸的北风
卷着鹅毛般的大雪
一刮就是三天三夜
只需一夜间大雪
便可以
淹没低矮的马架房
那个年代的寒冬
气温低到极点
滴水成冰
白毛风像刀子一样锋利
可以瞬间
撕裂你的皮肤
连牛马都冻得直打寒战
王书记
看着日渐淢少的粮食发呆
临近年关了
风风雨雨地忙了一年了
过年怎么也得让
大家吃上饺子和猪肉纯粉条
这是他年初许下的诺言
通往外面的路
被厚厚的大雪封住
腊月二十八这天
天格外蓝,一丝风都没有
午饭过后
一阵轰隆隆的机车声
打破了荒原的宁静
党和祖国没有忘记我们
面粉,猪肉,粉条,白菜
一张张喜悦脸
一行行喜悦的泪水
纪念,农垦五九七农场,建场六十周年!
风雨征程六十年(下)
作者:盛运祥
六、战天斗地
北大荒的初春
冰雪还在漫漫地融化
王书记
望着那一片片
颗粒无收的土地
沉默了许久
早春的夕阳散落在
他那张英俊消瘦的脸上
蓦然间
王书记好像想起了什么
一脸凝重地
清失在西沉的落日里
会议很顺利
大家的意见和想法
出人意料的一致
今年春天
一亩地也不开垦
修路,兴修水利
全员上工
党员先峰队
团员突击队
红旗飘扬,战歌嘹亮
挥舞的镐头,飞扬的铁锹
送走了星月
又迎来了日出
湖畔的小草
偷偷地探出头来
苏醒的杨柳
舞弄着迷人的身姿
晚霞中
那一片片油亮的黑土地
被一条条新修的渠沟
像田字一样隔开
一群群
疲惫喜悦的身影
散落在
北大荒的夕阳里
七、青春无悔
滚滚的麦浪
一眼已经望不到边
一张张青春的笑脸
还是那么充满朝气
更加健壮的王书记
在这片神奇黑土地上
已经生活了六个春秋了
昏暗的马灯下
一封封久违的家书
是亲人之间
最美的思念
嘻笑间
忘记了一天的疲惫
听说要出岛去
往回运收割机部件
许多年青人
都勇跃地报名参加
先不说辛苦,危险性很大
船行不了的水域
需要人来抬或肩扛
泥谭,急流
看不见的水底深沟
机部件,生活所需品
装满了四条木船
过浅滩時
船吃水很厉害
渐渐下沉下沉
下水,重一点的零部件
俩人抬
轻一点的货物
一个人扛
刚走出浅滩
悲痛的一幕就发生了
杨二亮
山东支边青年
二十二岁
水底深沟,急流
生命的永恒
无悔的青春!
一声声
嘶肝烈肺的呼喊声
回荡在
北大荒六五年的天空中
八、人类就是奇迹
鬓发斑白的王书记
静静地伫立在
美丽的长林湖畔上
喜悦地眺望着
那一排排红砖瓦房
那一条条
宽阔笔直的沙石路
那一片片
望不边际的沃野桑田
还有那
数不清的牛羊
悠闲的老人
在林荫下漫步
天真的孩子
在溪水边嘻闹
在历经了
北大荒二十年的
风霜雨雪,沧桑变迁
让这位曾经
久经战场的军人英雄
变得更加成熟稳重
漫步在
夕阳下的湖畔上
回望
北大荒的千山万水
昨天,今天
仿若梦境一样
这是一场
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是一部
人类抗拒大自然的宏篇史诗
一代人的风采
一代人的青春岁月
曾经亘古沧桑的北大荒
不再荒凉!
九、時代的列车
暖暖的改革春风
一夜间
习卷了整个神洲大地
南国,北疆
髙原,大漠
无不沸腾,欢歌
刚刚心慰欢喜的
北大荒建设者们
还没来得急喘息
转身间
又迎来了
一个辉煌的時代
一列满载希望和未来的
新時代列车
正朝着美丽的三江平原
缓缓而来
改变观念,放下包袱
紧跟時代的潮流
农垦五九七农场
紧跟時代的步伐
不等,不靠
机遇,挑战
史无前例地大阔步前进
分田到户,集资办厂
提倡市场经济
鼓励民营企业
国有资产转形
走出去,学习,取经
一页页宏伟蓝图
即将书写五九七农场
明天的辉煌!
十、灯火阑珊
走过人生
几十年风雨的王书记
如今已是八十九岁高龄
步伐有些迟缓
记忆还清醒
每每谈到在北大荒
生活的三十几年時
激动,欲泪,哽咽
年迈的王书记
一脸凝重地眺望着北方
今生最后的心愿……
呼啸的列车驶过山海关
向北,再向北
看到了,看到了
阔别了三十年的北大荒
生命中的
第二故乡——农垦五九七农场
再也止不住的热泪
悄悄地
滑过老人苍老的脸颊
捧一把油亮的黑土
跪拜着北大荒的
山山水水
闲步在繁华美丽的
双柳小镇上
城乡之间已经没有了区别
高楼林立,别墅小区
街市繁荣,闹市沸扬
超市,商铺,酒店
人流如潮,灯火辉煌
林荫下
一群群休闲喜悦人影
在双柳河畔的晚霞里闪动
一片美丽祥和
猛然间
王书记停下迟缓的脚步
呆立在一个商铺面前
老人似乎想到什么
蓦然转身间
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
但早已不是那年的容颜!
——纪念,农垦五九七农场建场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