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洪涝灾害及国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最终我们还是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经济的恢复性增长、脱贫攻坚的胜利及嫦娥五号登月的成功,而这一年,对于我个人来说,收获最大的就是成长。

1984年入伍,1985年转入公安处工作,自1987年进入电力行业以来,我一直在机关工作岗位上,然而,几年前的五月份,我有幸参加了阜阳电力公司记者站联合交叉采访学习实践活动,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县电力公司而面对更为多的单位、更多的群体。

作为那年月一名土记者,我所采写的稿件范围和内容多年来基本上都是在电力营销、安全的范围之内,而且,由于自己岗位的工作时间那时已将近15年,再加之对写通讯也很熟悉,所以,无论是写作的内容还是在采写对象的选择上都能够把握住迟度和要求,然而,突然让我走出“舒适圈”有点让我手足无措。

为了进一步弘扬劳动精神,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我们一有汪学忠、何维忠、黄志举带队,通过走进界首、阜南、临泉电力公司等地深入挖掘、广泛宣传一批优秀劳动者典型,让创新引领成为风尚,8月上旬,根据工作的安排,省电力报社让我带队参加皖南电力专项采访宣传活动,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领域,我既担心又害怕,担心自己没有经验,组织不好这次专题采访,害怕自己写出的稿件展现不了被采访单位、人员的工作全貌和风采。

“领导既然能够把工作交给我,那就说明领导相信我能够完成、能够完成好此项工作。”我抱着这种想法欣然地接受了此次的专题采访活动,联系专业记者、联系通讯员、联系被采访单位,通过沟通和交流,最终有我们一个四人的专题采访组,采访对象涵盖皖南的黄山市等三家单位的安全生产保电及人物。

两次五天的专题采访时间,我们按照分工,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采访主题和采访重点,每到一处,我们都会根据分工进行认真的采访,通过跟班采访,我从专业的记者身上学习到了采访的方法和技巧,从通讯员身上学习到了对人物、事件亮点挖掘的角度,虽然专题采访时间紧、任务重,但是,我们还是如期完成了专题采访的任务,形成了八篇通讯类专题新闻稿件并在相关的媒体进行了发表。

跟着学习的让我收获了快速的成长,岗位的锻炼让我提升了对工作思维的角度和维度,跟班学习实践让我提升了新闻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同时,通过跟班学习实践也让我明白,只有肯奋斗、肯专研、肯付出,那么,我们就能够收获成长。



在 2020年的一年里,我的收获在各类媒体发稿多达1500多篇(其中电力行业类900多篇、为最美供电所写了连续报道近10篇、文学类300多篇、社会类600多篇、论文10多篇),新闻道路上成长同时也有一点小小的遗憾,由于工作的原因自己失约家中多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总是充满荆棘,我们要想收获就必须付出努力和奋斗,特别是在2021年,它既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我们还将迎来建党100周年,面对新征程,我们要想实现成长就要时刻保持好奋斗的精神,时刻用劳模精神、劳动者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和鞭策自己,这样我们方能够有更多的收获。编辑/王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