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编:相马“伯乐” 与按图索骥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据说,古代天上管马的人名叫伯乐,所以人们都称孙阳为伯乐。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拉着车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了这匹千里马,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场,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现在却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于是,他便对那赶车的人说:“这是匹千里马呀,你怎么能让它随便拉车呢?” 赶车的人看了孙阳一眼,不屑地反问:“你怎么就知道它是匹千里马呢?” 孙阳滔滔不绝地讲起千里马的特点,赶车人不耐烦了,说:“留着你的‘养马经’对你的后代讲吧,我可没时间听。”一句话提醒了孙阳,他想“对啊,我应该写本书才对呀!”于是,他真的写了本《相马经》,希望把他的经验流传于世。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真所谓按图索骥也!”这样,“按图索骥”这句成语也就广泛流传了下来。
现实社会中,像”伯乐”和他儿子那样的人,为数不少。他们只注重事物的表面,食古不化,死板教条,按图索骥,其结果只会到处碰壁,徒增烦恼。(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