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的国家行政学院——苏维埃大学
1933年8月创办于瑞金的苏维埃大学,堪称当时的国家行政学院,并且具备了如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政学院的雏形。是年8月16日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第48次常会考虑到,“因为革命战争的猛烈开展,环绕革命战争的每个重大工作,如查田运动、经济建设、工人斗争、文化建设、财政工作、肃反工作、道路建设、新苏区的发展以及目前的选举运动,都需要大批干部。……中府各部都在办训练班,为着集中领导,统一教授与学习的方向起见,决定开办苏维埃大学,以毛泽东、沙可夫、林伯渠、梁柏台、潘汉年五同志为大学委员会委员,以毛泽东为校长,沙可夫为副校长,立即进行开办”(《红色中华》1933年8月31日)。8月21日,苏大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招收1500余学生,初分普通班和特别工作班(土地、国民经济、财政、工农检察、教育、内务、劳动、司法等8班);并决定在中央政府附近建筑新校舍,于9月初举行盛大开学典礼。《苏维埃大学简章》规定,苏大“以造就苏维埃建设的各项高级干部为任务”。苏大学习的中心任务,第一学习领导广大的工农劳苦群众进行一切战争动员工作,来帮助战争:第二学习改善群众生活问题,学习怎样去保护工人农民的日常利益;第三学习怎样管理苏维埃政权,怎样管理自己的国家。为此,苏大主要招收已参加革命的各方面(特别是政权系统)的负责同志为学员,以训练班为主要办学形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教员除分专职的而外,还从中央领导和中央各部门负责人中聘请了一大批兼职教员。学员毕业后,原则上回到原单位,或另行择优任用。

《红色中华》报关于苏维埃大学的报道
1934年4月1日,已定名为国立沈泽民苏维埃大学的苏大,在瑞金本校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继任校长瞿秋白作了报告,时任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张闻天发表了极为重要的演说(其主要内容即上述苏大学习的中心任务)。
1934年7月,苏大合并于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
来源:曹春荣编著《翻天覆地:发生在红都瑞金的百个党史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