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状
文/农村人

七十五岁的老金,肩扛着行李,正月初 六便随着打工的人流离家,虽是背驼但脚步还算稳健,这是第十个年头外出打工了。
当有人问起:“老金哥,你这么大岁数了,为何不在家种地,还这么跟着年轻人东奔西跑”?老金笑笑:“外边的风景好啊,趁着腰腿能动,遍地看看挣几个钱花。现在种地不挣钱,不打工怎么办啊?”
老金有一儿一女,女大儿小,女儿结婚多年,也生有一儿一女,生活虽不富余,但将就可以,女婿工厂上班,每月三四千元,在农村也可说是个上等水平吧?闺女在家务农照顾着两个孩子上学,陪伴婆婆。
上世纪正赶上晚婚晚育政策,国家号召生男生女都一样:一对夫妻一个孩,可女儿九岁那年国家又有了新的政策,农村第一胎是女儿的可以生二胎,这真是党的政策好,老金积极响应。第二年儿子出生了,为了纪念党的恩情,给儿子起了个应时的名字,取名"迎生”,意思是跟着党的政策迎时而生。
迎生比姐姐少九岁,从小是蜜水泡大的人。
迎生今年三十多了,儿子也六岁了,为了儿子也在城里买了一个二手房,媳妇住城接送儿子上幼儿园。现在的年轻人谁也不乐意在家种地,因粮价低,农药化肥贵,一年的粮食去掉成本,也剩不了几个钱难以养家糊口,所以都扔地外出打工。
为了买楼还贷父子俩天天搬沙运泥,经过几年的努力,贷款还有十多万沒还上,趁着腰腿能动,再干上几年还完房贷再为孙子积攒点学费。
人总是不满足,想着儿子挂着孙子,宁可吃苦受累,决不叫子女掉队。自己一生也没为儿女攒下几个钱,这都怪自己无能。就说儿子这个房吧,虽然不是太贵也就四十五万元,可自己种地受苦一生也就攒了个两万块钱,为了儿子这个楼亲朋借遍才交上首付款。
父子俩常年外出打工挣钱还贷,家乡地里活全靠迎生妈妈打点,可是去年秋收七十二岁的迎生妈收杀庄稼,不慎把腿扭伤担子一歪摔倒在地又把腰跌伤,为了给其治病花了四万余元。这真是雪上加霜,房贷还没还上,又拉下饥荒,你说不挣能行吗?孙子念书还等钱那!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一家人的生活状况深有感触,现在种地不挣钱,儿女都在外靠打工来维持家,老人得孝,儿女得养。看看城里和农村吃官饭的相比,那是一个天堂一个地下。城镇有养老退休金,少则几千多者过万,农村老人儿女在外自身难保,买房买车很难有钱顾娘挂爹。国家政策虽好每月给老人发放一百多元的补贴,一年也就一千多元,买衣买裤油盐酱醋都用钱啊。算算三四十个农村老人也不如一个吃官饭退休的,更不敢攀比公务教职了。所以现在农村人千方百计花钱供儿女读书,目的是远离农村。
宁可三餐不食饭,决不叫孙子输在起跑线。
邻村发生的一件事,听后叫人潸然泪下,让人感慨万千:那是去年的事了,刘得好六十二岁,妻子谭梅花六十一岁,父妻在家务农种地,妻子经常有病,儿子一家住城打工,经常回家帮忙照料庄稼,伺候公婆。孙子已十二岁上学读书,父妻两个每月也能挣个六七千元,生活还算不错,可是在某小区花了近五十万元买了一个二手房,再加上孩子上学每月还贷,虽省吃俭用,可也是捉襟见肘。何况家中父母有病每月都得回家给父母花钱治病,孝父敬母本是天经地义之事,可儿子一家也不容易啊。
老两口整天唉声叹气,看看邻居张某家,老张政府退休一个月七千多元,老婆教师退休每月六千多,一家人逍遥自在,中国已经走遍,听说要去国外旅游,只是为避疫情沒有去成。老张儿媳一家每个星期天都会来家与父母相聚,老张俩口每年都给儿子十几万元,城里已有五栋楼,刘得好儿子的房子就是买的人家的,听说一转手就挣了十万。
穷人不能比富人,农村不敢攀城市。刘家生活虽是艰难,但二十几年来老两口还是坚持着交农村养老保险,从开始每人二十元到后来一百二百不等,但近几年身体不好没钱交终断了几年,从儿子进城上班后又每年替父母续交。去年老刘已六十多每个月能领四百多元,今年老婆也已六十有一了,两个人每年可领近万元钱了,可是身体不好,吃药都不够,种地不挣钱,打工有病无力,还要照顾病妻,何况儿子房贷未还,孙子上学还得花钱。左思右想觉得日子艰难,为日子发愁,老两口不想在拖累儿子了。
父妻俩商量好后给儿子去了一个电话,说是家中有事,叫儿子一家明天回家来。
第二天等儿子儿媳回家后,发现父母双双躺在炕上,脸色并无异样,儿子儿媳喊爹叫娘,可是怎么也没叫醒。等上前用手摇晃父母,发现父母景一动不动身体彊硬。
二人哭天呛地声惊动了街门邻居们,很多人进门观看,帮着料理后事。众人不解昨日还在街上玩耍,怎么一夜之间夫妻双亡,正在纳闷之时,村理事会一成员正上前帮忙,掀开父母的被子帮其善后,突见被窝内有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有字,他拿起观看。看着看着不觉已是泪流满面:“儿子,我跟你娘商议好了,不想在连累你们了,你们挣钱不易,要交房贷还要供孩子上学。我跟你娘常年有病,你为我们也花了不少的钱,我跟你娘谢谢你们了。我去年刚开始领社保钱,一年领了近五千元,今年你娘也开始领钱了,我们两个加起来一年能领近万元。听说国家有规定,农村社保领不够十年,国家可以让一次性领取,我虽领了一年,你娘今年也该领了,等我俩两死后你可以用这些钱供孙子上学。我俩不想在拖累你们了,好好供孩子上学,将来能找个好工作。当你们见到我两时,我们已经上天堂享清福去了,请不要哭,人总是要死的,自己珍重。”
当儿子看完后,捶胸顿足,大哭不止,媳妇更是啼哭有声直怨自己没有照顾好公婆。村里人也个个哀声叹气眼泪不止。
这真是一个社会两重天,退休钱多给儿女,父母好比那摇树钱。农民辛酸打工难,孝父敬母情意缠,没有礼拜无假期,农民一年到头不休闲。养家过日步步难。
相信党和政府能够出台更好的政策,多多关照农村四五六十年代的老年人,不要再叫悲剧重演,别叫他们出力流汗又流泪。

作者简介:姜春荣山东省龙口人,-个打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