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的那些日子
文‖辛文娟
在我们每个人童年的记忆中,都有一个熟悉亲切的问话:“乖乖娃,你长大了想干什么?”我小时候就对画画感兴趣,长大后想当个画家。

我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是一位有两个孩子的妈妈,是一位普通的纺织工。我喜欢文学与绘画,在闲时或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或用手中的画笔给人们带来艺术之美。马东理老师是我学画的“媒人“,他是宝鸡市美协会员、作协会员、扶风县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法门寺书画院副院长、现是一名美术教师,热心美术事业。

刘浩强老师是我学画的启蒙老师。2018年应马东理老师邀请,我参加了扶风县美术家协会第二届换届大会。就在那次他给我引荐了抱璞斋主人刘浩强老师,他现是陕西省美协会员、宝鸡市美协与扶风县诗词盈联会员、法门寺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扶风县美协副主席、书协会员、泥塑非遗传人。 三年前,我报名在“抱璞斋”的国画班学习,地址在扶风县新区君临食府院内。上课时间是每周五18:30_20:30,刘浩强老师的每节课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示范讲解都很仔细,一遍没听懂反复教,不论是小朋友学员还是成人学员都能教学严谨。刘老师根据小朋友学员的兴趣教学,每人一个题材,往往是一节课用两节课的时间,我笑问老师:“让小朋友学员画同一个题材不是更省时吗?”结果老师的回答让我更爱国画课,他说:“没有兴趣的课小朋友不喜欢,也不爱学,更是欺骗家人,误人子弟。” 每周五我17:30下班后,以最快的速度梳洗,带着饥饿与疲惫来不及喝一口水,骑上电动车,骑一个多小时赶到目的地——抱璞斋。尽管这样还是会迟到十几分钟,还好上课用的笔、纸和颜料都是我提前准备好的,要不然让老师和学友等很久,抱歉,我迟到了。学友们微笑着说:“是你给了我们讨论上一节课的时间,不是你来晚了,而是我们来的早了,你来的正好,老师刚好准备上课。”“嗯,谢谢学友们,请老师上课吧!”当我在学画一片竹叶时,老学员己经在画小品,我好羡慕,默默的在心里问自己,啥时候我也能画小品。

我参加抱璞斋学习没多久,就遇到绛帐通往县城的公路扩修,这也意味着我必须强行停课。当然,还有其他的路也可通往县城,一是因为时间有限,二是路况不熟悉另外返回时又是夜间,我怕走错路让家人担心。如果走错路可能永远就没机会学画。我刚开始报名时家人都反对,他们考虑到我的安全,工作又累还要照顾家里,路途又远。我只能用行动告诉家人,我会照顾好自己。起初我没敢告诉爸妈我学画的事,就怕他们担心,谁知女儿有一次在她外婆家说漏了嘴,结果我被爸爸美美地训斥了一顿。他让我照顾好孩子和家人,多分担一些家务,别去学画,多休息。我和爸爸争论了一番,我告诉爸爸,因为我是下班后去学画,上班前,我提早准备好晚饭的食材,所以不影响工作和家务。爸爸看我心意己决,便不再劝说。
在停课的日子我想了很多,在坚持与放弃中徘徊。一是路途遥远,二是雨天或是工作临时调动又不能去上课,断断续续上课能不能跟上学友的进度,三是两个孩子正在上学,豪无疑问又要多出一笔额外开资。无数次我默默的问自己,假如你真的放弃你愿意吗?以后会不会找到更合适的老师,有没有学习工作两不误的合理时间吗?初心就这么殆尽了,不是让别人笑话吗?于是我又期盼着这条路早点竣工,我好去上课。经过好几个月的漫长等待,路终于通了。此刻我的心情如同万物勃发盼望甘霖降,多么希望生出一对翅膀尽快飞去画室。

我刚来上课,刘老师就说:“今天我们学习难度大一点的画,既然我们学画就要深入,不断提高,才能脱颖而出,走向更高的层次。”刘老师示范了一遍,让我们练习,我们一边画一边听老师讲这幅画的作者简介、画风及特点。“我要在老师的旁边画,都不要占我的地方,今天的画有点难,我平移一下”,这是谁的声音?“噗哧”惹的学友们哄堂大笑。“ 段同学不愧是数学老师还知道平移,数学都用到画中了,厉害!”,说着便数起大拇指,这是范同学在说话。大约半小时左右学友们都画完了,魏同学问:“这是谁画的把鸟的羽毛都画出来了,栩栩如生、笔力劲挺、一气呵成。”旁边的周同学微笑着说:“谢谢你的夸奖。”“这又是谁画的?瞧!两只鸟还在说悄悄话”,王同学问。“这是我的拙作,请大家多多指导,尚同学回答。”我说:“看,这还有一幅又是那位大师的杰作,最近好像心情不好,你看这两只鸟互不理睬”,“你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吧!今天的画有难度,没画好怎么就成心情不好了”,大家不约而同说。这时曹同学说话了,这幅画画的挺好的,给人另一种意境……。学友们都相互谈论,一问一答,学习着,突然周同学诗兴大发还写了一首小诗:“丹青妙笔画春秋,残荷有情赋冬诗。人间四季皆美景,高山流水入云溪。”倾刻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响彻在整个画室中,我们在月影烛台,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美好时刻。

在这群学友中有来自行政企事业单位的,也有来自教育行业的,还有医护人员、退休人员、大学生、小学生、农民工等,身份并不阻碍学友们的交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因爱好而相遇。不知不觉中一节课临近结束,最后老师老师对大家的作品一一点评。我对大家说“我最快乐的时间就是在画室的两个小时,忘记了烦恼,生活的琐事,沉淀在大自然的快乐中,感受禽飞鱼游的自然美,谁说又不是呢?"趁着学友整理学习用品,刘浩强老师关切地说:“文娟你来一次不容易,我再给你教几只鸟的姿态,回去了勤加练习。”嗯,谢谢老师!老师对我的偏爱更增加了我学习的信心,在后来的课程中我尽量不缺课,出门查天气预报,提早准备雨具,不辜负老师的辛勤培育,不负韶华。

正在我学画入门有点成绩时,2020年10月2号婆婆突然脑出血,我又再一次不得不停课。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同年12月27日,我在家里电动压面机上把手不慎压伤,还好没伤到骨头,伤的是左手,只好请假在家养伤。这时也临近年关。我一边照顾婆婆一边安排春节的事,利用闲时间练练画。由于白天要干家务活只能晚上练习,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公公给婆婆按摩胳膊,我则在一旁画画。婆婆让公公给我把灯换亮,由反对到支持。爱人还说:“网上最近宣纸搞活动给你买一刀纸。”我笑问:“今这是什么日子,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又是换灯又是买纸的。”爱人说:“看你这么用功奖励一下不行吗?”

我断断续续学画己有三年,是该检查一下学习成绩的时间了,于是第二天我拿了幅画,抱着试试的态度去刘浩强老师的画室,看看有没有人喜欢。因受疫情影响,刘老师在画室开设了网络直播,让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给周原及各地的画家开辟新天地,让艺术源远流长。
“叮铃铃,叮铃铃”我隐约听见卧室的电话响了,猜想会是谁的电话呢?噢!是刘老师的电话,平时都是我打给他询问画画的事,会有什么事?我猜想着,“喂,老师有事吗?”刘老师说:“你的画己经卖了,月底统一结算。”嗯,谢谢老师的辛勤培育,三年的不懈努力,风雨兼程总算有回报了。挂了电话我的心情犹如大海久久不能平静,回想着三年来的一幕幕是那么的不容易,在放弃与坚持中徘徊,在精神与思想中决择,成功与失败就在一念之中。月底我拿到了26元钱心里如蜜样甜,虽然并不多,但这必定是我艺术收入的“第一桶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希望自己的居室温馨而高雅,艺术作品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即然我能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我就坚持下去。第二次我带去的26幅作品刚开播,还没铺展完就被买家全要了。我告诉买家等我展示完了您可从中挑选您喜欢的画。买家竟然说不用了,顿时一股坚持的力量直流我心底,我的努力被肯定。这三年来我虽断断续续听课,但我闲时奋笔耕耘,积极参加各种画展活动,苦尽甘来终于获得了大红的荣誉证书,这都离不开马东理和刘浩强两位老师的辛勤培育。其实每幅画就像是画家的孩子,从不亚于父母对孩子负出的精力与时间。从动静,虚实,远近,聚散,干湿浓淡及技法,留白等到最后的落款,盖章都参透了每位画家的心血。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讲道:“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征途漫漫,努力不断。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一如既往,继续画画,不负岁月,不负韶华……

作者简历:辛文娟,中共党员,笔名兰馨若,宝鸡扶风人氏,扶风县作家协会会员,扶风县美协会员,诗联会员,喜欢绘画,绘画作品2018年入选扶风县博物馆纪念改革开放40 周年书画展,2019年入选第三届宝鸡市女性春华三月书画展……闲暇之余喜欢写作,作品曾在多个网络传媒发表。喜欢用文写心 ,愿和每位学画的老师一起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