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岁那年》读后感
新蔡县汉杰小学四二班 赵如臻
我恋恋不舍地合上书,书中的故事依旧在我眼前飘荡。我不禁又想起书中一些难忘的情节。
河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儿,因为战争,她一岁时,爸爸就被抓走了。母亲带着四个孩子前往了美国的阿拉巴马。然而,河需要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十分难,河要融入一个新的地区。
这本书以诗歌与日记的形式写的,简单、纯净的字词,简洁明快的叙述,作者赖清河独特的写作方法,让整本书阅读起来得心应手,毫无压力。从家乡的幸福日子到适应美国社会的艰难经历,作者将小女孩儿河的成长历程描写得生动感人。透过主人公和的眼睛和声音,书中的角色变得鲜活起来,这个女孩儿是如此坚强可爱!
这本小说反映了黑暗社会,反映了残忍的战争。想想如果没有战争,河是否还在越南炎热的夏天采摘树上的木瓜?战争,导致河到了美国,生活没有想象那么好,在学校里受到侮辱,在家里还遭到房东太太的非议。我十分痛恨战争,战争使多少家庭分裂?使多少人死于非命?到底是谁发明战争,真不想再让他出现!
我想让世界每一处都和平安宁,没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