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骆久红,祖籍湖北蕲春,出生地新疆阿克苏,居住地山东东营。教书育人三十载,闲暇时舞文摄影。出版过散文随笔集《流年碎影》,文章散见纸媒和公众号,偶有获奖。
秋叶静美,生活静好 2016-11-06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的《秋词》这样描述他眼里的秋。还有人说:有多少繁花满枝,就会有多少秋叶零落。无论站在什么角度,秋天总是以绚烂多彩、凝重肃穆、春华秋实,吸引人们赏秋,品秋。
深秋初冬季节,树叶经历了春天的嫩绿、夏天的深绿,渐渐变黄变红,飘零而落了。漫山遍野的红叶成为游人眼中最美丽的秋景。不论老少,不论远近,相约出行看红叶去。于是乎,家人朋友自驾前行的,跟随户外组织的,跟随旅行社的,呼啦啦地进山了。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停满了大大小小各地车牌的车辆,洗手间里拥挤的如同春运期间的火车站。或许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景,大家并不烦躁,反而在拥挤中眉开眼笑的。

青州红叶山之前默默无名,估计经过这次万人观赏后会名声大振。山头绵延不绝,一树一树红叶像一团一团的火焰,渲染着秋的热烈。沿着崎岖的山路,拾级而上,极目望去,山峰连绵,有的被绿色覆盖,有的裸露着山脊,山楂鲜艳的红,柿子艳丽的黄,芦花洁净的白,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在眼前展开。
石阶上,落叶缤纷;树枝上,红叶似火;树丛中,游人如织;镜头中,笑靥如花。秋叶静美,生活静好。
幽静的山村,敞开胸怀迎接远方的客人。山民在路边忙着推销各种产品。山楂、柿子、核桃、地瓜、桃子等,价格绝对比城里市场上的要便宜。一家手工煎饼作坊,吸引不少人观看和购买。大嫂面对围观,不急不慢地完成操作过程。不像是在做生意,更像是在表演。
沿途还发现几个奇装怪服的人,从头到脚包裹严实,只露出眼睛,外面穿的像是骑士服的黑衣服,坐在路边画着油画。他们来自哪里?为什么是这副装扮?是美院的学生在这里写生吗?好奇心促使我和其中一位女士搭话:请问你这油画出售吗?答可以出售。那售价是多少呢?还没定价……这几个神秘人物给山村增添了另类的气氛和气场。

山里人的幽默随处可见。高大结满柿子的树旁坐落着卫生间,抬眼辨别方向,左边写着柿子姐,右边写着柿子哥。不禁哑然一笑,柿子沟的宣传太到位了。
和两妇女擦肩而过。听其中一人说:这也太坑人了。大老远跑这里来,啥也没看着。我轻瞥了她一眼:生活中不缺乏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不是吗?弯曲的山路、爬满枯叶的院墙、白墙红瓦的院落,院墙上金灿灿的玉米、远山近处随处可见的累累果实,在绘画者一笔一笔的调色涂抹中形成一幅美丽的油画,在摄影者的镜头里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人问:外出爬山看红叶感觉如何?我曰:不在风景,在于看风景的人。佛家把人生分成三重境界: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想,游山玩水也莫过于这三个层次吧?
有道是:“佛理如云,云在上头,登上山头云更远;教文似月,月在水中,拨开水面月更深。”人的一生,无外乎春夏秋冬,几经重复。人到中年,若能洞察世事后反璞归真,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岂不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