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 候
作者/古越 主播/曹建秋
守候是一种令人向往的情怀,守候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意境。 当你在寒冷的冬夜里跋涉,当你在风雨泥泞中前行,守候便是你心中的明灯,是你希望的圣火。仿佛茫茫大漠中一泓碧水,仿佛漆黑里森林小屋的闪烁烛红。

儿时无忧无虑,烂漫童心,是因为有妈妈无微不至的守候。风华正茂的青春里,那是理想的旗帜在劲舞着生命飞扬。踯躅顾影的中年时,撑住腰身的是妻儿的倚门相望。耄耋暮年,白发苍苍时,是爱侣的搀扶,儿女的关爱成全着泪眼中的饱经沧桑——这些守候啊,如朝晖普照大地,如春雨润物无声。

我们常常因不经意而忘记了亲人的关怀,常常因我行我素而留给爱者隐隐的心痛。当覆卵为坚石而一腔涂地,当最后一株稻草坍塌了如磐的犍牛,可否听到弥漫在空气中的挽歌,可否在脑里浮现残阳的啜泣。
这就是守候——轰轰烈烈时,她是温婉的春风;行云流水时,她是如玉的满月;萧瑟冷落时,她是一抔玉脂满怀的温柔;冰天地裂时,她是如剑如歌的决绝。得到的时候闲若敝帚,失去时才知道拥有的可贵。纷繁复杂、花红柳绿的世界里,我依然看到茫然中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如炬如炽;挥金如土、一醉方休的潇洒中又抖落了多少心头的无奈与失望!望着烈士碑的高耸,贞节牌坊的巍峨,多少人不禁要问,何至于此,抹杀了性命还会有什么?

其实,那是一种守候。因师长的爱,兄弟的情,我无以为报,将一腔热血付与期待的守候。其实,那是一种守候。因手足的亲,肌肤的切,她无以相谢,便将生命的火花投入黑夜的祭奠。这只是一种约定。人诞生的时候,只有我们自然的灵与肉。没有谁说过,情和义,性和爱必然要联系在一起。这只是人们后天的约定。倘若双方同意,一个指端的小口,一碗醇香的烈酒也不乏守候约定的深刻。所以,这与形式无关,唯有信义和诚实是我们无法越过的门槛。上帝是公平的。抛弃了青灯,可以换来七彩,但你就远离了深沉的守候;作废了理想,可以换来眼前的实惠,但你就不要期待道义的支援。没有超人的付出,就没有超人的收获,人后吃得苦中苦,人前才有甜上甜。这也诠释了古老的哲学教喻——“有所不为有所为”。

世界在变,我们在变,而守候依然是心灵深处永恒的呐喊。它如静谧原野上无尽的漫天雪花,如幽谷禅门里传出的夜半钟声,呵守着人生路上疲倦的你、我、他……
注:本文刊载于2015年11月号《现代作家》杂志和《吉林日报》2018年7月19日第14版;曾获2014年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三等奖。

古越,本名张弘,著名海归诗人。旅居海外十余年,世界理工科名校出身,坚持文理兼修,全面成长,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多语种文化交流、文学音乐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2009年以海外高层次人才身份引进回国从政。是国家科技部科技外交官驻外后备干部、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入选者。现担任区侨联副主席、政协委员等多项社会职务。近年在国内发表多篇作品,部分获奖。2016年出版个人诗集《古越风华》。创新制作继承古典诗词并融合现代自由诗精髓的仿古体新诗,2017年创建先锋诗派。

曹建秋
中国先锋诗派仿古体新诗研究会理事,朗诵部长
远方之声朗诵俱乐部吉林训练指导
吉林市全民阅读协会远方朗诵艺术团团长
吉林市语言艺术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