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话”(三)
文/吴德忱 诵/沧海
空话、大话、废话、套话、官话其实都是一“母”所生的兄弟,都是语言垃圾。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列为“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有些人讲话没有中心,找不准重点,官话连篇,让人听起来直犯困,这不能不说是对听众的一种“摧残”!
大跃进时期,“要用十五年时间超英赶美”就是大话、空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寓言神话般的话也有人敢说,你说这是空话也,大话也,还是废话也?真让人费解!发明杠杆定律的伟大科学家说的“给我一个立足点,我就可以移动这个地球”,这既是笑话,也是废话。谁能给他个支点呢?日常生活中有人也说大话、空话。“这个官没让我当,让我当我也能当”,“我要是有钱,我也能干一番大事业”……。有前提条件的话,说出来大概都是空话。

套话在公共场合说的时候多些,每每登上大雅之堂。套话像唱戏的“小帽”、说书的“引子”。
恭维话是指与事实出入较大的奉承话。恭维话对有些人是比较好说,也比较好听。正因为如此,这种话无论在民间还是在官场出现的频率都很高。“你看,你家的孩子多好啊”,“你家的嫂子多漂亮”,“你家房子装修就是有格调”,“你的发言真有水平”,“你真有才有德”……。特别在酒桌上,恭维话有时听起来让人身上直起鸡皮疙瘩。有人把这种话点的非常精准,叫做献殷勤、谄媚或“夸官”。
其实,实事求是的对一个人的褒讲不属于恭维,而是一种肯定、鼓励和鞭策,自己也找到了学习的榜样。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粘合剂。关键是说得要“贴谱”,不然被恭维者听起来也不一定舒服。

真正的醉话很少。大多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借“醉话”表达一种心声,发泄一种情绪。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醉酒”,那个怕爬上光柱你把电门一关他从光柱上掉下来的人,大概是真的喝醉了。可那是艺术,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能爬光柱的人。一般情况下,真醉是不说话的。说醉话的人心理非常清醒,只是把醉话当作“戏词”而已,其用意不但旁观者清,当事者也明。
人们每天都在说话,但愿我们的话,说得真实,说得文雅,少些假话,少些套话,少些恭维话,少些脏话……,尽量不让垃圾话玷污我们的语言环境,让人与人之间在语言交往上多些真诚,少些虚伪。那是社会文明的一种进步。
作者简介:吴德忱 ,一个退休老人。一生无所事事:在职,做不成事;退休,没有事;闲着,没事找事;专著,平安无事。
主播简介:沧海,居天津,喜欢朗诵,希望用声音传递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