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话”(二)
文/吴德忱 诵/沧海
从说话的内容上说,说道可就大了。真话(实话),假话(谎言),大话,空话,套话,官话,俗话,笑话,情话,醉话,疯话,傻话,脏话,废话,恭维话,虚伪话,顺耳话,逆耳话……,不胜枚举。有人是语言全才,这些话可能都说过;而有些人则不然,有的说过,有的没说过,有的说得多,有的说得少。
真话,好说,但有时候不好听。为什么说好说呢?因为不用编造,想什么说什么,看到什么说什么,是什么就说什么,极其自然淳朴,又不费心力。你长个三角眼,尖嘴猴腮,别人说你不漂亮,或直言说你丑,这是真话,但你可能不爱听。你脾气不好,动不动发火,同事说你修养不高,没有包容性,这是真话,你可能也不高兴。

领导到基层调研,首先要求群众要讲真话。这是调研的真谛。可群众真的说了真话后,事后当地领导说不定会骂他。
改革开放前,有的领导下去调研,主要是“总结经验”,找事例,作佐证,证明当时政策“放之四海而皆准”。自然领导想听什么,群众就说什么,领导要什么素材,群众就提供什么素材。重要的领导下来“走走”,地方官员“吓坏了”,也忙坏了。要组织“场子”,找合适的人来座谈,甚至怎么说,说什么都要交代清楚。这样戏剧性的安排,领导怎么能听到真话呢?领导听不到真话,怎么能制定正确的政策,解决问题呢?!

最近,重看张国立主演的“康熙微服私访”电视连续剧,很受启发。不知是“戏说”,还是历史,暂且不论。在信息不畅的封建时代,皇帝很难听到真话,即使是一个“好”皇帝,假话听三遍,也会信以为真。康熙很聪明,怕受蒙蔽,自己私自以买卖商人“黄三爷”名义,下到民间了解真情。每次微服私访,都能查到妄臣贼子,都能整肃一方,令百姓山呼万岁。今天的领导,不可能微服私访,但一定要信息畅通,随时能听到真情民意。
真话,好说,但有时候不能说。一个人得了癌症,他个人一点感觉也没有,医生当他就不能说真话,只能跟家人说,而家人跟他也不能说真话。不到万不得已,能说“你得癌了,是晚期”吗?。试想,那是一个怎样的结果!老人的儿子突然去世了,在一定时间内,一般都不告诉他,谎说他儿子出差了,需要些日子才能回来。这也不是真话,而是善意的谎言。在外交上,很多时候也不能说真话,“无可奉告”,是最好的辞令。政治上有时不说真话,那是策略,而策略是战胜对手的法宝;军事上有时不说真话,那是秘密,而秘密是克敌制胜的武器。对待坏人,假话是一种防身武器。

真话,好说,要说真话、听真话。我们的先人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就是告诫后人要听得进真话,真话犹如一剂良药,是能治病救人的。我们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军事家,不需要隐藏太多的秘密。
与真话相对的,就是假话,也可以说是谎言。每个人大概都说过假话。偶尔逃学了,跟父母说上学了;考试打小抄得了好成绩,父母问起,也说是自己答的;上别人家办事正赶上饭时,人家让吃饭,自己说刚吃过,其实肚子咕咕叫……

假话也好,谎言也罢,只要不是恶意,只要不是犯罪,只要不是损人利己,都是可以原谅的。原谅,是原谅过去,但不原谅现在和将来,要反对说假话。哪怕是善意的谎言,它也是一种欺骗,一种蒙蔽,即使不违法,也是违背道德的。
不经意的假话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狼来了,狼来了”这个故事“地球人”都知道。放羊小孩的初衷只是“逗你玩儿”,可是后果是狼把羊真的吃了。
精心设计的假话,是一种欺骗,后果更不堪想象。朋友、亲戚来借钱,说要办的事如何如何重要,而眼下又怎样怎样困难,发誓“砸锅卖铁”也要还你的钱。一旦钱到手,就“泥牛入海无消息”,让你不但失去了钱,连朋友和亲戚也失去了。小笔的钱也就算了,当作扶贫了,大笔的钱不得不付诸法律,对博公堂了,朋友变成了仇敌。所有的骗子,都靠假话和以欺诈的手段获得贪欲者的信任,让其上当。这种假话和谎言不但违背了道德良心,而且也构成了犯罪。

花前月下,亲亲我我,可是恋人们有没有想到对方说的有多少是真话,有多少是假话呢?恋人是情痴,情话是糖衣迷药,当事人大多都会被迷倒的。假话伪装,请君入瓮。结婚就原形毕露,优点变成缺点,缺点成了污点。谁玷污了圣洁的爱情,爱情就成了他婚后的坟墓,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惩罚。
在生意场上,假话和谎言也时有存在。买卖双方是一对矛盾,有的卖者想多卖点钱就说东西如何如何的好,价格如何如何的低,目的自然让你买他的货。而买者则说价格如何如何的贵,质量如何如何的不好,最终无外是压你的价,少花些银两。

工作上的假话和谎言也屡见不鲜。领导者为了要政绩,虚报成绩,巧编经验;工作时间办私事,领导问起,说下基层办什么什么事去了;有的按政策规定马上就应该办的事情,也说这事不太好办,非得“人情”到了才给人家办……
(待续)
作者简介:吴德忱 ,一个退休老人。一生无所事事:在职,做不成事;退休,没有事;闲着,没事找事;专著,平安无事。
主播简介:沧海,居天津,喜欢朗诵,希望用声音传递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