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涝峪聚庆建军节再续湟水老山情
~~工兵十四团部分战友庆“八一”
三十五年前的“八一”,工兵十四团的战友们是在老山战区度过的,是在抗洪抢险的战斗中度过的。那一天,我们继完成了战区60多公里水毁道路的疏通任务后,又在激流汹涌的盘龙江上架起了装配式公路钢桥,恢复了前沿阵地两岸的交通。兄弟部队“工兵万岁”的欢呼,至今还在耳际回响!
老山主峰交通壕

在前沿阵地构筑的发射工事

盘龙江装配式公路钢桥

巍峨的老山

火线入党

兰州军区董占林副司令员等首长来团视察,与团党委委员合影留念

成都军区云南前指首长来团视察与我团部分干部合影

2021年7月31日至8月1日,工兵十四团武功籍1985年底入伍的部分战友,在西安市鄠邑区秦岭深处的涝峪河畔,举行了“庆祝八一建军节,纪念老山作战三十五周年”活动。咸阳、铜川、泾阳、周至、鄠邑区、甘谷的一些战友闻讯参加。参会战友、亲属共80多人。
与会战友合影

与会战友及军嫂、子女们合影


掠影之一:高唱军歌,怀念烈士和已故战友
大会由参加老山作战的一连班长徐佐中主持,指挥大家高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向在老山作战中牺牲的王选民、王耀平、李海玉、李其川、郑建范、文启华六位烈士,向参战官兵中已经去世的团政委白崇录、司令部管理股政治协理员杨建新、三连连长刘世鹏、一等功荣立者胥礼全等战友肃立默哀。
一连班长徐佐中主持大会

与会战友肃立默哀,怀念烈士和已故战友
与会战友高唱军歌

掠影之二:战友致辞忆当年
武功籍战友代表杨逢春致辞,回顾了他们刚穿上军装不久,就义无反顾的奔赴老山战场,为国家安宁、人民幸福英勇拼搏,完成作战任务的峥嵘岁月。为在八一军旗下,在工兵十四团有过最为鲜亮的人生感到光荣和自豪。
杨逢春战友致词

老山作战时的三营副营长梁忠智、团政治处宣传干事王联社、老山作战老兵代表梁志文,鄠邑区战友王抗线、张海峰,甘谷战友卞小龙等先后致辞,回顾当年,使大家仿佛又听到湟水河畔军营的军号声声,老山战场的炮声隆隆。更增添了“一日做战友,终生是弟兄”的亲切情愫。
王联社战友致词

梁志文战友致词

王抗线战友致词


掠影之三:战友军嫂才艺表演
纪念会上,武功战友杨旭海给大家奉上了一篇诗朗诵《我爱绿军装》,战友叶盛斌演唱《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
杨旭海战友诗歌朗诵《我爱绿军装》
几位才艺出众的军嫂,经过简短的现场排练,在歌声中翩翩起舞。
军嫂们的舞蹈

叶盛斌战友献唱《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

掠影之四:久别重逢 追昔抚今
一些战友,分别多年重逢,高兴的锤肩,拥抱。回忆当年在军营、训练场和老山前线的岁月和情谊。为铭记建军九十四周年,老山作战三十五周年涝峪相逢,各营、连的战友合影留念。









掠影之五:“八一”涝峪 来了一群上过战场的老兵
为统一服装,烘托活动气氛,服务的战友为大家订做了胸前缀绣着“八一”军徽、作战时的部队代号“三五九一七”和“老山作战纪念”的文化衫,一下子把战友们思绪引入三十五年前硝烟弥漫的战场,回想起磨山、新街、坡脚、茅草坪、曼棍、金竹坪垭口、下垮土、小响水、小坪寨、南榔、拉那口子等熟悉的地名和巍峨的老山主峰、滚滚盘龙江。五、六十岁人,穿上文化衫,年轻又精神,感到自己仍然是个兵。不少战友激动的齐步走、正步走,喊起了“一二一”。

8月1日上午,大家分散活动。景区游人如织,人们在传说:来了一上过战场的老兵!很多当过兵人,与我们亲切交谈,对我们军礼致敬。我们的战友谦言:那是国家需要,军人的使命!
潇洒的军嫂们

战友们互动合影


有道是:
秦岭深处庆八一,追忆三五九一七。
报国从军方弱冠,入伍当日披征衣。
首长老兵言身教,临战训练强胆技。
劲旅挥师滇东南,壮士万里赴戎机。
抗洪抢险敌火下,疏通道路百余里。
钢桥飞架盘龙江,老山筑城创奇迹。
民和西宁麻栗坡,过命战友亲兄弟。

编者简介:笔名汉上沙,原名陈大清,出生于一九五八年十一月,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人,中共党员,一九七六年二月入伍,服役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兵第十四团,一九八O年退役。乡镇公务员退休,现为汉中百利原盛财税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国风社陕西分社认证编辑,居住地陕西汉中。饮酒花树下,诗自成两行。

编审简介:张富贵,男,汉族,1955年8月8日出生,甘肃省泾川县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先后从事教育、军旅、公安和青海石油党群、职业技能鉴定、人事服务等工作,退休后定居西安。作品见《中国培训》《中国石油》《青海石油报》等纸刊及网络平台。诗观:抒心志,言真情,以诗歌为载体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现为国风社陕西分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