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24 良心坏了?天诛地灭的“梅山嗅枪”
(肖殿群《搏命梅山女》)
“中正小白脸”王召、“赚命长枪”陈秋月、“独胆花枪”周来娣护送一群前来投奔的梅山女人返回洞头山去。落宿湖南绥宁白泥塘时,突然遭遇了日军的一支后勤运输队,她们急忙上山藏了起来;而武冈城西山口桥后溪寺的明光和尚被日军抓了挑夫,这时正被押在日军的队伍里。眼见明光和尚有生命危险,周来娣不顾一切地开枪营救……
但是枪声一响,目标暴露。日本兵立即寻找掩体,趴倒一片,就地还击,子弹直朝山包上仰射而来!
危险!王召大喊:“跑啊!”众梅女连滚带爬,争先恐后地往山上跑。王召他们火力全开,拼命掩护梅女们逃生。
这些鬼子虽然是后勤兵,却反应迅速,执行能力很强,战斗力不弱。他们留下一些人负责看守军用物资和中国挑夫,大部分鬼子兵都投入了作战。

(快跑啊!)①
王召回头一看,梅女们都跑走了。他居高临下地将两颗手榴弹投向鬼子,便急忙招呼陈秋月和周来娣:“快走!”
三个人跃了起来,回身便走。幸好跑得快,鬼子的掷弹筒已经准确地轰了过来。这时日军已经发现,这是一群战斗力很弱的女人,是坛子里的乌龟、到口的肥肉,怎么会放过她们?于是一个鬼子军官指挥刀一举,大喊:“桃子规规(冲啊)!”

(桃子规规(进攻)!)②
众多的日本兵一窝蜂向山头上冲来!王召他们三个人,三杆条,如何能够抵挡?他们只好且战且走。
这时候,蓑衣却成了累赘。虽然刚才在寨内已经丢掉一件,但周来娣背上还有一件,使她行动不便,汗流如雨。
不行,必须轻装!
周来娣边跑边解下蓑衣,原想就地丢弃。不料转过一个弯,来到了一个鬼子视觉的盲区,前面却出现了两条路:右边是梅女们逃走的方向,左边的路不知通向何方!
周来娣灵机一动,一把就将蓑衣丢到了左边的路上。王召一见,知道她想引诱鬼子往错误的方向追赶,便示意她们一起躲藏在一处土坎下面:一来想趁现在鬼子看不到,正好摆脱他们的追踪;二来也想躲在暗处看看鬼子会不会上当。
日本兵追到岔道口,发现了蓑衣,果然就迟疑起来。但是,那日本军官很快就识破了周来娣的计谋:“支那人狡猾大大的!快!这边!”竟然又往梅女们逃跑的方向追去了!
原来,那日本军官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从蓑衣的落地形状和周围折断的树枝判断,蓑衣并不是垂直掉落的,而是被人远远地从岔道口斜抛过来的,这分明是想引诱皇军往左边去追啊!
哎呀,周来娣的诱敌之计失败了,梅女们有危险!王召他们赶紧钻出来,又朝鬼子兜屁股追了上去……

(他们且战且走……)③
前面,“花脑壳”刘静芝领头,众梅女象一群逃命的兔子,拼命地跑!她们慌不择路,恨无双翼,只求自保。正感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呢,前面的刺蓬窝里突然拱出一个“草人”来,向她们招手道:“妹佗莫怕!跟我来!”
那人手提一杆土枪,披了一身的草叶伪装。虽然“土”得掉渣,但这时他操的一口梅山土话,听来却像是天籁之音;他的身影,又像是救苦救难的梅神——在大梅山,梅神蚩尤无处不在,这使梅女们一次次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生死关头,来不及细想,梅女们急忙跟着他逃跑!那人带着她们好像走梅花桩一样,七拐八拐地就隐进了丛林。而日本人不知深浅,一脚就踏了进来。突然只听哇哇地几声惨叫,两个日本兵踩上了梅山猎人的野猪夹,越挣扎夹得越紧,痛得鬼腿如锯,鲜血淋漓!
于是,吓破了胆的日本兵就像无头苍蝇,到处乱窜,这个掉进了陷阱,那个中了机关……
这时四面八方又飚过一声声如雷巨响,股股青烟冲天而起。那些要人老命的铁砂子铺天盖地射来,不少日本兵身上、脸上纷纷中弹。任你军事强悍,任你武器精良,任你战术精湛,任你武士道精神耀武扬威,谁又能躲避这些如蝗如蜂的铁砂子呢?

梅山嗅枪的瞄准击发使日本兵魂飞魄散
原来,在“湘西会战”期间,除了正规军以外,自发组织起来杀鬼子的,还有许许多多的梅山土人,其中就有这支神勇游击队。这支队伍是由湖南溆浦龙潭和黔阳洗马的猎人组成的,他们虽然着装不一,装备原始,但地形熟悉,神出鬼没,翻山越岭如飞,偷袭伏击如神,专打小股日军。假如日本人见到了这支队伍,真的就是如见鬼魅。
如见鬼魅,那是因为这支猎户游击队除了来无踪、去无影之外,还装备了一种日本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式武器”。这种武器没有准星和缺口,不需要精确瞄准。因为每次击发都能飞起很多很多散弹,而且呈扇状飞射。这些散弹总有几枚能够击中目标,即使飞鸟出林,也可击落,日本兵哪里还逃得脱?一旦中弹,痛又痛得要死,死又死不了;如果身上多处中弹,那更是欲生不得,欲死不能。
如见鬼魅,还因为许多日本兵都看到了这种“新式武器”的瞄准击发。奇怪的是,这种长长的武器并没有枪托,似乎没有后坐力。射击时只需要将弯把“枪屁股”放到鼻前一嗅(其实是进行概略性瞄准),那枪便如雷炸响,那弹就如网如罩飞射过去,让日本人不死即伤。
日本兵最怕梅山人做出这种“嗅枪”的动作,于是就称这种“新式武器”为“嗅枪”。真是“见嗅色变”啊!
其实,这股日军从湖南武冈一进入城步,就被这支“梅山嗅枪队”盯上了。但是面对日军的大部队,猎人们根本无法下手。他们便一路跟踪,希望能寻找战机“碎敲牛皮糖”。跟着跟着,他们又发现日军的一支后勤运输队落在了大部队的后面,便放过了前面的作战部队,想专门伏击落单的小股日军。无巧不成书,他们正愁着如何引诱鬼子上当呢,没想到梅女搏命队竟然已经将鬼子带进了自己的伏击圈。
真是梅神相助啊!
日军突然遭到梅山嗅枪队的狩猎埋伏和迎头痛击,形势突转!后面的王召、陈秋月、周来娣立即兜屁股而上!他们依托树林隐蔽,抢占有利地形,频频出枪点射,又打得日本兵晕头转向。

(神出鬼没的“梅山嗅枪队”)④
这时候,周来娣的“单手换弹匣”绝技已经练得炉火纯青了。只见她右手持枪抵肩,保持瞄准射击姿势不变;左手掏出新弹匣并猛按枪上的弹匣卡榫,空弹匣掉落,顺势一推便装上了新弹匣;然后左手魔幻一闪,竟然从上方穿伸到枪身右侧拉枪机,推弹上膛,使射击不断……真的是神仙操作,快如闪电!
见前后受敌,歇斯底里的日本军官呲牙咧嘴如狼狗:“八格!突围!撤退……”
后来,时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打开国门搞“改革开放”。一些日本人趁机来到大梅山进行“友好访问”,暗地里却想见识见识这种让前人吃过大亏的“梅山嗅枪”。
但是,旧时战地,嗅枪难觅。当他们终于在湖南芷江“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里看到这种曾经让日本兵魂飞魄散的“新式武器”时,却一个个脸色煞白、目瞪口呆,作声不得。
他们如何敢回去告诉自己的父辈呢?时隔40年,当年那些在大梅山上作过战的日本幸存老兵,现在都已经年迈了,只怕一口气接不上来,就会当场气毙了:这种“新式武器”,原来只是五百年以前明代弘治年间朝廷军队围攻“叛苗”、在湖南城步苗疆试行“改土归流”时使用过的“神机火铳”!这种火铳后来又被称为“鸟铳”,平时只是梅山人用来打猎“玩儿”的!
八格牙鲁!“支那人”良心大大的坏了,这天诛地灭的“梅山嗅枪”啊!(未完待续)

(湖南芷江抗战胜利受降纪念坊)
本章配图源于网络的,感谢原创与出镜人!其中:①快跑啊:电视剧《游击兵工厂》剧照。②桃子规规(进攻):电视剧《壮丁也是兵》剧照。③他们且战且走:电视剧《游击兵工厂》崔铁飞(郭家铭饰)、江红缨(贾青饰)。④神出鬼没的“梅山嗅枪队”:源于东南网《闽中游击区(马院)革命史迹系列之三:一部电台的传说》一文。
参考视频:神出鬼没的抗日游击队
25 关鸡山下,肖俊秀独守“汉相家”
(肖殿群《搏命梅山女》)
在湘西南梅山山脉南段,自城步西岩西去,有一条又宽又长的峡谷叫“西冲”。西冲的尽头便是“关鸡山”。
关鸡山地名虽然粗俗,但典故却很幽长。
明弘治十四年(1501),朝廷斥湘、桂、黔三省之兵围剿湖广布政使司宝庆府武冈州莫宜峒大地茶园寨(今属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的“苗王”李再万。
武冈守御千户所的千户王表得到线报,说一股叛苗即将经过这里,便预先领兵在此埋伏,准备将这些“蛮贼”一网打尽。
谁知潜藏了很久,“叛苗”影子都没有看到,倒是不时看到一群野麂子跑到溪边来饮水,一有风吹草动就蹦跳远遁。
贼既不来,兵便无聊。王表将含在嘴里的一根马尾巴草吐了,轻声问身边的兵士道:“这座山叫什么山?”
那兵士回答道:“这山虽然年代久远,高不见顶、远不见边,却不曾听说过它有名字。”
王表一时兴起,笑道:“那我们就叫它‘观麂山’,如何?”

(那我们就叫它“观麂山”如何?)①
“观麂山?好名字!还是千户爷有水平!”趴倒一片的一帮马屁精摒住声气笑得很谄媚。
这时,正在溪边喝水玩耍的野麂子们突然“吱吱”地惊叫起来。一只黄麂中箭倒地,其它麂子跃起几个空跳,顿时就逃得没了踪影。林子里钻出两个猎人,冲过来一个远纵就扑住了那头中箭的麂子。
谁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只见那千户爷王表眼睛一亮,手一挥:叛苗哪里逃?众兵士一哄而上,不由分说地就扑倒了那两个猎人……
这下人箭俱获、百口莫辩了。
于是,这次精准伏击战就成为剿苗战事中的成功战例!在王表看来,这真是一座福山、官山、发财之山啊!在报功奏章里绘声绘色的描述中,这座自古无名的擒“贼”之山,当然就叫越古穿今的“观麂山”了。
不料,那王表一看初拟奏章就勃然大怒:“本将一心一意只想捉拿叛苗,为皇上分忧,为朝廷维稳,谁观麂了?谁观麂了?真是一点文化都没有!本将当时分明是说,那座山名叫‘官籍山’!”
自此,这座山便有了大名“官籍山”。但是,当地的山民一代代的都“没有读过文化”,经过他们口口相传,以讹传讹,后来这座升官发财之山竟然就成了莫名其妙的“关鸡山”了。
关鸡山下有两个村寨,一个叫竹山背,一个叫大团里;村寨的后面,有两座左右相对的辅山,一座叫芒安子,一座叫背底山;而两座辅山的中间,又有一条大道穿谷而过:这是当地通往绥宁武阳的必由之路!
这天,国军第26军44师132团一部抢先来到这里布防,想防止日军从这里过绥宁、去芷江。
一位郭姓连长见到关鸡山下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子,那墙壁的大青砖上还刻划着“同治十二”(1873年)字样,便感到奇怪:大梅山上怎么还有这种清代的四合院子?

时光如烟,汉相家150年砖刻犹存。肖殿群摄
于是,郭连长暗暗地去扼指关节,心里默默运算起来。原来,梅山地区自古流传一种独有的快速心算法,叫做“掰蠢子数”。对于简单的加减乘除连算,连目不识丁、老态龙钟的深山老头老太太,往往都运算如飞,又快又准,山外的文化人根本就算不赢他们!
看来这位连长也是梅山人,他精通此道。果然,郭连长的梅山“蠢子数”很快就“掰”出来了。他奇怪地问:“这座房子已经七十多年了,现在看上去还挺气派的,这是什么人家啊?”
一个瘦瘦的男青年迎了出来:“长官,这是我家。”
“你家?”郭连长抬头一看,只见大门上还嵌镶着“汉相家”三字,便问道:“你叫萧什么?”
那青年赞道:“长官真有文化,一看就知道了!我叫萧俊秀。”
按照当地习俗,村民都喜欢用本姓本族最优秀的祖先作为自己的府第堂号。比如“四知堂”代表杨家,隐藏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杨震拒贿”典故;“东山堂”代表谢姓,说的是东晋宰相谢安“东山再起”的故事;而汉朝有个著名丞相叫萧何,有典故说“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于是这“汉相家”自然就是萧家了。

汉初三杰之一、汉相萧何②
郭连长因为准确地“掰算”出这座四合院子的年头、准确地说出了这户人家的姓氏,显得很有文化很有水平,还在士兵面前得到了老百姓的表扬,自然就非常高兴:“哦,原来你是萧何丞相的后代。我们是来打鬼子的,在你家住几天可好?”
萧俊秀自然是满口答应,于是国军便将连部临时设在“汉相家”。连日来他们早出晚归,勘察地形,制订作战方案,并组织士兵和民工在芒安子和背底山上修工事、挖战壕,想给日军一个迎头痛击。
可是六七天过去了,连个日军的鬼影子都没看见……
这天,萧俊秀将饭菜送到芒安子山上。国军士兵正在吃饭呢,一时没有萧俊秀什么事。萧俊秀便走到一边,去看他们挖好的工事。这时,萧俊秀口袋里装了好几个煮熟了的红薯,他掏出一个小红薯吃了,觉得肚子还饱,便不再吃红薯,只是从另外的口袋里掏出一个在溪中捡来的漂亮小石子玩着……
国军挖的战壕很专业,萧俊秀却根本瞧不出什么门道。当走到一个半圆形的缺口式洞穴时(机枪掩体),萧俊秀突然觉得有一个物件很眼熟。走近一看,原来正是自家“家先”(神龛)旁边大厨柜的两扇门板。
为了支持国军打日本鬼子,萧俊秀亲手将这两扇门板拆卸下来、背到山上。原来国军真的将门板派上了用场--门板上面还架了一个大铁家伙(机枪)……
萧俊秀正想伸手去摸摸那杆枪,突然“嗖”地一声,从门板下面窜出一个灰色的生物来,箭一般射去!
哎呀有野兔!说时迟,那时快,萧俊秀毫不犹豫地将手里的石子飞掷而去!只听“吱”的一声,那个灰色的家伙就滚进了草丛中。经过千百次的练习,萧俊秀投掷石块时,可以像神仙一样估计提前量!
萧俊秀虽然住的是同治十二年修建的古色古香的“汉相家”,但他七岁丧父、八岁丧母,唯一的姐姐远嫁大苗山。他自小无依无靠,孤苦伶仃,靠吃“百家饭”长大。莫说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就连自己的生存都很困难……
小时的萧俊秀万般无奈,便天天给“地主”家看牛放羊,讨一碗活命饭吃。但是关鸡山是个野兽出没的地方,孤独无援的萧俊秀时常会在野外遇到危险。别的能耐他没有,但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练就了一种投掷石块百发百中的怪本事。有几次危险来临,他投石自卫,还真的化险为夷了。难道这一次又击中了野兔?他急忙跑去寻找……
恰在这时,一阵急促的哨音骤然响起:“紧急集合!紧急集合!”萧俊秀吓了一跳:东洋兵真的打过来了?
国军士兵们急忙丢下碗筷,抓取武器,快速列队。只见郭连长丢下步话机的耳机话筒奔了过来:“兄弟们!鬼子已经绕过我们往绥宁跑了。上级命令我们立即放弃阵地,赶到前面去堵住小鬼子!”
实际情况是:从广西攻击而来的南路日军攻破湖南新宁后,即以“关根支队”大张旗鼓地攻击武冈城,以“佐佐木支队”偷偷翻越大古山,企图穿城步、过绥宁,偷袭芷江机场。国军战役指挥官得知敌情后惊出一身冷汗,急调绥宁长铺子和城步西岩一带的守军前往截击……
军情如火!这种赛跑式急行军一旦截住了日军,一场殊死搏斗就在所难免,必须带上足够的武器弹药,因此国军需要当地民工帮忙。幸好当时山上正好有一些民工在帮着挖战壕,他们都为国军当起了向导和挑夫。
那孤儿萧俊秀30多岁了还是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梅山单身牯”,身无牵挂,便自告奋勇,跟着大家一起去了。于是抄了近道,不顾一切、叮叮当当一路狂奔,他们终于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城步、绥宁二县交界处的梅口;而这时从绥宁长铺子前出堵截日军的国军部队也刚好赶到了这里……
国军迅速抢占了巫水北岸的制高点,抢筑防御阵地;几乎是在同时,日军已经蜂涌而至,并立即开始强渡巫水。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场阻击战鬼神俱惊,天昏地暗!
“梅山单身牯”萧俊秀和其他民工一起,顿时陷入了极度危险中……(未完待续)
当年阻击日军的战壕。湖南绥宁梅口
本章配图源于网络,感谢原创和出镜者。其中①那我们就叫它“观麂山”如何:图片源于易网慕枫歌歌《中国有个军事阵法……》一文。②汉初三杰之一、汉相萧何:电视剧《楚汉传奇》萧何(杨立新饰)。
作者授权山径文学社首发《搏命梅山女》。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肖殿群,男,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读过大学(中文),修过志书,做过机关职员;曾两度从教,两次入伍,两番从政,两试经商;从军20余年,从政近20年。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山径文学社”创始人之一,第二任社长、第三任主编。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