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铁营街道小林剧社推出
播讲人:浩浩,原名:苑文凤
狱中《挺进报》
在刘国鋕牺牲前一个月,国民党的屠杀行动已经开始了。罗广斌从白公馆看守杨钦典口中得知了刑场上那悲壮的一幕。
10月28日,陈然、成善谋等10人被押往重庆大坪刑场,杨钦典也随车行动,他目睹陈然含笑告别难友登上囚车,在囚车经过闹市区时又不断高唱《国际歌》或高呼革命口号,到达刑场后,陈然忽然转过身对端枪的刽子手说:“你们有种的,正面开枪。”行刑队强行把他扭转过去,还是从后面开了枪。
杨钦典深深地被陈然的革命气节所感染。他从刑场回来后,隔着牢门,动情地向罗广斌讲述了这悲壮的场景,并嘱咐道:“小罗,你们出去后,一定要好好照顾陈然的妈妈和妹妹。”
陈然是《挺进报》特支书记,小说《红岩》中重要人物成岗的原型。他1938年在湖北宜昌参加“抗战剧团”,在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中接受了革命教育,次年加入共产党。1940年,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剧团内党组织撤离,陈然随家迁居重庆,组织关系转到中共中央南方局。1946年,在《新华日报》社的领导下,陈然与一些进步青年创办了《彷徨》杂志,发展聚集革命力量。
在国民政府实施新闻封锁政策,查封《新华日报》后,陈然等开始秘密印刷《挺进报》,传播“红色”新闻,希望通过这份油印小报尽快恢复与组织的联系。果然,《挺进报》很快传到重庆地下党组织那里,市委决定将其作为地下机关报,并购买收音机收听延安电台,同时成立了电台特支和《挺进报》特支。陈然负责油印,成善谋负责抄收消息。
后来,重庆地下党负责人认为应利用《挺进报》对敌人展开攻心战,于是决定将报纸直接寄给敌人,特别是向国民党军、警、宪、特头目寄送。1948年3月初,国民党重庆行辕主任朱绍良收到《挺进报》后大发雷霆,命令行辕二处处长徐远举限期破案。徐远举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堡垒从内部攻破”的策略,制定了“红旗特务计划”,将伪装成进步学生的特务安插到各处,最终在被捕的任达哉叛变出卖下,引发了对整个地下党组织的一连串大破坏。
1948年4月22日,陈然正准备将刚刚印刷完的《挺进报》送出去的时候,在家里被捕了。被捕的当晚就被提审,但他始终只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挺进报》是他一个人办的,其他什么都不知道。特务头子徐远举亲自对陈然进行审讯,并使用老虎凳等酷刑。陈然被折磨得多次昏死过去,双腿受了重伤,但他坚决不出卖党的机密,敌人也无计可施,只好将他按“重犯”关押起来。
让敌人万万想不到的是,陈然入狱后又干起“老本行”,办起监狱《挺进报》。在密不透风的白公馆,《挺进报》的消息源从哪来呢?原来,陈然所在的一楼囚室楼上,住着东北军将领黄显声将军,他也是牢中唯一受优待可以看报的,黄将军与狱中的共产党员们关系很好,时常趁看守们不备之时,偷偷将报纸从门缝中塞给狱友们看。陈然便借助从黄将军报纸上所看到的消息,用烟盒、纸片做成监狱《挺进报》在狱室之间传递。
1949年的春天,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毛主席到达北平、南京解放等消息在狱中传开,极大地鼓舞了士气。狱中党组织估计胜利即将来临,于是作了两手准备,一是教育广大党员作好牺牲准备,经受住最后的考验;二是努力进行策反,争取活着迎接解放。党组织秘密拟定了“狱中策反越狱计划”。策反,首先要物色好被策反对象,经过一段了解和观察,初步确定了6人,其中重点放在一个叫杨钦典的看守身上。
最早与杨钦典接触并开展工作的就是陈然。陈然虽原籍江西,但他生于河北香河县,离杨钦典老家郾城县不远,算是同乡。陈然在狱中的浩然正气和在审讯室里的不屈精神,令杨钦典敬佩,加上陈然擅长统战工作,两人一有机会就在一起拉家常、谈乡情,讲社会的种种不公平,讲物价的飞涨、官场的黑暗,陈然的话渐渐打动了这位“尚未烂到心肺的看守”。
“我和陈然是老乡,我值班时他给我做工作,说全国快解放了,叫我今后不要干坏事。共产主义就是人人有饭吃,人人都过幸福生活。人民政府要分土地给劳动人民。我考虑自己也是穷人出身,所以尽量给他们提供方便……”杨钦典在后来的交代材料上这样说。罗广斌在报告中写道:“当屠杀进行时,我们能从杨钦典手中得到牢门的钥匙和一把铁锤,就是由教育争取所得到的一点成功。”
黑牢之中,除了策反工作,手无寸铁的难友们也有属于自己的斗争方式,那就是读书学习。白公馆原来是关情报人员的,后来把政治犯也关在一起。书比较多,什么都有。看书要登记,以检查思想,但大家仍选自己喜欢的书看。
据罗广斌回忆,“由于监视比较严,没法进行集体学习,只能个别读书。陈然专修生物、化学、数学、军事科学和历史,刘国鋕专读历史,王朴专读历史和军事科学。坐牢九年的老同志许晓轩、谭沈明在室中自修英语、俄文,十分精通,一般书籍几乎全读过,在修养上也最好,连特务都尊敬他们。”
渣滓洞中,黑牢诗人蔡梦慰等人组织成立“铁窗诗社”,诗友们发明了狱中的“文房四宝”:纸,是靠大家节约下的如厕手纸;笔,是从厕所篾竹墙壁上扳下的一块块篾片,没有刀便用嘴咬破后再磨尖,然后做成“笔”;墨水的制作更费劲,从破棉袄里扯出一团棉花,再在油灯上点燃后丢进饭碗,等燃烧完变成一团黑灰再兑水。就是用这样的“笔”蘸着棉灰墨汁,蔡梦慰奋笔写下长达250行的《黑牢诗篇》。
《红岩》小说中“老大哥”的原型唐虚谷,在渣滓洞组织“铁窗读书会”,将他早年学习的《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等马列著作背诵给狱友们听。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革命者们仍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期盼着光明和胜利的到来,期盼着有一天能为新中国建设继续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