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村夏夜(散文)
作者 魏立平
晚霞似火,发出万道光芒,给山湾涂上了一层薄薄的红晕。站在山湾脚下仰望,这山湾里的那人,那树,那田野,浸泡在柔和的天光山色之中,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光,瑰丽无比。
夕阳,给劳作的人们一个“再坚持”的鼓励,他们加快了节奏。满婶麻利的拾掇着田埂边收割时落下的几捋小麦,顺手清除野草;张大叔使劲地摇动施肥机,给最后几行拔节玉米喷洒营养液;旺三媳妇飞快地翻动铁铲,给裂缝处快要蹦出地面的土豆,耘上了厚厚的土层;栓贵爷赶着晚归的羊群,捡起土块呵斥偷吃蔬菜叶的头羊,顺手打了几把野猪草;农家院炊烟袅袅,香味浓郁,弥漫在山湾上空。
夜幕低垂,山湾慢慢地暗沉下来,给人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感觉。山顶上的那盏阳能路灯,忽闪忽闪地闪了几下,瞬间亮啦。这亮灯像神灯一样,把山梁山湾的路灯一盏接一盏地点亮,远远近近,汇成山湾里的星河,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近处,深沟里的那盏擎向天空的太阳能路灯,高高地矗立在半空中,发出熠熠耀眼的光芒,把整个山湾照得犹如白天一样,明晃晃,亮堂堂。照得旁边的几棵挂果的杏树、梨树、桃树,若隐若现地闪现着金灿灿的光泽;把树枝、小草的影子透射在小路上,花花点点,悠悠荡荡。远处,已分不清山湾的轮廓,只有一盏盏镶嵌在夜空中路灯,连接成一条闪烁的灯光链。这闪烁的灯光,一直延伸到山顶,伸向远方,乃至天际。
这高悬的灯光,给那些不知名的蚊虫飞蛾提供了自由自在的空间。那飞蛾纵然是粉身碎骨也要径直扑上去,与灯光比个高低;还有讨厌的蚊子,发出“嗡嗡嗡”的声音,飞上飞下;高灯惹得小松鼠也奔跑过来,跳到山桃树上,将没有成熟的山桃,边吃边扔边玩。大度的山民认为这些都是山湾的精灵,任其任性。
这高悬灯光下,成了村民们饭后杂谈的惬意场所。除非刮风下雨,这里每天都要上演而且无须彩排的"杂谈节目”,即便是燃烧着驱赶蚊虫的各种野草的刺鼻气味,都不影响人们的勃勃兴趣。这杂谈内容大到世界风云、国家大事,小到栽种妙招、家长里短,时而高谈阔论,时而慢声细语,引来齐声喝彩或阵阵笑语。孩子们也凑热闹,穿梭在人群中,打打闹闹。这些喝彩声、欢笑声、打闹声,荡漾在人们的心里,回荡在山谷之间。
夜深了,劳作的人们回家了。房前屋后的蛙声、蝈蝈声,把人们带进了甜蜜的梦乡。屋子里传来哄孩子入睡的摇篮曲调,还夹杂着阵阵如雷的鼾声。牛栏里传来了牛嚼草的声音,远处飘来几声“汪汪汪”的狗叫声。快要熟透的大麦低头与埂子上的野枸杞,又开始絮叨走过来的艰辛,憧憬着未来。
夜静了,山湾睡熟了。麦香味,汗水味,粪土味,味味相串;蛙声,嚼草声,狗叫声,呼噜声,声声相融,自然地汇合在一起,淳朴,悠远,和谐,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又是那么的生动。
我喜欢夏天的黄昏,喜欢夏夜的生动,更喜欢夏夜的灯光,它柔和又充满希望的光芒,以最美最生动的景致迎来结束的一天,又以最亮最热情的光芒,引导人们迎接新的一天!
2021年8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