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七 首
赞抗日名将、国军王牌军整编74师中将师长张灵甫
程 艮

(一)
风云变幻事多秋, 猛将原来是士流。
曾赴开封随景翼, 再投黄埔下南州。
中原讨逆诛贼骨, 陕北追匪剿未休。
多难英雄锁狴犴, 男儿气慨客成囚。

(二)
惺惺自古惜惺惺, 国难当头见赤诚。
淞沪疆场抵暴敌, 兰封会战杀侵兵。
风烟滚滚还南下, 戎马匆匆又北征。
武汉外围巧布阵, 万家大捷举旗旌。

(三)
张古险峰不胜攀, 亲临绝壁见深渊。
智仿魏将巧攻术, 计用古人锦囊篇。
扼住咽喉封死路, 捣毁巢穴把敌歼。
邓艾再世知弗及, 杀寇威名万世传。
(四)
德安全胜赴南昌, 拼死冲锋腿受伤。
医嘱原来听蒋嘱, 国殇由此痛身殇。
鄂湘杀寇披盔甲, 浙赣鏖兵赴火汤。
万里戎机何敢懈, 瘸腿猛将获麾章。

(五)
军官培训陪都夸, 破格将军识不差。
每论外侮侵社稷, 更忧内乱祸中华。
师生高谊倾高见, 黄埔国梁擎国家。
历史长河缓又急, 真金烈火浪淘沙。

(六)
钟麟料事确如神, 战后俄奴抢地屯。
外患何以颠华夏, 内忧更易毁长城。
蘇俄助逆唯图利, 袅焰气凶罪庶民。
猛虎军中猛虎将, 抗俄戡乱再请缨。

(七)
征南战北夺华东, 势不可当建伟功。
连捷只因多算胜, 屡羸却为寡谋熊。
谶言不幸真成谶, 忠烈原来属孤忠。
未死倭奴亡内患, 成仁虎将颂英雄。

(1)张灵甫(1903-—1947),名钟麟,陕西西安人。学生时代爱好文史、书法。被大书法家于右任赏识。1923年,张灵甫于陕西省立师范院校毕业后,曾短期执教,即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当时爱国将领胡景翼的国民二军驻在河南,张灵甫与同学到开封加入了胡景翼举办的军官训练团。适逢于右任应邀到军中演讲,并推荐张灵甫去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张考入黄埔四期,参加了北伐战争,曾担任连长、中尉团附、上校团长。中原大战时,他讨伐石友三、桐柏山剿匪、广昭之战等战役。是师长胡宗南手下的猛将。1935年,张灵甫怀疑妻子吴梅兰是共谍而枪杀之。因女方逐级上告,此事最终惊动了蒋介石,胡宗南遂命张自首,张独自到南京投案,初判死刑,后上诉得直。
抗日名将王耀武与张灵甫是故交。全面抗战时,王耀武保释张灵甫出狱,王耀武部51师驻扎在汉中刚好扩编,张灵甫任师部高参。在万家岭战役中,驻扎在张古山一带的张灵甫,活用三国魏将邓艾破蜀战例,派突击队从人迹罕至的后山向日军发起突袭,两面夹击攻下制高点张古山,并在山上与日军血战五昼夜,为大部队围歼日军106师团立下大功。1939年3月,74军奉调赣北参加南昌会战,在高安战役中,张灵甫身先士卒,率敢死队冲锋,右腿中弹重伤,后送桂林医院治疗,蒋介石嘱咐医生转香港医院,张灵甫在医院看到报纸,军人不得到境外疗伤,张不顾医生的阻拦,腿伤未好就奔赴战场……
作家、诗人程艮简介

程艮,本名程金根。江西新建人,出生于景德镇,九十年代来深圳。中国楹联学会终身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深圳市作协会员……程艮曾著有《不废昌江万古流》等中、长篇小说十余部,在《南方文学》《江西文献》《江西文史》《香港文学报》等海内外60余家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一千多篇,诗词创作1500多首。在深圳先后创刊了《赣鄱风》等八种期刊,策划主编了大型报告文学集《江西精英在南粤》,成功采写在粤江西精英400多名。
程艮跑遍南粤大地时发现:赣粤两省对江西古贤及民族英雄认识差异极大,甚至相反。本着文化人的责任和使命,他广泛搜集、收藏江西人文史料,致力抢救弘扬赣鄱人文历史。先后著述出版了《江西人的气质》《千秋国魂》《忠义千秋》《喋血军魂》《江西古贤在广东》等30余部赣文化著作。立志做一位文化义工,先后向赣粤两省的主要图书馆以及作协、诗社等文化单位和广大江西同乡,程氏宗亲赠送各类图书及期刊17万多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