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樵夫的黄昏恋传奇(之十一)
蓝白领
青州地处繁华之地,交通四通八达,宽阔的官道直达京师。真是三教九流,商贾巨富,达官贵人云集之所。青州下辖三个大镇,一曰虎头镇,二曰豹头镇,三曰凤尾镇。单说这凤尾镇中有个最大的怡红院望春楼,更是热闹非凡。也是才子佳人幽会之所,有钱的公子大爷偷欢撒泼之好去处,也是靡费钱财的销金窟。真是好看的丽人天天有,只怕银钱不凑手。真是:
哥爱妹儿花样容,
妹喜哥们掏钱手。
有情无钱也枉然,
银子足足乐无忧。
最近望春楼出了一个头牌,唤作牡丹。真是:
牡丹国色又天香,
含情脉脉韵味长。
一曲清歌值万钱,
秀色可餐惹人狂。
说来也怪,这牡丹姑娘从不接客,老鸨儿也没有强迫她。她只是陪陪唱陪陪酒,一次都需要花费五十两银子。若问为何?牡丹姑娘自视自己本是清白人家的女儿,不幸沦落风尘,也曾刻骨铭心地深爱着一位翩翩公子。他风流倜傥文质彬彬,待人谦逊有礼。想起时,牡丹姑娘总是泪花点点。可怜多情公子与奴家相爱相恋若干年,一朝相会就死于非命,叫奴家好不伤心欲绝。自公子死后,奴家被人转卖至此,心里有滴血之疼,日日须笑脸相迎。好在此间妈妈(老鸨儿)善待自己,没有让奴家卖身接客。
据说妈妈为我花了大价钱,务必为她赚回来。我是死也不接客的,牡丹姑娘如是想。她妈妈叫得亲热,老鸨儿也是女儿唤得亲切。牡丹却不知老鸨儿的老谋深算,她并不是真把她当女儿疼。而是她自己花了大价钱,不肯轻易就让男人得逞了,损失了自己的本钱。她想牡丹姑娘的第一次,至少需要三千两银子开处费,否则自己就亏大了。当然其间也有出一千二千的公子财主儿,她都嫌钱太少而没有成交。所以以女儿卖艺不卖身所挡,也圆了牡丹姑娘的心意。实则若有出三千两以上银两的顾主,只要银子足够多。她是不管他是年轻公子,还是老苍头,也不管他是一表人材,还是癞蛤蟆。只要银子多多,她就会把女儿双手捧上。正所谓:
妈妈女儿是虚妄,
私下各自有肚肠。
缘深缘浅何复论,
钱多钱少来计量。
按下牡丹姑娘与老鸨儿各怀心思不提,牡丹姑娘现在也着实为她赚了不少钱。老鸨儿也格外对她比别的姑娘要好些,两人相处,倒也相安无事了。
再说老樵夫自山上救下一公子时,算算也是王应再王老板被恶人推入深渊后的十几天了。话说老樵夫赠银子送走赶考的公子后,想到打柴的深山里有狼群出没,怕再碰狼群不好办,准备去找茶弟想想法子。因此他锁好门,向万乡镇的方向去了。不大一会儿,老樵夫就来到茶店,不想茶店大门紧锁。门前空地雨棚下的茶桌上也积满了灰尘,看来茶店好久都没有开张了,老樵夫心下疑惑不已。老樵夫知道自己与茶弟相识以来,从未出现过茶店长期不开张的情况。他素知王老板很敬业,多赚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来往行人歇歇脚和解解渴。所以茶店一年四季,都是开着的。连王老板老婆去世那年,料理后事的那几天,老樵夫还帮忙看过茶店呢?到底出了什么急事?王老板非得要关了茶店赶去?为啥不来找他帮忙等等疑问在老樵夫的脑海里徘徊不定?
其实十几天前,王老板见女儿一夜未归盛是着急。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原本到镇上见着女儿,好回家再开茶店了。不诚想后来事急又出了祸事,这些老樵夫都一无所知。老樵夫本来打算请王老板帮忙,却见茶店已关张好多天了,王老板及女儿都不见了。他心里好多疑问,决定去万乡镇弄个明白。大约又走了两个多时辰,来到热热闹闹地万乡镇集市。李老板的店前更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卖布做衣的人络绎不绝。因为老樵夫经常给李府送柴火,因此许多伙计都认得他。内中有认识的伙计告诉他:“出祸事了,李家公子被人打死了。””老樵夫一听,心里大吃一惊,连忙抓住说话的伙计,欲问个明白。
说话的伙计说:“只知那天李公子陪一位来找他的小姐出外玩,当天晚上不想被坏人打死了。”老樵夫心想:"伙计口中的小姐莫非是玉英,那天茶弟说玉英上镇上做裙子去了呀?”又待细问,说话的伙计说:“我也是不知道很清楚,也是听其他人说的,你想弄过明白,得去李府问问,那里有经手的家人。”老樵夫只得向李府赶去,不大一会儿,他来到李府后门。为何老樵夫不上大门而来后门干啥?只因早先老樵夫经常挑柴禾到后门与管事的人交割,因此熟门熟路打听起来比较方便。这不,一来到后门,内中早有认识他的家人打招呼道:“樵哥儿,为啥今天没担柴禾呀?"。
老樵夫就把自己到茶店找不着王老板父女,又把店伙计的话说了一遍。这个仆人就说:“那天有个玉英的小姐找我家公子,公子与小姐出去后就被人打死了。老板见儿子死了,又追问什么玉佩之事,迁怒于玉英小姐未果,最后把她连夜卖往青州了。第二天王老板来寻女儿,老爷叫人把他带往青州了,去的人当天就回来了,王老板却不知那里去了?”“唉!我家公子被人打死了真是好惨,老爷顾然心痛,完全怪罪玉英小姐也是不对,况且还是公子喜欢的女人,卖给怡红院叫死去的公子如何心安?”仆人唠唠叨叨地说了很多,老樵夫才大至弄明白,自己要找的王老板父女,大约全去了青州。这个仆人不知带走王老板的是王麻子和李黑子,更不知王老板被他们俩推下了深渊。
上面说到李老板手下分二拔人:一拔人专给他办日常事理,大多不知自己的老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另一拔人专给他办见不得人的勾当,也心知自己老板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因此不会把老板要求做的事或自己知道的内幕儿对旁人透露。假如老樵夫碰巧问上王麻子或李黑子之类的另一拔人,他们必推说不知道什么,顶多说我家公子被人打死了好惨啦之类官面话。他们不会议论老板的不是,更不会说玉英被卖,王老板寻女去青州至今未回之语。
老樵夫终于知道了事情的更概,心里怪李老板为人歹毒。居然把玉英卖给了怡红院,而且还是自己儿子生前爱过的女人。老樵夫心里担心侄女的不幸,也担心王老板没找到女儿,抑或也遭遇了不测。因此他下定决心也要去青州探访,老樵夫打定主意,本来从李府出来后,他要马上去青州。但是一想,自己出来匆忙,身上没带银两,出外办事不方便。因此速速回了家,拿出自己仅有的三百两银子。又怕不够用,因为己知玉英被拐卖,少不得要赎身钱,又向邻里借了二百两银子,这才向青州而去。正是:
急急忙忙去青州,
青州本在心里头。
家遭横祸逃在外,
至今心里恨发愁。
原来这老樵夫本是青州土生土长的青州人,只因六十多年前那场大火,自己辛免于难。六十几年来,家仇未报,又怕仇人追杀,一直流落外乡以打柴为生,以避人耳目。因为谁会想到富贵公子哥儿,又高中举人,会去作一个樵夫干粗活儿呢?因此,没人知道,仇人也不知道,久而久之,老樵夫自己也忘记自己的出身,错觉以为自己天生的一个砍柴人。现在为了王老板父女,不得不向青州而去,一时想起许多成年往事儿。不说走在去青州路上的老樵夫浮想连翩,想起家仇至今末报,恨恨那可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