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樵夫的黄昏恋传奇(之十八)
蓝白领
话说这段时间青州酒肆茶馆旅店,就是说只要人多的地方,又有空闲的人凑在一起时必谈论两件大事,在茶余饭后作为消遣。你道是那两件大事:一是青州出了一个古怪的老头儿,胡子都花白了,他却整天混迹于花街柳巷中,寻访各种各样的姑娘。二是青州最大的怡红最近出现了一个花魁叫牡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弹唱吹拉无所不精妙。她只在一年光景里就成了青州的标志,还流行一句话:不见牡丹姑娘不算来青州,有点不登长城不算好汉的意思。
你道这个古怪老头怪在哪里?怪就怪在他花了银子点了姑娘,只是见了姑娘的面就掉头就走。他也不说一句话,又接着点别个末曾谋面的姑娘,且一家家大小怡红院都不放过。人说,在世上混的,都不是傻子。一些老鸨启先见一个老头子到处打听姑娘们的来历,启先还有人透露一些姑娘们的真实情况。后来老鸨们都嘱咐了手下人,大凡有打听本怡红院姑娘来历的人,一概不向他说些什么。老鸨们联通一起,所以这个古怪的老头才渐渐显出古怪来,开始出钱点姑娘了,他不是点一个几个,而是一个接一个的点。人们爱议论是因为他虽花钱点了姑娘,从未对姑娘们动手动脚过,所以人们对他的议论也是各种各样。有正人君子鄙视说,一个老不死的还色心不改,浪迹花街柳巷里。有浪荡子有钱的公子哥儿也不解,花钱点姑娘,只看一眼又不上姑娘的身,花这冤枉钱干吗?莫非老得不行了,既然不行了,点姑娘又为何?一些无钱的小混混更是羡慕嫉妒恨,咂着贪婪的舌头说,他妈的要是老子有钱任意点姑娘,老子必干它个天翻地覆。更有深思熟虑心思慎密之人,透过这古怪老头古怪的行为渗出其中的奥妙,一致认为老人家在寻找什么人,也可以说在寻找青州怡红院中成百上千的姑娘当中的一位。
说什么老人家人都老得不行了,点的姑娘都用不上,还色心不死,做做意淫的慌堂事。如此,也有人又发疑问,即使干不了女人,为了满足色心,他为何不用手摸摸姑娘。反正花了钱,可以随心所欲,剥光的女人也比穿着衣服的女人看得过瘾,一些精力过剩的无钱汉子总有这样疑惑。大家都暗暗地认为,如果是他们自己,有钱点姑娘多好,即使老了干不动,也可以摸摸姑娘们。他们流着口水咽着口水说,那一对对雪白的大奶子呀!花钱只隔着衣服看一眼,多不划算。真是,人处社会之中,同一行为,有别常规,别人又看不破时,结果就被曲解成各种各样的版本。
说到女人的奶子,现在流行什么超级无敌大乳,什么D罩杯以上更好。而在下认为,女人奶子太小,犹如男人似的当然不妥,但是并非越大越好。再好莫过C罩杯,不太大也不大小。曾经看过一则科普文章说,女人的奶子启先也如男人一样大小,后来在男人目光的关注下慢慢变大的。并说奶子大的女人,更容易搞到男人,传递起自己的基因要更快捷得多,作者论述的是上古时代的古人。如今,把女人的奶子与事业挂钩了,一些女明星,谁的事业线长,谁的事业就好。所以通俗叫法乳沟就用事业线替代了。现在比较活跃的有柳岩或林志玲,更有最近崛起的徐冬冬,大有超过柳岩和林志玲的大奶子了。她们雪白似的大奶子,凸兀在多少世俗男人的脑海里呀?说了这么多,卫道士们又要叫嚣起来有伤风化,但是每一个男人,谁沒瞧过柳岩林志玲徐冬冬等等女明星的大奶照呀!大凡是个女人,谁不想拥有一对大奶傲视于雄性的世界里。据说什么少数民族还有摸奶节,在那天,任何男人都可以摸他看见的任何女人他感兴趣的奶子,任何女人都不阻止并且都笑嘻嘻的让男人摸。别说,这还真有点“扶贫”的意味儿,至少没老婆的单身汉也可以过过摸奶的瘾了。据说被男人摸得越多的奶子的女人越有幸福感,这有点像泼水节,淋的水越多的人越受人敬重一样。
别太谈虎色变,谁不是吃奶长大的。女人有一对健康的奶子是值得赞颂,这是没有邪恶的。失去奶子的女人最不幸,一些乳房疾病让女人痛不欲生,让医生不得不切除了美丽乳房。说句关爱的话,是个女人,千万别忘了保健自己的乳房,多运动是指经常摸摸乳房看看乳房,有没有什么异样。未婚的当然只有自己动手,已婚的可以多叫老公揉揉,别老是不好意思地以为有碍风化。其实有一对健康的奶子对女人来说太重要了,毁了奶子的女人,一生也就完了。说到这里,笔者再扯几句,哥少年时曾见过一对最触目惊心的奶子,就是一个女人应该长奶子地方不见奶子了,只有几条刀疤纵横的痕迹,至今想起还有些胆战心惊。那是一位可怜的大嫂得了乳房癌,做了切除手术。大家议论起她的病,她就卷起胸衣让大家看,看后在场的每个人都沉默不语,无一例外都深深露出了同情心。后来不到一两年,那个切除了奶子与男人胸一样平的可怜女人就香消玉损了。其实乳腺癌起初来源于乳房肿块,所谓肿块就是一切碳酸物的沉淀,良性的有自愈功能消化了,转为恶性的就发展为乳房癌了。一个女人不幸得乳房癌,她的一生也就毁了。所以作为一名女性,要经常地检查一下自己的乳房,若有肿块,切不可掉以轻心。所谓肿块,不是真肿起来了,而是乳房用手摸时不柔软,感觉里面有块状物似的,如果不加以及时治疗,恶化成癌时,那么一切都晚了。其实不用说,大家都知道这个古怪的老头就是来青州寻找玉英姑娘的老樵夫了。
只因老樵夫听李府家人说玉英被卖给青州的怡红院了,所以老樵夫就开始大海捞针了,他一家家的怡红院走访寻问。刚开始也能不花钱见见姑娘们,后来老鸨们见他非要见姑娘不可,就讹他银子。也因所见姑娘在花榜的名次收起不等的钱财。更有不入流的下等姑娘,一个铜板到几个铜板不等,稍好的一贯到几贯,更贵的要几两银子。据说青州十大花魁,起步价五十两银子。更有状元榜眼探花高达百两之上,而且艳名动青州的牡丹姑娘更是要价二百两。老樵夫想玉英姑娘决记不在花魅里面,原因玉英不过是一个乡下姑娘,怎么可能当选上花魁,进入青州怡红院的十美榜呢?否则老樵夫倾尽所有,也要一睹花魁牡丹的容颜。
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在女人身上,更是恰当。谁也想不到乡下姑娘玉英经过一年多时间地培训,一下就脱颖而出了。她成了有钱人追捧的宠物,身价也越来越高。估计乡下人,就是因为乡下闭塞老土而被人瞧不起。但乡下人与世隔绝了,这反而保留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品行,而城市里的人都被同化了。作为城里人,你有大家也有,反而不能脱颖而出。虽说城里人更容易成功些,这好比乡下人王玉强虽不如城市演员那么容易出名,但他身上的风格城里影校毕业生都模仿不了的。所以他如些受大众地欢迎,更有先驱者赵本山,他的小品无人可及。相反一些艺校毕业的演员只有名气大小的差别,他们内质却大同小异,模仿起来也很容易,因为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原来玉英经过外在衣着地打扮,马上就亭亭玉立地更加吸引人了。因为玉英本来就是个美人坯子,有眼光的老鸨就是看中了她的这些优良品性,所以就花重金请师傅教她琴棋书画及舞蹈等等风雅的事儿。虽说玉英来自乡下,读书不多不是不聪明,而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不是玉英蠢笨而致,相反的玉英姑娘倒是聪明伶俐的,教她什么她一学就会,更加上她灵动有光泽和微妙微俏的优美。那些与她一样花重金培训的大城市出身的姑娘,都是大同小异,榜眼探花也是,虽分出了个高低,实则本质不相上下。打个比方,用城市高楼大厦作比喻,榜眼只比探花高了些层楼而已,而楼的主体规格都是大同小异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最说了几乎一模一样的高楼大厦,谁能看出城市一大片林立的高楼中,此栋楼比那栋楼高一层或几层呀?
所以玩过十大花魁的男人,对其他除了牡丹姑娘之外的女人已经没有多大兴趣了。她们彼此的风格是一样的,全是一个档次的女人。而牡丹姑娘却独具一格,别有风情,与那些姑娘相比真有鹤立鸡群之天壤之别。即使玩过十大花魁的公子大爷,还是愿意花费重金想去搞搞牡丹姑娘了。况且玉英姑娘经过人生的大起大落,从老父亲掌上明珠沦为风尘女子,又刚从情人眼中的宝贝小心肝的抚慰到沦为花花公子老爷的玩物,又经过情人生死离别的锥心之痛,这些更是十大花魁中其他姑娘所没有的,连榜眼探花姑娘也没有经历过的。更重要的是她内心的纯洁,或许那怕高贵(价钱高之意)榜眼之姑娘也是望尘莫及,为何?也许榜眼姑娘羡慕这些锦衣玉食的生活而甘自坠落成有钱大爷公子的玩物。只要有钱,足够多,不说其他姑娘,十大花魁除了玉英变的牡丹姑娘,谁能对付出巨额银子的男人不会巧笑倩兮罗裙轻褪大献馋媚地共度良宵呀!就冲玉英姑娘千金不卖身,只卖义,就高出其他姑娘好多倍。更对那些以为有钱就没有搞不到女人的老爷公子来说,更加有吸引力。人云吃不到嘴的总是最好的美食,玩惯女人的花花公子老爷,谁不对玉英变的牡丹姑娘垂涎三尺呀!正因为谁也没有真正得到过牡丹姑娘,所以人人争而得之。所以牡丹姑娘的身价倍增,真是突突地往上涨。一下就跃为花魁中第一女状元。当了女状元,更是尊贵无比,不费干余两银子,难见牡丹姑娘的献义一乐。老鸨原本要牡丹姑娘接客的,但玉英至死不从,才作罢。原本窥见玉英还是黄花大闺女,所以花重金培训她,是打算找个有钱的财主卖初夜权的。那时玉英还未成花魁,老鸨能想到的最高价格也就是三千两银子让人破处。启先见玉英反抗不接客,也曾恐吓谩骂甚至于鞭打过,无耐玉英至死不从,老鸨怕人死了后,才真正是钱财两空,就由了牡丹姑娘卖艺不卖身的额外施恩。谁想就因玉英的刚烈买艺不卖身,反而成就了老鸨的财源滚滚。
上面说到,一个有钱男人想要睡的女人,只要舍得出大价钱,有钱的男人谁都能搞上的。所以男人对卖艺不卖身的玉英,更是疯狂地趋之若鹜了,大家竞相抬价,玉英变的牡丹姑娘从而一跃成为了花魁。这真是喜得老鸨一直叫女儿长女儿短,也就不再逼玉英真正接客了。还请专人把玉英侍候成犹如大户人家小姐的过活。如果不是出现后来事故,老鸨也不会逼玉英嫁人作小老婆了,况且玉英也会拒死也不嫁她不爱的男人。苦苦相逼后,玉英最后权衡利弊同意嫁给一老财主作七姨太太。老鸨也是没法才如此卖出去的,因为卖还多约钱也只能卖一次,而玉英成了女状元后真是棵摇钱树日进斗金。老鸨其实这样做,也是被逼无耐,只好放出口风,牡丹姑娘要从良,现银一万大洋即可品尝女状元的滋味,这是后话。
再说老樵夫做梦也不知道,青州传呼得振天响的花魁牡丹姑娘就是自己要找的玉英侄女儿。巧的是,牡丹姑娘也听说青州最近出了个古怪老头儿,老是花钱点姑娘,什么也不作,见了一眼姑娘马上扭头就走。玉英也做梦想不到这就是她的老樵夫叔叔,曾几何时也曾幻想老爸樵叔来救她,天长日久真是望眼欲穿。后来她的地位高了,日子也好过了,老鸨也没再逼她卖身,且又亲热地叫她女儿爱护有加,玉英才盼人救她脱离苦海的心慢慢地淡了。也曾想念老父老叔,更不知老父寻她几乎丧命,老叔寻她到要破产。再说老樵夫天天寻找玉英姑娘,后来花钱点藏在花房中无缘得见的姑娘。区区五百两银又要吃饭住宿,眼看就要花光了,但是想要找到玉英姑娘还是一无所获。因此他决定先回家一趟,一来想见王老弟回来没有,二来去山上运回柴禾卖钱,再向人家借些银子再来寻找玉英姑娘。老樵夫付清了店家的费用,看看只剩刚回家的盘缠,他也不敢再多逗留。他立马收拾了简单的行李,打上包裹背在身后,就大步流星地向家乡奔去。原来他急着要回家见见王老弟回来没,看他找没找到女儿?
有人对老樵夫与牡丹姑娘互闻其名,却彼此无缘相见的两个人。二人真是一个找得辛苦,一个盼得心焦。只因老樵夫死也不相信卖入怡红院后的玉英会成为女状元牡丹姑娘,玉英也断然想不到人们议论的色心不死的怪老头,就是自己想念的樵夫叔叔了。真是闻其名不识真人面,有人用诗道出了这世间参不透的迷局,人人身陷其中,又生生错过的命运,诗云:
身在江湖不由己,
世事纷呈辩非易。
互闻其名参不透,
枉自多费大力气。
又云:
端装老人成怪叟,
为寻侄女心内忧。
乡女摇身成牡丹,
轻歌曼舞岁月悠。
又云:
好似相逢又错过,
几经周折恶难脱。
玉英盼救泪汪汪,
叔父寻人急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