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元德牺牲烈士无名
大德母隐忍无怨无悔
作者: 戴嘉臣
戴元德,河北省沧州市青县金牛镇康庄子人。据村里的老人们说,戴元德身体魁伟强壮,浓眉大眼,一表人才。还说他心路快,胆子大,不仅学习好,有文化,字漂亮,而且武艺也好,一手好枪法,有能耐,有魄力,好打抱不平。
1947年春天,十八岁的戴元德和本村戴长明在清水白村,自愿报名参加了革命武装津南线区小队,当战士。当时,区长是崔巍,区委书记是何世田,县委书记是刘明锡,区小队队长是静海小中旺的程少民,指导员是王玉如,班长是陈缺屯(原汉官屯)村的吕金廷。在区里工作的还有李月能、王炳元等。由于戴元德人长的精神帅气,立场坚定,斗志旺盛,聪明能干,深受区领导们的赏识,时间不长,就让他当了号兵(司号员)。
区小队以齐家务为根据地,在娘娘河东西一线及南北两侧活动,经常跟兴济、青县、唐官屯等地的汉奸部队和天津方面的国军打仗。1947年秋天8月份,天津的国军下来扫荡,在陈缺屯村东把区小队冲散。戴长明到了黄骅县吕桥村参加了渤海军区二十一团,戴元德被唐官屯刘贯如的汉奸部队逮捕。
在敌人面前,戴元德坚毅顽强,不受利诱,不惧折磨,坚贞不屈,拒不归降。敌人拿他没有办法,气急败坏,残忍升级,就把他装进麻袋闯到河里“喝大碗茶”,壮烈牺牲。
解放以后,1950年在刘世印屯枪毙汉奸头子刘贯如的时候,吕金廷曾亲自当面问刘贯如:“你把我们的号兵戴元德逮去,弄哪儿去了?”刘贯如说:“把他装麻袋闯河了。”
刘贯如被正法以后,吕金廷找到戴元德的大哥戴元斌说:“老舅(论亲戚,吕金廷是远门的姐夫,管戴元德叫内弟,即小舅子。)是让刘贯如装麻袋闯河牺牲了,算是烈士,应该去办个烈属证,按月领钱”。戴元斌把事情的原委和吕金廷的话告诉了自己的母亲,他母亲说嘛不让办,隐忍凝重坚决地说:“不办。人都没了,还办证领钱做嘛呀!那钱扎心,没法花呀!八路军为革命牺牲的人海了,死了找不着骨尸,没留下名儿的多了。就让他当个没名儿的烈士吧!”
自己亲生儿子为革命捐躯,贤淑懿德的母亲无怨无悔,没有掉过一滴眼泪,直到八十二岁终老再也没有提过儿子为革命牺牲的事。她的长子戴元斌出于对母亲的孝顺和疼爱,也再没有在母亲跟前提过兄弟的事。就这样,戴元德真正成了 “无名烈士”,他大仁大义大德大爱的母亲也成了“无名烈属”。
资料来源:
1、吕金廷(津南线区小队班长,中共党员,原陈缺屯公社社办厂书记)《关于戴元德牺牲的证明》(附后)
2、戴长明(津南线区小队战士,二等残废军人,中共党员,原康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关于戴元德参加革命的证明》(附后)
3、康庄子治丧委员会敬悼《沉痛悼念刘宝珍老太太》(附后)
戴嘉臣 2020年10月6日
一、吕金廷(津南线区小队班长、队长,中共党员,原陈缺屯公社 社办厂书记)《关于戴元德牺牲的证明》
二、戴长明(津南线区小队战士,二等残废军人,中共党员,原康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关于戴元德参加革命的证明》
三、康庄子治丧委员会敬悼《沉痛悼念刘宝珍老太太》
沉痛悼念刘宝珍老太太
刘宝珍老太太,因患高血压病,经儿孙和全家殷勤服侍,多方治疗无效,于一九七九年:七月七日(阴历六月十四)凌晨两点去世,享年八十二岁。
刘宝珍老太太的一生,是终身守志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
她老人家生活在下中农的家庭,经历了新旧两种社会。在旧社会,生活十分贫苦。一九三九年,她老的夫君戴炳瑶老太爷,由于贫病交加,不幸故世,家境更加困窘。从此,她老终身守志,克服种种难以形容的困难,带领四个儿女艰苦度日。由于饥寒交迫,在她老夫君去世不久,三岁的次女又半路夭亡。为了改变贫寒,为了让一家人活下去,她老人家强忍着失去两位亲人的悲痛,不得不去天津为一家赵姓母女俩做佣工,整日劳累辛苦,受尽苦难岁月的煎熬。她老撇家舍业,节衣缩食,将微薄薪金,点滴积存,贴补家用,竭尽养育儿女之责和调教之心。
苦难岁月,磨练了她老人家的意志,也使她老人家逐步认识到,要想彻底改变贫寒,彻底拔掉穷人的苦根,必须跟着共产党毛主席干革命,彻底打倒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求翻身,求解放。因此,在天津期间,她老积极参加街道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其他进步的社会活动,坚决支援革命斗争。
一九四七年春天,在天津解放前夕,她老坚决支持次子戴元德加入革命队伍,参加了当时的青县地方革命武装津南线区小队。戴元德为了革命的胜利,曾转战青县南北东西,出生入死,英勇奋战。不幸,在一次与天津来敌的残酷激战之后,戴元德被敌人逮捕。在敌人面前,戴元德英勇顽强,宁死不屈,被土匪头子刘贯如杀害,为革命捐躯,为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生命。当得知自己亲生儿子为革命牺牲的消息后,她老人家无怨无悔,从来没有掉过一滴眼泪。一九六九年,她老又坚决支持长孙应征入伍,并要求次孙积极报名应征,为保卫祖国和人民幸福生活义务服役。
解放后,穷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翻了身,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老太太常常教育儿孙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要牢记共产党的恩情,不要忘恩负义。在日常生活中,她老严格要求家人们艰苦朴素,勤俭持家,不要浪费一粒粮一粒米,并且自己将针头线脑大的东西都积攒在一起,以备日后所用。她老还经常教育儿孙们,要一切从简,用勤劳的双手创办一切事业。
刘宝珍老太太,虽然是旧社会过来的人,但是她老不信迷信,相信科学,热爱社会主义,不相信命运。她老千方百计供孙辈们读书求学,学知识,长本领,常以“治家以勤俭为本,立身唯奋斗当先”教育儿孙,并以自己辛苦劳碌的经历,启发激励孙辈们多吃苦,付勤劳,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积极进步,踏实为人,争取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她老经常教育儿孙要老实厚道,诚恳热忱,忠于职守,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做好本职工作,搞好集体生产。每当在外工作的长孙和孙媳回家探望,她老总要询问工作情况和学习情况,并督促提前回去,不要影响了工作。总之,她老虽然年迈,但总是不舍心力,不仅操劳家务,还时常想到国家。刘宝珍老太太,心灵优美,行为传统,志气刚强,品德高尚,心慈性善,好静喜洁,为人厚道,待人热情。她老虽然自己克勤克俭,但是却常常急人之难,帮人所需。把别人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谁有了难处都是有求必应,慷慨相助。因此,深受亲友和乡亲们的敬重和爱戴。刘老太太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呜呼!
今天,刘宝珍老太太和我们永别了!我们失去了一位受人敬重和爱戴的老长辈。但是,她老人家的精神是永存的,她老的优美品德和高尚品质,将永远活在后代儿孙和乡亲们的心中,永远值得我们大家怀念!
我们要学习老太太喜洁好静的好习惯,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要学习老太太为人厚道,热情待人,慷慨助人的品德,加强乡亲们的互爱互助,加强革命团结,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形势;要学习老太太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毛泽东思想的胸怀,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四项基本原则;要学习老太太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勤俭建国的作风,在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依靠集体经济的前提下,搞好自留地和合理合法的多种家庭副业,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使每个家庭富起来,逐步地走向共同富裕。
总之,我们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因地制宜,把我们大队的生产和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地搞上去,努力争取高产稳产,做到各项工作全面跃进,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刘宝珍老太太,请您老安息吧!
康庄子治丧委员会敬悼 一九七九年七月十日
作 者 简 介戴嘉臣,河北青县人,大专。曾任靑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等。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河北分会常务理事青县分会副主席等。曾在市、省和国家级及新加坡 10多家报刊和60多部专集上发表诗词对联和书画作品。著作有诗词选《德韵集》,明清人物故事《德缘传奇》,楹联选集《德言珠联》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