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也谈对“功夫在诗外”的体会
田承堂
宋朝大诗人陆游给他的一个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写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告诉儿子:他初做诗时,只知道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工夫,到中年才领悟到这种做法不对,诗应该注重内容、意境,应该反映人民的要求和喜怒哀乐。陆游在另一首诗中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谓"工夫在诗外",就是强调要"躬行",到生活中广泛涉猎,开阔眼界。从文学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历代大诗人其能成为一个流派的代表人物,除了其扎实的文化知识功底和作品特色外,无不与其丰富的社会阅历有关,如唐代诗仙李白为了寻求理想,丰富阅历,他离开四川老家,顺着长江,一路游学,先后经过了峨眉山,创作了《峨眉山月歌》、接着来到渝州重庆,出三峡来到湖北,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领地,经过荆门时,创作了《渡荆门送别》,然后来到江西北部的九江,在这里李白登上了庐山,写下了著名的《望庐山瀑布》,李白又出发了,顺着长江,这次来到安徽芜湖,李白坐着小船远远望见东西相向横加大江对峙如门的两座山—天门山,于是创作了《望天门山》。假如李白没有身临其境领略祖国的名山大川的雄奇美丽,即使诗仙也不可能写出这些脍炙人口的浪漫主义诗篇。假如诗圣杜甫没有经历“安史之乱”,亲身经历过贫困潦倒的生活,也不可能写出“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等现实主义名篇。伟大的人民领袖与诗人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三进闽西多次攻克上杭后,于1929年的重阳节在上杭临江楼填写的《采桑子·重阳》中写出了“战地黄花分外香”这一名句。毛泽东在在历经艰难困苦,领导红军不断取得胜利,苏区面积不断扩大的革命实践中体会到革命斗争的快乐,才能写出“战地黄花分外香”这一名句。

陆游还告诫后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是的,无论是在信息传播古代手段极其落后的宋代,还是在信息传播手段极其发达的今天,要写出好诗,诗人光靠坐在书房里读书是不够的,要到大自然去观赏自然景色。深入社会去接触大众,了解群众的生活想法与喜恶。才有可能遵循“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写出较好的作品。但是生活节奏非常快的现代人不是天天待在机关、学校、就是待在公司、工厂……周末要抓紧时间处理家务,很少时间去游览、体验生活。即使退休了还要帮助子女带孩子、做家务。但只要我们有心,挤一挤时间,利用周末到公园、景区游览,利用到超市购买物品排队等候收银的时候与大爷、大妈或其他年龄段的人们聊一聊,就能了解到各种信息,从而得到我们创作需要的信息。
我想只要注意在诗外多用工夫,多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提高社会阅历,每位诗词爱好者的诗作水平一定能有所提高。
2021年8月7日于上杭城

作者简介:田承堂,笔名田野,福建上杭人,大专学历,小教高级职称,任教三十余载,后在政府机关从事文秘和新闻报道工作十余年,先后在《中围交通报》、《福建交通》、《闽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各类作品数百篇,近期开始诗歌、散文写作,作品散见于《都市头条》等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