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建设公共文化空间,确保最美潇湘文化阵地的落成,近年来,公田镇投资近千万建设了镇村两级文化活动阵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成使用公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展示公田镇文明发展进程的中心展厅面积260平方米,室外文明实践广场面积约1800平方米,羽毛球场、健身场地等配套完善,室内的图书室、志愿者室、非遗文化展览室、文体活动室等功能区也一应俱全,免费服务项目有13个,全年免费开放,村级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个,充分挖掘展示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寿星文化,康养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各村建设家门口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七个一”。有文化宣传栏、农家书屋、综合文体活动室、文化休闲广场、百姓舞台、体育健身设施等基层文化设施。确保“群众活动有场所、娱乐休闲有去处”,起到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


二是管好公共文化工作,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按六有标准开展工作:有场地,有制度、有队伍,有活动、有经费、有效果。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在镇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为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负责人,各分管领导为专项负责人,各部门协同开展文化活动。各村以村支部书记牵头成立文化工作小组,公田镇深刻认识开展基层文化活动,打造最美潇湘文化阵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小城镇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把打造最美潇湘文化阵地作为重要工作,纳入我镇年度文化工作总体部署,纳入年度文化工作考评指标,结合实际,制定文化活动实施方案,依托公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文艺志愿者、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送到群众家门口,打造人人共享的“最美文化潇湘”。

三是用活潇湘文化阵地 ,在风景如画的公田镇大塅村寿星园景区前,300多亩水田的养生稻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这些水稻是6月底公田镇举办的农耕文化节种下的。相约农家赛,田间话桑麻,公田镇强化文旅融合,推出“养生之稻,源自公田”的名片,吸引来200多人同期插秧,并进行现场直播,一幅鸡鸣、犬吠、牛耕、人勤的农耕文化画卷展现眼前,推行环保种田,洁净铁水库大小水缸,守护好一江碧水 。公田镇深挖康养文化,借助交通区位优势,以寿星园景区为载体,以盐井温泉为资源优势,结合长寿文化,打造康养民宿,寿星文化展览,寿星家宴,长寿泉等项目,培植寿星茶叶和养生稻特色产品,自开园寿星园景区接待游客达 10万余人次,为镇域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带来了新动力,寿星园景区利用节假日经常开展文艺演出,也推动了移风易俗、孝老爱亲、健康生活的精神文明新风尚。群众们享受着精神文化的滋养:送戏下乡、广场舞比赛、非遗文化展示、 太极拳、龟牛拳、飞鸣寺乐器演奏、皮影戏等都在最美潇湘文化阵地上焕发着强大的生机和魅力,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供稿 刘时娟 编辑 许萍
岳阳红萍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