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历
薛翠珍:女,内蒙古西苏旗人,现居二连浩特市,笔名,紫藤 ,二连浩特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锡林郭勒盟作协、诗词学会会员,二连浩特市书协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中国诗》《今日头条》《中国观网》《中国诗歌报》《对联月刊》《中国楹联报》《诗词月刊》等,部分作品区内外获奖。
文中照片,源自网络(作者照片除外)。


心路
文/薛翠珍
有一条路
凝想即辽阔
就像咱草原上汉子的胸膛
想一想,就那么踏实,那么安全
雨后的草原
杏眼托腮,娇心荡漾
想着想着便七色了然
抬眼望著南天
那边就架起了一条美丽的彩虹
她的心事,你的旅途
在这个雨后绽放成莲
雨后洁白的毡房朦胧着袅袅炊烟
额吉笑了 奶茶香了
闭目闻之醉意缠绵
马头琴拨弄着心弦
牧羊人眉头的皱褶悄然消失了
悠扬的长调
在广袤的草原上肆意跳动
连百灵鸟似乎都忘记自己的歌唱
羊群像镶嵌在绿绒毯上的云朵
编织成一片片小小的花瓣
斜阳弄晚
瀚海苍原
于是便书下了无尽的梦染幽岚


端 午
文/薛翠珍
这一天,追忆一段史话
那个叫屈原的人让一条江翻滚起来
他因怒而去。他写在骨骼里的诗赋
在我内心复活
这个有骨气的诗人去了
汨罗江接纳了祭奠
让万千花朵,和艾草
有了另一种生命与自我
世上因此有了一个诗人节作
江水之上,龙舟竞渡的呐喊
在述说曾经的悲壮
呐喊声中,东方亮了
一个民族奋起了
一行行文字就是一条奔腾的巨浪
在历史中流淌
《离骚》《天问》《九歌》
在穿梭的时光中
像一只只手臂擎起民族的不朽之歌


一座城
薛翠珍
是神秘的伊林驿站
是古老的茶叶之路
是威严的国门
是对接恐龙的故园
还是因为
你太过包容
让我恋上你
少雨的天打消不了我扎根的心境
肆虐的风阻止不了我存生的信念
寒冷的雪掩盖不了我放纵的心思
不由得让我为这小城着恋
不自禁中写下了一首小诗漫卷


又见吹烟
文/薛翠珍
儿时的调皮
儿时的偷懒
看到炊烟升起
忘却了家中的粗饭
是不想替母亲干那些个琐碎
一小时后肯定是母亲的声音
你的乳名将在山村的上空回旋
放学后的炊烟
那是母亲田地干活回家的标点
进门就可以闻到饭香
似乎丢掉了羞怯中的狼吞虎咽
成家后
炊烟就是女儿的一桩心事
炊烟也就成了一种思念
女儿也就变成了缕缕炊烟
炊烟便成了无尽的眷恋


目送
文/薛翠珍
不敢回眸 更不敢直视
每一次的送别
心总是那样的彷徨
小区门口佝偻的背影
让我心发慌
曾经这背
那样高大让我心有力量
曾经这背
那样挺拔让我梦向远方
曾经这背
那样雄壮让我志在坚强
今天你累了
不再高大 不再挺拔 不再雄壮
可是你的眼神里依然透出
执着 从容 慈祥
今天在你的目送里 我哭了
别后的挂肚牵肠
让我真的不敢回望
你那佝偻的背影和熟悉的目光
……


秋风,将一把镰刀吹醒
文/薛翠珍
习习的秋风
吹过田头 吹散晨露
挥舞镰刀收获金黄
东方亮升起了一轮红日
于是
那呐喊 那欢呼
唤醒沉睡的勇士
有了信念 有了力量
化为毅力在东方的巨龙
麦穗笑了 农民笑了
镰刀旗下的士兵
站成了铜墙铁壁
也站成了永恒
半个世纪的沧桑
寄存在镰刀的故事里
一代又一代传承
人生
文/薛翠珍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是句子凄美
还是人生无奈
暮年里
回味着过往的曾经
曾经年轻的心燃烧了多少激情
曾经奔波的脚兑现了多少希望
曾经瘦弱的肩挑起了多少责任
今天
风走云流 一条长椅
满脸沧桑
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守望
守望昨天 守望今天 守望明天

晚秋
文/薛翠珍
黄绿相间的叶
带着浓浓的诗意
给晚秋蒙上了一层神秘面色纱
让人有一种遐想
是那堆满的金
是那凝结的银
是那飘落的红
那还是燃点的相思
夕阳晚照
袅袅的炊烟
勾勒着一幅祥和的画图
所有的所有
将在五谷的味香里
融进那个温馨漫长的暖冬
理由
文/薛翠珍
我喜欢在静夜里眺望月亮
因为月亮可以把我的思念载回故乡
我喜欢在蓝天上搜寻大雁
因为大雁可以把我的思念递到南疆
我喜欢在秋风里采摘红叶
因为红叶可以把我的思念寄在心房
理由(二)
文/薛翠珍
踏着平平仄仄的格律走进诗的海洋
那是一个有梦的远方
起承转合的彷徨
五言七绝的徜徉
李杜诗
清照词
把淹没的激情再次点燃
理由 理由
就是因为有爱
因为有梦
因为还有远方

那年
文/薛翠珍
那年的今天
一纸婚约
签定了永恒
你的肩不宽能做岸
你的个不高能顶天
你的话不多一言九鼎
你说给我时间
面包会有的 奶茶会有的
我相信
今天你又对我说
跟着我受累了
我只一句
因为你让我笑了
淡漠亦成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