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奶家的农家院
作者:孙世平 演播:老菩提
大姑奶家在哈尔滨近郊,驾车去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屯子的名称不太好听,叫辛家窝棚。早年间国家穷,老百姓也穷,农民更不用说,没有谁家能盖得起房子,家家户户住的除了地窨子就是马架子,再加上姓辛的多,辛家窝棚就叫起来了,一直叫到现在。

现在,辛家窝棚的地窨子马架子早已没了踪影,家家户户住的虽然称不上别墅,但也都是象模象样的二层小楼,每座小楼都围着一个很宽敞的农家院。
我是很喜欢大姑奶家的农家院的,因为大姑奶真是太有艺术头脑了,把农家院妆点成了一个极具园林艺术魅力的农家花园。她家的院门,不是用石头和砖瓦砌的,而是用桦树和榆树杆搭成的。延着院门一直向里搭成廊桥,廊桥在二层小楼门前不远处开始向两侧扩展成一个亭阁式的木架。看似很简单,但绝对是一个独具匠心的艺术创作。每到夏天,从院门开始,廊桥上爬满了葡萄绿色的叶片,象透明的玉,架下是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如晶亮的玛瑙。阳光照在墨绿的廊桥上透出细碎的光影。这分明是一片墨绿的云,外面火热,廊桥亭阁内却清爽宜人。

大姑奶是个勤劳了一辈子的老人,80多岁了身子骨依旧硬朗。她闲不住,每天都要劳动。这农家院让她侍弄得如花园一般。廊桥左侧,是她十几年种的十几棵梨树,早已成林结果。春天白色的梨花不仅香气宜人,而且那白色与廊桥上墨绿色的葡萄相映相衬,真是美得醉人。夏天绿树成荫,那荫凉又与廊桥的荫凉连成一片,这农家院居然成了一个清爽的世界。到了秋天,梨树上结满了金黄色的大鸭梨,又和廊桥上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相映相照。大姑奶是个热情好客的人,常常把乡里乡亲的请到农家院品尝大鸭梨和葡萄。大人们吃着大鸭梨和葡萄,谈天说地,孩子们在荫凉处戏耍追逐,农家院里欢声笑语,煞是欢乐。

廊桥的右侧,就是靠近篱笆墙的那边,是大姑奶开辟的一片菜园。大姑奶春天种的黄瓜、西红柿、小白菜、豆角、茄子都已经结满果实。绿的、白的、紫的、红的……色彩缤纷,清香四溢。二楼后面,大姑奶养了不少鸡鸭和几头猪。每天早晨,大姑奶侍弄完菜园子,就侍弄这些小动物,鸡窝猪圈让大姑奶收拾得干干净净。那些鸡呀鸭呀猪呀的一见大姑奶就兴奋得不得了,叫声四起,欢腾雀跃。大姑奶就乐得合不上嘴,嗔怪几句:“吵什么吵,好好吃食不行吗!”那些鸡鸭猪们顿时老实许多,争先恐后地吃起食来。

大姑奶还在楼前楼后种了几种花,一串红、鸡冠花、风仙花、菊花、百合、千日红、百日草……有些花春天就开,一入夏,楼前楼后更是百花争艳、姹紫嫣红、千姿百态、香气宜人,招来众多蜻蜓、蝴蝶、蜜蜂舞蹈唱歌……
大姑奶的农家院让人最惬意的是晚饭后的廊桥下,和大姑奶、表叔、表婶、表哥、表嫂、表弟、表妹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心情真是好得不得了。特别是大姑奶把刚刚摘下来的西红柿、黄瓜、梨、葡萄放到桌子上的时候,我就不由得口水直流,那真是绝美的绿色食品,完全不用洗就能吃,清香直入心脾。

夜深了,蟋蟀不知疲倦地唱着歌儿,风儿吹拂着廊桥上的葡萄为它伴奏,二层楼后面那些喧闹了一天的鸡鸭猪们也安静下来,护院的大黄狗蹲在大门口,极忠诚地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夜雾弥漫着,如轻纱般把农家院包裹起来。淡淡的月色下边,农家院已经化作剪影。我高兴极了,索兴躺在草席上,望着奶黄色的圆月,月儿被几朵云簇拥着,月儿笑着。我想,天空中的月亮有嫦娥,有吳刚,有玉树和玉兔,那里一定很美。但月亮里的美能比得上大姑奶家的农家院美吗……


📝【作者简介】

孙世平: 哈尔滨铁路局文联原秘书长 、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黑龙江省文联第五届委员会委员、省戏剧家协会理事 、省作协会员。
多年从事小说、报告文学、戏剧创作。中国友谊出版社、中国人民铁道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及省部级刊物报纸出版报告文学作品百万余字。二十余篇报告`文学、小说、剧本获省部级奖。
🎤【朗诵者简介】

老菩提:一级注册艺术设计师。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黑龙江省硬笔书法硬究会会员
黑龙江省剪纸研究会会员
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理事
主要诵读作品曾参加、发表于:北京广播电视台、长春广播电视台、山东济南广播电视台、 新华网、人民日报、凤凰网、中国教育网、新浪网、热搜、奋斗网、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喜马拉雅、懒人畅听、等国家高端媒体平台展播、赛事交流并获奖。


🖨出品/ 華 | 夏 | 之 | 聲
✍作者/孫世平
🎤誦者/老菩提
🎢圖源/綱絡 🖥編輯/艾果
🎧監製/三两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