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河通幽处,美景入画时
——谈谈著名国画大师吴国亭先生的近作《胭脂河》
文|余一

胭脂河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城西约4公里处,是明代初年在胭脂岗上开凿的一条沟通秦淮河与石臼湖的人工运河。最近,著名国画大师吴国亭先生应友人的邀请,前去旅游一番,87岁的老画家留心观察,回来创作了几幅《溧水胭脂河》国画,可以看得出老先生的创作欲极盛,且已入化境。
据说,此河系明代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遣崇山侯李新开凿人工运河,在三十米深的花岗岩区,劳役死伤数万人,后来,采用焚石凿河的方法,两年内开通,连接石臼湖,疏通江浙漕运,此河上有天生桥,乃凿石时预留的天然石桥,南桥1528年倒塌,仅存留北桥。此作画的是北桥下的胭脂河,境界閎阔,河水清澈,水波浩淼,两岸石壁峭立,草木葱郁,是近来吴老的精品力作。
吴国亭老师运用西画主点透视法,近实远虚,令观赏者体会到画面极强的纵深感。仅寥寥数笔,便将水面的天光效果及流动感表现得维妙维肖。此作也可以看出画家的匠心独运,选取了天生桥下,利用桥洞的光影,将桥、石壁的倒影、野草树木完美的呈现出来,冷色调进行处理,水波荡漾,富有动感,水石和草木的质感和量感似触手可及,画家用心刻划,真切动人,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若是不懂画理的人,这里面的法道是容易忽略,或视而不见的。
如今,溧水胭脂河的“凝脂沉霞”是南京新48景之一,在吸引海内外友人参观游览的同时,我们读读吴老的画作,更有一种别致的情怀。
据《溧水县志》记载:“在河上以巨石面留为桥,中凿石孔十余丈,以通舟楫,桥因势而成,故名天生。”天生桥长34米,宽9米,厚8.9米,桥高35米。运河上留石为桥,为中外罕见,现天生桥已成为溧水境内的一大奇景。
最后,余一读吴老《溧水胭脂河》画作,得诗两首:
其一 读画
运笔与心游,从容写碧秋。
水波轻漾处,化境入清幽。
其二 读河
天生桥下胭脂水,焚石开河念李新。
九曲江流漕运事,沉霞凝碧涣然春。
时辛丑盛夏余一写于深圳布吉鸡公山下2021年8月3日